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IT培训业从起步至今发展已有二十余载,IT培训市场也形成了一定规模,涉及IT培训业现状的讨论举不胜举,笔者则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内IT培训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IT产业在大陆投资的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我国海峡两岸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ology,简称IT)产业为研究对象,从IT产业内部结构(以区域结构、技术结构为重点),通过对我国IT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以及台湾地区在大陆投资的IT产业(以下简称台在大陆IT产业)的区域分布、变迁及其动因分析,揭示台在大陆IT产业结构演进的本质和内在的客观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去年,在成都云计算中心成立的时候,一位老师说,现在IT的发展趋势大有“三国演义”的味道,对此我非常赞同。 《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IT发展就是这样:从几十年前“大型主机+小型终端”的集中模式,到后来变为以PC个人电脑为主的分散模式,再到今天又开始向“后台集中而终端分散”的方向发展。这种最新趋势正是云计算的核心。也是未来IT应用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的演变,2006年的中国IT市场,从市场规模、用户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甚至到渠道模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2007年的发展,厂商如何从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就成为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作为民族IT企业的优秀代表,方正科技近日召开了2007年渠道大会,再一次抢在行业内众多巨头的前面布局2007年渠道策略,以其前瞻性的思维与行动构筑了一条完善的渠道链条。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群焱 《特区经济》2005,(2):159-160
企业资源计划(ERP)最初是美国著名的IT分析公司GartnerGroup根据IT业发展和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提出的概念,经历了从封闭式MRP到MRFⅡ再到ERP3个发展阶段。ERP拓展了MRPⅡ的管理范围,将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客户紧密联系起来,集成了企业内部的其他管理功能如人力资源、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等,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6.
透视两岸经贸,其依存度上升,是可喜现象。30万台胞携家举迁上海,决心之大、规模之大、轰动海峡两岸。从IT业、晶圆技术的西迁,看入世后,海峡两岸科技与经贸的发展。1.台湾IT业赴祖国大陆发展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发展很快,仅苏州市统计,2000年11月底前,在苏州注册的台资企业共计2167家,其合同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目前70%的台商愿意到祖国大陆投资发展。2000年台商在广东投资26亿美元,其中IT业占56.18%,投资增幅超过108%。据统计,2000年以来,台湾IT制造业每年将近2000亿美元产值…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方面来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平稳发展的态势。同时,从全球来看,经过三年多的深度调整,虽然IT产业遭受了暂时的挫折,但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变,支撑IT产业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网民、网站、网络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以说,全球IT产业正在走出谷底,进入全面复苏的转折期。这些趋好的外部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企业间关系结构的灵活性与控制力入手,首先基于产品设计信息复杂性和信息技术(IT)效应两个维度,建立了分析问题的中间变量模型,其次基于IT效率效应分析了两种不同产业背景下企业间关系的权力科层结构和交易耦合结构,最后基于IT协同效应及其分解的IT共用效果、IT互补效果、IT同步效果,探讨了企业间关系的协同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
崔丽丽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1-3,7
文章基于过程模型和资源视角,构建了信息技术价值创造的研究模型,通过对上海398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上海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创造过程,验证了从IT投资到产生价值的路径,证实了政府推动政策、IT基础设施、IT管理等因素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立新 《新财经》2006,(12):52-54
从海归到官员、从外企到大型国企,陈信祥带着“狮子和鹿”的信念、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路奔跑,从一个80年代的海归直到今天国内知名IT公司的董事长  相似文献   

11.
无可否认,2001年的IT市场从整体上看是暗淡的.从芯片到配件、从PC到软件再到网络……,IT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惆怅的叹息声.但是,即使如此,2001年的IT市场还是不乏精彩.当我们追寻2001年IT走过的足迹时,仍然能看到一个个清晰的印迹.  相似文献   

12.
浪潮的追求     
孙丕恕  王晓慧 《新财经》2009,(10):41-41
从六十五年前的一个小作坊,到全P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三位的IT企业集团,浪潮的发展壮大,是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实践不断创新、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国有企业转型,向创新型、市场化、全球化企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创业的热潮似乎总是集中在高新科技业、金融业这些高成长、高回报的领域,而IT业更是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发展。但是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在金融海啸之下,有人却反其道而行,从IT回归最原始的农业,从写字楼到玉米地,  相似文献   

14.
十年前,联想集团下设了一个独立的培训教育部门,立志于为上下游产业链客户提供IT培训服务,2000年神州数码从联想集团拆分之后,该部门则发展成为今天的神州数码教育学院,隶属于集成服务本部。然而其定位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专注IT领域,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IT培训服务提供商。目前学院提供B2C和B2B两种模式的培训实施服务,内容包括IT中高端技术培训、企业管理培训、IT职业教育等。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以来,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各大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大企业也逐步借助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IT行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方正科技作为中国IT企业的佼佼者,长期以来一直积极拓展行业市场,并把尖端的IT技术和信息自动化产品技术投入到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6.
把寮步建设成为以IT产业为龙头的绿色星城,能够更好地发挥我镇毗邻市区、松山湖畔的区位优势和寮步现有的IT产业优势,把寮步的建设主动融入到东莞市区的发展中去,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从1990年代之后加速进入到了不断升级的快车道,高科技领域已经成为商家必争的风水宝地,即使最近几年全球IT业寒风凛凛,但我们仍然看到那些IT巨子在冬日里披荆斩棘,特别是远离西土的中国IT市场更是没有沉寂,国际IT商们在这块投资热土上演出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新圈地运动.  相似文献   

18.
严绿英 《特区经济》2009,(12):45-46
文章先对东莞IT产业集群的总体现状进行描述,然后分别从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等四个方面对东莞IT产业集群的现状做具体分析,指出外源性对集群的重大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石碣转型——中国IT名镇从“制造”走向“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中国IT名镇之称的东莞市石碣镇,曾是中国电子制造业发展初期代工生产模式的成功代表;如今,石碣镇又开始调整其电子产业发展战略,创建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专利,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产业转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去年,在成都云计算中心成立的时候一位老师说,现在IT的发展趋势大有三国演义的味道,对此我非常赞同。《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IT发展就是这样:从几十年前大型主机+小型终端的集中模式,到后来变为以PC个人电脑为主的分散模式,再到今天又开始向后台集中而终端分散的方向发展。这种最新趋势正是云计算的核心,也是未来IT应用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