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3,(2):133-136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也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粮食安全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梳理,国外学者注重粮食安全的人权特征,国内学者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具体而全面;关于"谁来养活中国"这一国际话题,国内外学者纷纷对Brown Lester R的观点进行了驳斥;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人口、产能、生产、加工、储备、物流、价格、宏观政策等因素,以及确保粮食安全的策略选择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最后进行了简要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安邦定国、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粮食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直是我国根本的治国经验.现阶段,我国粮食总产量紧平衡及产销分布不均,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而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成为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物流体系的低效率和高成本,正成为妨碍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生产者物流体系”为切入点,以粮食物流体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近年来宁波口岸进口粮食的种类、卫生品质及进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为依据,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讨论我国进口粮食现状、趋势和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粮食进口量除大豆外均只占国内产量的很小一部分,对国内粮食生产与国家粮食安全影响较小;进口粮食卫生品质状况普遍较好,不会对国家食品卫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33):236-238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各方面较为关心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粮食作物的生产现状、我国粮食贸易的现状与粮食贸易的地理格局关系、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我国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以及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等五个方面对中国粮食生产贸易格局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文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并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从而提出了粮食安全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家粮食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储备问题,建国之初就设立了应付灾荒和各种意外的“甲字粮”,20世纪60年代设立了以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的“506粮”,90年代初建立了国家专项粮食储备。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中提出来的。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从数量,体制,供给能力三方面来分析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加强宏观调控,建立粮食安全体系及配套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对策,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消费平稳增长,供需基本平衡,粮食市场总体保持稳定,粮食供应得到了较好的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上较好,但仍然暴露出不少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尤其是生产方面以及流通和储备管理以至安全预警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实现生产层面的自给自足,流通和储备层面的科学化管理是保证我国粮食战略安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粮食贸易过去十年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粮食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对国内市场和国家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我国在未来的粮食贸易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即粮食缺口的长期存在和贸易依存度可能进一步提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1、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田生态系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的重要基石,也是我国绝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邵立民 《物流科技》2009,32(10):59-61
各国政府和专家不仅重视研究如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还非常重视粮食流通问题来保证粮食安全。粮食流通也是世界性的重大问题。粮食物流体系是粮食商品进入市场并得以实现其价值的重要保证,保证粮食流通顺畅。本文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我国粮食流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枢应诵对策、  相似文献   

11.
潘治纲 《价值工程》2012,31(10):156
目前我国粮油市场正处在政策指导与市场调解互补的矛盾之中,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粮油市场现状,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关于粮食安全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将越来越呈刚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粮食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当前的粮食供需状况、粮食的进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现状的简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将在较长时间里存在,进一步剖析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四个方面的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不同层次对可持续发展内涵做必要的梳理后,明确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标准。同时,对现存的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其理论基础进行追溯与评述。最后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约束和基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可操作性提出对指标体系的理解。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资源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构成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约束。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资源和环境的价值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充实和延伸。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赋予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丰富的内涵。概言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政府始终将“发展农业,保障供给”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会计对象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传统会计理论研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会计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会计界展开多次讨论,形成许多原创性的观点,如“资金运动论”、“价值运动论”、“经济活动论”、“信息运动论”、“产权论”、“受托资源论”等。可以说,我国自提出建立会计准则体系以来,会计对象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展开关于“妇女回家”问题的大讨论,到90年代中期政府有关部门就妇女阶段性就业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再到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要“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阶段性就业在我国经历了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粮食是国之大计,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些年以来,我国为了保障种粮农民的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逐步减免除烟叶以外的农林特产税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从2005年其我国对部分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执行最低价收购政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粮食市场交流经验,针对某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最低价收购粮食政策中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9):44-46
从宏观角度考察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它超越了粮食质量和数量安全概念,而是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视角对国际粮情进行分析。国际粮食垄断集团会利用媒体控制国际粮食信息发布权,进而控制粮食话语权和定价权,可能会利用其加工企业的绝对优势地位控制粮食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切实保护粮食安全,建立能牢牢掌握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粮食体系,采取综合性手段淘汰不符合粮食安全利益的企业,稳步拓展海外粮食的发展完善避险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粮食是国之大计,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些年以来,我国为了保障种粮农民的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逐步减免除烟叶以外的农林特产税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从2005年其我国对部分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执行最低价收购政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粮食市场交流经验,针对某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最低价收购粮食政策中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