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认为银行象征着信用,将钱放进银行最为安全,所以银行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被银行所背书。实际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也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对此,本文借助对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南金融》2014,(12):34-35
在基金和保险理财产品频频“触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一直未能突破“面签”规定加入互联网销售大潮。目前,招行在京东上线的银行理财产品最终也未能成为线上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首例”,上线两天便被监管叫停。不少银行都在摩拳擦掌,希望将其丰富的理财产品线与互联网金融大潮结合,但从目前来看,银行理财触网依然难过“面签”关。  相似文献   

3.
崔彬彬 《理财》2012,(8):16-17
在国内,一直有游资四处寻利流动的现象存在。记得在民间借贷最红火的时候,有老人把积攒在银行的养老钱都拿出来放进担保机构,可谓疯狂至极。对于大众来说,他们的钱从银行走出来,通常会去向以下一些投资渠道。对于出现的搬家存款,它们也会流向这些渠道。扎堆银行理财产品由于股票等投资途径的表现不佳,所以它们对存款的分流能力来讲,影响并不是特别大,理财产品的分流作用比较明显。银行理财产品不是唯一的流向,但应该是存款搬家的一个重要去向。要知道,银行理财产品是低风险稳健投资者参与的主要品种之一。将长期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配置的重点,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可以作为辅助性配置,适合一些对投资期限没有要求的投资者。也可以先通过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来积累资金,然后集中进行长期投资。在产品选择上,投资品种宜多样化,而且风险投资品的不稳定性在近期动荡的经济环境下再度被放大,央行的降息政策也让银  相似文献   

4.
比存钱实惠,风险小过股市和基金,2004年理财产品一经面世,就吸引了中国各类投资者的目光.但,几经轮回,很多听着"高收益"投资宣传的银行客户,发现事实不是那么回事--银行理财产品亏起来的话你还倒欠银行的钱.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老百姓的意识里,把钱存入银行,到期后收取利息,是一种最为便捷、最小风险的投资理财方式。尽管如今的中国投资市场品种繁多,但是谨小慎微的老百姓始终是把储蓄视作保值、增值财富的安全投资首选。然而,这些把钱存入银行的老百姓或许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存入银行的钱,可能会在商业银行帐上永久保留,但无法支取。甚至当该储蓄变成遗产时,该遗产继承人将会碰到许多障碍或无法取得该笔储蓄遗产。本文将通过介绍我国现有存提款制度、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在执行储蓄遗产的惯例,分析实践做法的原因和困难,就如何解决储蓄遗产提出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理财     
《中国外汇管理》2011,(8):10-10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最常见的三大陷阱 “钱”往何处去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命题,楼市在严厉的政策调控下暂时偃旗息鼓,股票、基金市场变幻莫测,银行理财产品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十几分钟内售罄的银行理财产品层出,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银行理财产品对宏观金融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福印  李方 《上海金融》2012,(4):20-25,116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对中国的宏观金融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宏观金融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当前宏观金融数据的大幅波动。本文在研究银行理财产品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影响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相关实证数据,解释了银行理财产品与宏观金融数据的关系。在宏观金融层面,存量角度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过去的间接融资还原为直接融资,增量角度的银行理财产品将潜在的间接融资转变成现实的直接融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中国的金融结构,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货币增速的下降,甚至是货币绝对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年近三十的王小姐是一位单身白领,平时基本的理财手段以存款为主。适逢央行11年来最大降息。王小姐觉得把钱放在银行存活期不划算,但投资理念保守的她又不愿意把钱投入股市,于是,在配置了一些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后。王小姐也想到了保险。  相似文献   

9.
陈晖 《银行家》2011,(12):76-78
2011年银行理财市场一览 伴随着中国老百姓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不同银行体现竞争实力、彰显研发水平、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手段。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也从无到有,发展成年销售额十几万亿元的庞然大物。2004年为其发行元年,仅有127款产品发行,但之后的发展速度可谓突飞猛进,2010年和2011年的发行数量均超过了1万款。  相似文献   

10.
《银行家》2012,(4):103-104
正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非传统的储蓄产品,其回报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但相应的风险也高一些(或高很多)。理财产品募得资金与一般的存款分开管理。有些银行理财产品是结构性存款,产品资金由银行代为投资,投资标的及方向在产品宣传材料里有详细说明。在中国,多数银行理财产品不是结构性存款,而是多个理财产品资金捆绑投入一个银行管理的资产池。这个资产池可以包括众多不同的资产。银行理财产品或由银行销售(同时投资),或者由银行与信托公司及证券公司联合发售(资金管理委托给信托公司或证券公司)。所谓的银信合作产品是银行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1.
自2011年年中以来,中国银行体系的存款在减少。为了留住正把钱从传统存款账户转移出去的客户,中国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各种理财产品。银行监管部门因为担心这些替代产品可能会损害经济的金融基础而试图对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正>在基金和保险理财产品频频"触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一直未能突破"面签"规定加入互联网销售大潮。日前,招行在京东上线的银行理财产品最终也未能成为线上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首例",上线两天便被监管叫停。不少银行都在摩拳擦掌,希望将其丰富的理财产品线与互联网金融大潮结合,但从目前来看,银行理财触网依然难过"面签"关。银监会叫停招行网售理财9月15日,京东金融开卖招商银行人民币岁月流金546号理财计划,期限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全国各地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银行服务仍是当前消费者投诉的重点区域。消费者普遍反映、当前银行服务存在业务员过分夸大理财产品收益、排队等待时间过长、优惠政策难享等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或行业协会.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点评,希望银行在为老百姓服务上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14.
国内银行理财市场演绎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宇 《国际融资》2005,(6):33-35
人民币和外币理财的门庭若市是近来中国金融领域非常亮丽的风景线。在几家银行率先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后,老百姓压抑已久的投资热情被迅速点燃,排队购买的热闹景象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5.
银行理财产品凭借相对较高的稳健收益,成为老百姓热衷的投资品。银行理财市场近年的蓬勃发展,其在短期资金管理方面优良的基因不可忽视。期限灵活收益佳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期限灵活,从7天、30天、40天到3个月和多种开放式都有。近几年,为适应市场需求,银行理财市场短期化趋势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6.
宗春霞 《科学投资》2004,(12):60-61
同样将钱存在银行,收益却要比同期储蓄高出30%,这种人民币理财产品有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收益又高于银行储蓄,成为替代储蓄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个人外汇管理政策的调整不仅提高了个人购汇额度,还间接加快了银行外汇投资理财产品的推出,让外汇投资理财产品再次红火起来.老百姓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身需求及风险偏好来挑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中,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金融界的新宠。然而,就在五大行刚出齐的年报显示五大行2012年净利润超过7800亿元不久,银监会便下发了2013年第8号文,即《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为理财产品设置了诸多“红线”。《通知》一出,银行股应声大跌,上证指数暴跌2.82%。市场的连锁反应,使得有关银行理财产品的谈论热度不断升温。我们不禁耍问:监管层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管控,将会掀起怎样—场变革?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出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迅猛增长,银行理财产品也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品种越来越多、参与机构越来越多的发展局面。一些潜在理财产品设计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风险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按照投资方式与方向的不同,将理财产品分为新股申购类产品、银信合作品、QDII产品、结构型产品;在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特征:法律风险、银信交叉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岁末年初,回顾和展望个人理财市场——旧岁难忘,新年可期。2006年火爆的个人理财市场,使老百姓从中获益良多;2007年,理财市场有哪些热点?老百姓应该如何积极谋划,参与并分享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成长的喜悦?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理财经验,预测2007年,个人理财市场将出现四大热点:股指将继续上涨;银行服务将更上一层楼;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将“水涨船高”;基金选择难度将加大。理财师建议老百姓在新的一年里理财投资应时而动,适时“出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