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渝京 《新财经》2008,(4):73-73
近期,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事件频频发生,已经开始出现“连锁”反应。思源电气一董事辞职后,抛出手中股票,入账现金居然高达9000多万元。众多前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后,仅卖掉手中区区100万股,便坐拥上千万现金。几乎是一夜之间,A股市场就变成了上市公司辞职高管们的“提款机”。目前,此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任其发展,将对A股市场带来极大伤害。  相似文献   

2.
梁裕鹏 《特区经济》2014,(8):138-141
拥有"高成长性"光环的创业板市场方兴未艾,但越来越多的创业板公司高管在限售股解禁后选择了离职套现,这种"短视"投机行为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学界的激烈讨论。本文就目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套现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考察,分析了高管离职套现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市场层面和公司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饶霞飞 《新财经》2013,(2):67-69
自2012年12月4日至2013年1月10日,共有208家深圳上市公司遭高管减持,高管套现总额达到31.87亿元。洋河股份一名董事套现2.98亿元,居套现榜之首。经历长达三年的下跌后,A股终于在2012年12月上演了一波单边上涨行情。上证指数自2012年12月4日创下近三年的最低点1949点后,一路大涨,截至发稿日,上证综指已突破2300点。就在股价屡创新高的同时,一些上市公司高管压抑已久的减持热情也被点燃,从而掀起一轮高管套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上市一周年三高依旧,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超募及高管离职套现的情况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一周年。深交所网站消息显示,截至10月28日,创业板13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5950亿,平均市盈率为69.93倍,远高于同期中小板30多倍以及主板20多倍的市盈率。截至10月29日午盘,创业板块  相似文献   

5.
饶霞飞 《新财经》2013,(2):64-66
最近两年,濮耐股份13名高管累计套现5亿元。与高管套现金额相比,控股家族的财富增值更是令人惊叹,业绩下滑或是高管持续套现的原因之一。上市近5年,前3年业绩平缓增长,但股价却表现抢眼。最近两年,数名高管持续大额减持,累计套现达5亿元。这家公司就是2008年4月在中小板上市的濮耐股份(002225.SZ),一家以耐火材料为主营业务的河南民营企业。最近的一次减持发生在1月8日。当天濮耐股份  相似文献   

6.
谁的提款机     
大规模的高管离职、套现,只能说明高管们知道自己的公司业绩与成长性无法跟上高高在上的股价。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年多来,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事件不断出现。这类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在于股票市场的低效和相关政策法规存在漏洞,更根本的是在于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不完善。要防范此类行为,首先必须要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强化激励机制的约束性,此外还需健全法制法规和培养成熟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8.
姚禄仕  余柳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18-121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机制问题,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文章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基础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高管薪酬水平、高管人员持股、高管薪酬结构、高管薪酬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田书华 《珠江经济》2004,(11):78-84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行为不轨的突出表现,针对这个问题,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了公司高管违规行为的原因,提出了规范公司高管行为的措施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还览     
《新财经》2012,(12):12-12
一直不看好创业板股票,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投资者敢大胆买入。读了《新财经》今年11月刊那组“创业板高管套现排行榜”,深有感触,也更坚定了不买创业板股票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
在财政部发出金融机构限薪令.全球限薪成风之际,国内上市公司高管的高薪再次触发对市场激励机制的讨论,这次被揪出来的是浦发行与中海油等上市公司:在笔者眼中,这与国资流失的探讨是同一种逻辑线索,在2005年的国资流失中,人们愤怒于国企高管通过MBO等方式偷偷抢走了本该属于大众的利益;而现在,通过高管高薪,人们怀疑上市公司高管不劳而获,躺在高薪的温床上挥霍。  相似文献   

12.
杨苏 《新财经》2014,(1):54-57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19日,共有247家创业板公司遭高管减持,高管套现总额多达148亿元。  相似文献   

13.
1月1日至2月6日,短短的30几天,今年已有10余家上市公司高管落马,平均每3天就有1个上市公司高管在众目睽睽之下摔得人仰马翻。众多问题高管在新年伊始相继出事,并非偶然。一方面,它是上市公司所积累的历史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不由自主的发作;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对上市公司治理和监管的必然结果。有分析人士指出:“这只是一个序幕,2005年将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问题高管落马。”  相似文献   

14.
彭杰 《中国经贸》2013,(14):43-45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规制仍然是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思考前危机时代高管薪酬规制失效原因的基础上,参照危机时代部分行之有效的临时规制措施,总结出一套在后危机时代对公司高管(特别是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麻健 《上海国资》2009,(5):40-41
2009年2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有关“高管薪酬”讲演时指出.作为问题资产救援方案(TARP)改革的一部分,宣布得到政府救援的金融公司高管的工资将受到严格的限制,最高年薪不得超过50万美元.要求相关企业申报其高管的基本工资,如果企业给予高管超过50万美元年薪的股票奖励.也必须在该企业还清政府贷款后方能套现。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历来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投资者在考察上市公司时特别注意的一项重要指标。2006年以来,火红的牛市为国内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而作为牛市的基础奠基者之一 —上市公司高管们的钱包又鼓了多少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企业年报披露制度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正在不断系统化过程中,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阐明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合理性衡量标准。在分析高管薪酬排行及不同行业的高薪分布数据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主要问题,包括行业发展不平衡、薪酬激励模式短期化以及薪酬委员会地位弱化等。最后探讨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途径,包括遏制道德风险、建立完善薪酬委员会及薪酬管制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市公司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地位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高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难以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损害了广大股东的利益和投资热情。因此,建立有效的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既有利于保证经营者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又可以有效防止经营者的机会主义和败德行为,对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是居民人均收入的25倍,金融业高管平均薪酬最高年关将至,又到了盘点一年收获的时候。12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13)》(下称"高管薪酬报告")显示,2008年,上市公司高管平均薪酬为52.83万元,是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万元)的33倍;2012年,上市公司高管平均薪酬为63.61万元,  相似文献   

20.
林雨杰 《魅力中国》2011,(14):361-361,345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决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行业特征、公司绩效、企业规模以及股权集中度、股权构成都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高低产生影响。而金融保险业作为一个国家的特殊行业,其高管薪酬尤其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将利用我国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用两期面板数据分析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股权集中度及股权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