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适应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与时俱进,推进立法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是地方立法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及加入WTO的新形势,迫切要求提高地方立法质量1.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但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且层次较低,有关法律监控不力,配套的法律建设滞后,为此要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制体系作保障,积极探索和研究电子商务立法问题,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对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我国立法工作重心向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转移,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是一种重要的完善立法的手段,立法成本效益由立法成本和立法效益共同构成。通过各种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运用,对立法质量之优劣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最终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立、改、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方环境立法在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正确认识和完善我国的地方环境立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体系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地方环境立法还存在很多问题,今后立法时,应该考虑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衡量理论和采取听证等措施来完善地方环境立法。  相似文献   

6.
刘武俊 《开放时代》2001,2(2):79-81
众所周知,20多年来“有法 可依”始终被官方列为耳熟能详的 中国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之首。 “有法可依”显然凸显了立法在建构 法治国家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事 实上立法也的确一直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心所在。“加强立法”、“加速立法进程”、“将立法推入快车道”、“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提法早已转化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法律意识形态。可以说,由于时间的紧迫性和本土法治资源的匮乏,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尤其是立法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赶超性,似乎又从“文革”年代的“法律虚无”走向了“立法万能”这个极端。从实质上…  相似文献   

7.
旅游立法是中国"依法治国"法制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旅游立法的必要性、立法目的与宗旨、立法模式的构想入手,提出建立《旅游基本法》、完善旅游单行法、补充与修改其他相关的法律、注重地方旅游立法、加强国际间的法律交流和合作、健全旅游行业协会体系。为探索与研究如何完善中国旅游立法、健全旅游法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开明 《发展研究》2005,(11):119-119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保障.这既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福州大学汤黎虹教授撰写的并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法通论》,就是一部系统研究和谐社会法律保障体系的学术专著.这部著作深刻揭示了社会法对解决社会问题、进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全面阐释了社会法“架构”社会管理体制、规范狭义社会行为、调整狭义社会关系的独立法部门地位,系统描述了社会法体系,是一部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3,(9)
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需制度保障,而最好的制度是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经济立法仍然滞后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今后必须更加注重通过经济立法来明确政府与市场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实践证明,缺乏完善的法治体系,国家治理就失去了根本和依据。与法律紧密相关的立法工作,是与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大事。在我国,立法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譬如,商鞅变法、韩非法制等。  相似文献   

11.
个人信用征信是解决中国目前信用缺位的有力手段,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征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为了使征信体系得到较全面的法律支撑,需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就美国和加拿大对个人信用征信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结合中国有关法律现状,对完善中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个人信息保护提出立法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国性骚扰法律制度尚存不足之处,因此我国应当根据自身的社会文化现实,比较境外各国和地区反性骚扰的立法制度,结合其成功的立法经验,综合运用公法和私法上的各种法律手段,完善性骚扰的界定、预防措施、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等方面内容,建立一个完备的反性骚扰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陵生  李文陆 《经济师》2003,(7):273-273
建立和健全信用体系 ,完善信用机制 ,加强信用管理 ,是我国政府、银行和企业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不仅要靠道德的约束 ,更要靠法律制度来规范。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对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物流法律体系是中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国现行物流法律体系建构存在空白、冲突等不足,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难以适应,难以发挥其在完善法律体系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故此,以物流法律体系的现状为切入点,以他国先进立法经验为借鉴,提出完善中国物流法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法就是调整在社会保障中发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当代各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西方大陆法系国家对法律部门的划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既不属于公法,又不属于私法,而是属于社会法的范畴,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此,国家制定和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都被纳入到了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立法是治理人工智能风险、促进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人工智能的法律定义界定、立法类型与模式选择,以及法律权责认定,是人工智能立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立足中国国情,比较和借鉴了欧盟和美国人工智能立法研究与实践经验,中国人工智能立法应以人工智能本质和未来发展为抓手厘定其法律定义,构建促进型立法和规范型立法兼具,综合性立法、分散式立法与附属立法相结合的人工智能立法体系,并通过立法否认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设置举证责任倒置等机制合理划分人工智能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国已经实现循环经济法制化。德国循环经济立法具有法律体系完善,可操作性强,主体权责明确,立法制度科学、务实、先进等特征。对德国循环经济立法实践的探讨,无疑会给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方令 《经济研究导刊》2010,(27):204-207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由这个体系形成的法律框架直接规范和影响着地方立法,一方面,地方立法要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另一方面,地方立法要体现地方特色,有所创新。在对重庆地方立法作过一些基本评估后,便清楚地看到地方法规存在的一些问题,因而,需要更加明确地方法规理当承担的任务。围绕重庆建设与地方立法为例,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国企改革,加快劳动力合理流动和启动消费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体现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现代国家明的重要标志。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日渐显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障立法无是最薄弱的环节,亟须通过立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进入关键时期,各国纷纷通过国内立法来履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欧美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利益攸关,对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具有重大影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气候变化法,应探析他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经验,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气候变化应对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