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力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是证券公司发展的需要,文章在介绍了融资融券业务含义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情况,然后总结了此业务对证券公司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风险,最后为证券公司更好地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谈龙 《特区经济》2013,(12):67-68
融资融券交易业务是与证券现货交易对应的一种证券交易业务。融资融券交易业务是证券市场上证券公司同投资者之间发生的资金或证券的借贷关系,可以分为证券市场融资交易和证券市场融券交易两方面。我国刚刚在市场上公开融资融券业务,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并且面临着融资融券带来的风险。对融资融券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比和比较的方法,选择适合我国的融资融券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我国的证券市场保驾护航,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融资融券业务杠杆性、信用性的存在,导致其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给证券公司的风险管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通过对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分析其优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案,从而为证券公司和证券监管部门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融资融券业务带给我国证券公司的机遇、风险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 《特区经济》2009,(2):97-98
融资融券业务将在我国证券市场正式启动,期间只允许证券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从事该项业务。本文将阐述这一业务带给我国证券公司的机遇和风险,并浅析证券公司在当下和长期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为证券机构监管全面转入常规监管的开局之年,关于“券商融资融券开闸”的消息再度风生水起。4月24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将按照市场实际需求情况,适时、有步骤地安排和推进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据悉,中国证监会官员日前赴上海考察券商融资融券准备工作,这意味着券商融资融券试点已经箭在弦上。 2005年年底,证监会开始积极研究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等服务的具体实施办法。2006年1月9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则(征求意见稿)》。2006年7月,制定公布了《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表》和《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以及《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2006年8月,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施行《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公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至此,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规则全部出齐。  相似文献   

6.
4月初,监管层再次发布《关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关于调整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等六大文件。根据意见稿,证券公司经营融资融券业务的,应当分别按对客户融资业务规模、融券业务规模的10%计算融资融券业务风险资本准备。对这6项文件的出台,业内一致认为是“为融资融券铺路”。而融资融券推出预期的影响并不在于其本身究竟有多大的实质性刺激作用,而是扭转了市场的这一预期,让市场参与各方对后市政策措施连续推出抱有合理乐观的预期。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监会于7月2日颁布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融资融券”的交易方式正式登陆中国证券市场。我们认为这是继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实施后,又一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根本性影响的制度安排。本文从融资融券制度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有利影响、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应对措施等方面,对融资融券制度给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转融通业务     
《天津经济》2012,(9):85-86
一、转融通业务内涵所谓转融通业务是指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证券、筹得资金后,再转借给证券公司,为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来源,包括转融券业务和转融资业务两部分。融资融券业务主要是券商把自有  相似文献   

9.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于近期正式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人证券或出借证券供其卖出的业务活动。融资是借钱买证券,融券是借证券卖出,到期后按合同规定归还所借资金或证券,并支付一定的利息费用。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下称《内控指引》)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此举意味着证券市场期盼已久的融资融券业务即将正式启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2008—2012年间券商经营收入的研究分析和券商主要业务的收入比较,以揭示目前融资融券业务在券商经营中的地位。并通过分析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占券商经营总收入的比重变化趋势,结合日本、美国等成熟市场数据来预测未来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并提出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徐大梅 《特区经济》2011,(9):259-261
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已拉开序幕,其"杠杆性"特点决定了它的风险性。如何围绕融资融券交易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完善的法律控制,以避免及降低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具有现实迫切性。文中基于风险控制的主体划分,对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市场所涉风险的法律控制进行了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3.
马学玲 《特区经济》2012,(4):104-106
2011年10月26日,证监会发布《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12月5日,两融标的证券正式从90只扩容至285只。两融试点转入常规,转融通推出进入冲刺阶段。转融通的推出必将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但转融通对我国证券市场而言毕竟是新生事物,虽有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其发展背景和市场情况与中国内地毕竟差距巨大。在我国证券市场试点引入转融通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并思考的。  相似文献   

14.
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海外对冲基金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一敏 《特区经济》2007,219(4):109-110
本文就金融期货和卖空机制的缺位及资本项目的不完全开放这三个制度因素对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组织管理和资金运用,及其引发的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与对冲基金的差距进行了探讨。但是,本文认为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将要实行的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与我国逐步开放的资本市场都将使国内证券投资基金最终演化为对冲基金。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证券信用交易引入与股价波动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拟同时推出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但融资交易量将明显大于融券交易量。因此,证券信用交易引入初期对我国股价波动的影响首先将表现为融资交易带来的股价上涨。从长期来看,在我国,证券信用交易对股价波动存在多样化的传导机制。引入证券信用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我国的股价波动,但我国投资者出于“跟涨杀跌”行为作出的融资融券将加剧股价波动。  相似文献   

16.
张斯琪  王敬 《科技和产业》2014,14(8):176-180
对上证180指数、沪市融资、融券交易数据样本进行了研究,通过最小二乘回归(OLS)模型建立沪市波动性、流动性与融资融券的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回归结果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对沪市的波动性和流动性都具有正向影响,结合实证结论给出投资者在股市不同表现下的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证券信用交易风险控制——亚洲四小龙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信用交易风险控制是关系到信用交易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从证券商资格管理、标的证券资格管理、保证金比率管理、市场管理、授信机构确保债券的方法等角度,比较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亚洲四小龙证券信用交易风险控制的相关经验,以供国内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标的证券确定和调整视角,利用沪市首批参与融资融券业务的50只股票的相关数据,采用事件分析法,文章实证研究了融资融券对股价的波动影响。研究结论发现:融资融券具有平抑股价,稳定市场作用。最后文章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