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为新进员工专门设计并实施的培训,它在为企业塑造合格员工、传承企业文化、建设成功团队、赢得竞争优势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一个企业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是员工从一个团体融入到另一个团体的过程,是员工逐渐熟悉、适应企业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开始发挥才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维 《中外企业家》2014,(11):178-178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新员工走出校园融入到一个团体的过程,员工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良好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对某供电局有限公司近年来在新员工培训中的改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及时、规范、全面的入职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入职培训能帮助新员工快速、顺利地融入企业,用最短的时间度过适应期,建立起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开始为企业创造效益;而低效的入职培训将导致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变长,增加人才流失的风险。虽然新员工入职培训意义重大,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只是把入职培训作为新员工到岗的一个工作步骤,走过场,完成的只是新员工的入职手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选择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4.
三维导向型新员工培训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是企业培训体系的重要构成,但很多企业的新员工培训内容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培训的目的。本文把心理契约、企业文化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新员工培训的导向纬度,以此加快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增强其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之成为真正的企业人。  相似文献   

5.
关于提升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从明确员工入职培训目的、丰富培训内容、灵活选择培训方式、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反馈、延伸入职培训等几方面对如何提升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企业新员工培训的现状来看,培训时间通常在1-8周,课程主要包括企业发展历史、企业概况、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团队合作和沟通等课程,培训形式采取了以讲授类课程为主,结合活动类课程的授课形式.这样的新员工培训只是从了解企业和认知自我的角度解决了新员工的短期入职培训问题,而缺少从认知所在部门和胜任岗位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思考,没有把新员工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成为一个胜任岗位的整体过程,不利于新员工从陌生人到社会化人的顺利转变.本文从新员工的成长阶段出发,以A炼化企业为例,将新员工培训思路概括为"一年培训周期、三个培训阶段",即培训周期是1年,初识期、磨合期和转变期三个培训阶段.具体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7.
郑意 《民营科技》2007,(11):117-117
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培训模块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管理模块。对员工的培育成长最好还是从新员工入职就进行系统的培训,企业根据自身业行特点及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现有员工及新员工的培训管理规划工作。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现就员工培训问题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8.
一、基于战略视角的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培训是一个企业所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是员工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开始发挥自己才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成渝 《中外管理》2006,(3):114-115
很多企业都把入职培训当作一个向新员工灌输信息的过程,会把各种技术手册、报告、备忘录丢给他们。几乎在所有的公司,新员工在上班头几天最常见的活动就是伏案阅读各种资料。同时,由于新员工一般无法分清信息孰轻孰重,要想弄清每一本手册.结果只能搞得筋疲力尽,而有些人干脆就什么也不看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研究生企业新员工的需求特征,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适合其需求特征的入职培训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大学生、研究生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效果,激发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岗前培训又称职前教育,是一个企业录用的员工实现角色转变、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从一个团体融入到另一个团体的过程。岗前培训是在员工尚未成型、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风险防范的重点,其风险主要因思想重视不够、培训内容和方法不当所致,其危害不仅在于培训效率低,而且往往会造成人才流失、技术流失。岗前培训与所有职业教育一样,是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既有收益,亦会有风险,其风险的大小与培训观念、组织、管理、技术、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化解岗前培训风险,是当前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铁路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它又称为入职教育,是将员工从社会人变为企业人的重要过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岗前培训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员工对工作的认知度与忠诚度。好的培训能够使员工迅速成为团队的一员,熟悉、适应铁路文化与环境,明确自身的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最大价值,从而企业能够实现安全发展,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陈莉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0):155-157
及时、规范、有效、全面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农业科研院所新员工入职培训实践中,存在培训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培训内容简单及培训效果缺乏有效反馈和评估等误区。本文就农业科研院所教育培训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例举了开展的教育培训工作,可通过树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培训理念、加强新入职员工培训过程管理、确定有针对性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新员工培训形式和建立完善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发挥及评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职业化为导向的新员工入职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职培训对新员工的态度形成、行为养成等方面有深远的影响,但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入职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剖析某企业案例入手,以塑造"职业化"员工作为入职培训核心理念,构建起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入职培训模型,力图提高入职培训效果,使新员工尽早为企业贡献应有的绩效。  相似文献   

15.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指企业向新进员工介绍企业文化、客户服务基本知识、物业管理实务、军事训练等方面内容。根据企业要求塑造新员工行为方式的过程,同时也是新员工熟悉、适应、接受企业文化,了解自身工作职责和发挥自己才能做准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专门针对新入职员工设计并实施的专项培训,它在促使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文化、 适应企业氛围,助力企业塑造合格员工、 赢得竞争优势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高效、 科学、 合理的新员工培训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培训效果评估是测量培训是否成功最直接、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利用柯克帕特里克效果评估模型,检验了A国企现行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分析体系现存的问题及漏洞,并提出了相应培训及培训评价体系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案例一:新员工人职培训与服务期 A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中规定:凡新员工试用期的第一个月,均由公司人事部统一安排入职培训,包括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各项规章制度、员工的行为规范、奖惩条例以及生产岗位的操作规程等等.通过书面考试以及其他各项考核的员工,将正式转正.2008年3月,A公司刚入职一个月的新员工王某向公司提出辞职.  相似文献   

18.
陈翔 《现代企业》2012,(11):18-19
新员工从校园走入社会、抑或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新的企业,都是踏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新入职员工对企业和社会都相对陌生,但自身期望值却相对较高。这样,在员工与组织之间就会存在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新员工的入职管理是员工管理的起点部分,入职管理成效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员工管理后续工作的开展乃至新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做好新员工的入职管理,成功实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开发》2016,(3):28-29
如同其它生产制造类企业一样,员工培训工作是新员工进入汽车企业后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汽车企业将新员工从"学校人"转变为"汽车人"的必经过程。成功实现这一过程,可有效传递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加快新员工的成长、奠定汽车企业的人才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对于从事汽车设计的研发人员来讲,由于岗位专业性强,对岗位技能的专业化能力的运用水平要求苛刻,新员工培训更是具有快速培养员工具备岗位基本技能及奠定后期能力提升基础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立足汽车研发人员的培训创新,从新员工培训的定义、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新员工培训的内容、新员工培训存在的误区,提出汽车设计新员工"过三关"的培训模型,并就该模型的初步构建、实施过程、评价方式等方面,谈谈近年来开展新员工培训工作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新员工的培训效果如何与企业发展需求直接相关。根据企业需求,合理安排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内容,是解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重要课题。对如何开展企业新员工培训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公司新员工培训现状的分析,结合开展新员工的培训经验,为公司新员工培训提供依据。使公司的新员工能更快胜任自己的工作,进入职位角色并创造优良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