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模式已由“投、建、管、用”多位一体的模式逐渐向“投、建、管、用”职能分离的模式转化。国务院于2004年7月16日发布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指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从此加快了我国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的步伐。同年11月16日,原建设部又出台了规范性文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实质上就是规范“代建制”操作。  相似文献   

2.
代建制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的管理模式,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代建制企业作为参建方的主要成员,将是投资方风险转移的主要目标.文章结合代建制项目的特点,采用WBS-RBS法识别代建制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风险因素,运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通过定性的分析与定量的评价,帮助代建制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为有效防范风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北京天鸿集团公司于9月6日在北京举行项目代建合同签约仪式。此举既标志着首个中央投资“代建制”试点项目--中国残疾人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正式启动,也标志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实施后中央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实行项目“代建制”,是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国务院于2004年7月16日正式批准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代建制"。这就是说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即将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的状况,指出了政府投资工程实施中投资、建设、管理、使用职能集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概念、范围、原则,探讨了代建制的管理模式、职责,构建了代建制的监督管理机制,提出了代建制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有利于建立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工程建设管理,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代建制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我国进行试点,迄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了我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在分析了代建制制度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各省市试行代建制的状况与特点进行研究。对目前制约代建制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政府直接投资项目在传统的“自建制”项目管理模式下存在着各种弊端,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政府投资效益,应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工作,但在项目代建制的试点运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普遍性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代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代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府投资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非私有品及较大的外部性等特性,同时大都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在代建制模式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程质量仍存在很大隐患.文章通过对代建制下政府投资项目工程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从建立健全代建制下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完善代建制及其相关配套制度等方面,来提升代建制下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质量,为充分发挥代建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优势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多个省市和行业在试行和进一步推进“代建制”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难点。通过重点投资项目的实践,科学总结“代建制”理论模式和实际操作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和提升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实际意义。我国“代建制”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发展方向。可以在多个方面上综合提升投资建设水平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从机制上确保防止“三超”行为的发生。代建单位…  相似文献   

9.
从探讨代建制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实施代建制的优势。它具有实现政府项目投资、管理、使用相分离,优化政府职能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如何加速代建制在东北地区的推广,以及进一步完善代建制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建制”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的一种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它是我国与国际接轨控制建设规模、建设工期和建设投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同现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相比,“代建制”具有明显的优势,应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快推行“代建制”。  相似文献   

11.
代建单位投资控制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京发改[2004]298号)中所称的代建制,"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以下简称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博弈论的代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投资项目采用代建制的模式,实现了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针对代建制实施的特点,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依次建立了2 个模型 —— 激励相容约束模型和效率工资模型,并通过数学推理得到若干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传统的投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9年至1992年,以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目标模式,对传统的投资体制进行初步改革和探索的时期;第二阶段为1992年至今或今后更长的时间,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深化投资体制改革。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对政府投资项目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特别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  相似文献   

14.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建制风险识别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建制是对我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探索的一种尝试,新的管理模式在目前市场环境尚未成熟的条件下推行会产生众多风险,正确识别代建项目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分配是保证项目成功的重要措施。文章研究了代建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阶段分布,提出代建项目阶段性风险规避措施,发挥代建制优势并促进代建制在国内政府工程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代建制风险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投资项目采用代建制模式,实现了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然而,要充分发挥代建制的优势,委托人还必须高度重视委托-代理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6.
代建制近年在内地常常成为讨论的话题,笔者借用香港地区在这方面的经验,提出一些看法。 据了解.代建制在内地主要是针对一些政府投资项目所采用的一种采购模式。主要是通过招标方式,拣选合适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建设实施,并负起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及进度等责任。由传统的项目投资实施和监控体制改为采用代建制,其中必定有其原因,而总的来说,采用代建制可视作优化项目投资管理制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代建制”是近年来在我国刚刚兴起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在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实施模式中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结合国内工程项目实行“代建制”的实例,分析以往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代建制”管理模式与工程管理模式的区别,总结出实行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的优点,并对此种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代建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作用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发改委起草、国务院原则通过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代建制”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以下简称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代建期间,代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代行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职责,有关行政部门对实行代建制的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不变。  相似文献   

19.
代建制是项目建设管理的新模式。是建设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的新事物,符合建设项目管理市场化的要求。根据工程建设管理实践,对代建制模式下的投资管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项目各阶段投资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业主对建设项目管理提出综合性、系统性和全生命期集成管理的更高要求。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也要求相匹配的项目管理模式。根据在工程管理教学和实践中体会,探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PM)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应用PM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