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贯穿了评价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评价,该方法在工业生产过程应用较为成熟,而针对农产品生命周期内产生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应用较少,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将生命周期评价引入农业生产领域,结合国外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概括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方法论问题,为我国开展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提高农业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2.
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永实 《经济地理》2007,27(4):621-624,628
应用比较优势理论探讨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问题。理论推导得出,按照区域农产品生产优势来选建农业专业化部门能够实现农业增效,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水平。以福建省为例,采用区位商和平均值法分析了主要农产品生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福建省多数县份的一种或几种农产品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已现端倪。但目前大多数县份主导产品不显著,专业化生产与农业资源禀赋不相协调。按照县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创建农业专业化部门,将是福建省解决"三农"问题和协调县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要求我国在不违背WTO规则的条件下对我国农业进行有效支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农业的支持还很不够,故本文选择提倡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美国作为比较对象,从农业支持的总量、结构、支持倾向及时农产品出口的作用四个方面对中美农业支持水平进行了实证对比与分析,认为在考虑我国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比重等因素的情况下我国的农业支持水平还较低、农业支持中因较多地使用了对生产贸易扭曲较大的MPS和较少地进行一般服务支持而使农业支持效率较低、我国倾向于支持进口倾向农产品及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而对出口倾向型农产品及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支持相对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提高支持效率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地使用权流转中面临的难题可以归纳为:“缺的是资金,盼的是技术,少的是销路,愁的是保障,难的是剩余劳动力之去处”。“缺的是资金”指的是转入者在转入农地、扩大农业生产、购置农机设备时可能遇到的资金困难;“盼的是技术”指的是转入者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调整农业结构时可能遇到的技术障碍;“少的是销路”指的是农民在转入土地之后,农业生产的生产率明显提高,但是农产品卖难、“丰产并不丰收”的情况时有所见;“愁的是保障”指的是农地使用权的转出者在转出土地之后,  相似文献   

5.
对农业产业化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生产标准化基础上,在农业关联产业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把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商品生产,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政府应该在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农产品交易费用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革来促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徐叶香 《经济师》2000,(8):44-45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占世界 10 %的土地养活了世界 2 2 %的人口。其间农业经历了三轮结构性的调整 ,产量大幅度提高。自 1995年以来 ,粮食年年丰收 ,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农产品供求矛盾 ,提高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同时伴随而来的新问题又不断涌现 ,如卖粮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等现象历次出现 ,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 ,在现今的形势下 ,要保证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从而农业走向国际化 ,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农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 ,提出对策以推进农业的新一轮增长。一、发展现阶段面临的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及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 ,通过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贸易所面临形势的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增强我国农业及农产品竞争力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周菁 《经济师》2001,(11):153-154
我国在取得WTO成员国身份之后 ,必须依据《农产品协议》的要求以及在双边入世谈判中许诺的条件进行农产品贸易政策的调整。为尽可能地减轻农业贸易政策调整对农业生产的冲击 ,有必要将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作为新的农业贸易政策目标 ,并制定一套既符合WTO规则 ,又能对我国农业生产进行适度保护的农业贸易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赞比亚农业发展及中赞农业合作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赞比亚农业发展现状农业是赞比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2%。可耕地有432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58%。近十年来,赞比亚农业发展保持始终保持5%的年均增速,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农产品出口占非矿产品出口的25%。从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来看,近几年赞比亚农产品种植获得丰收,农产品出口总值扩大,尤其是玉米种子出口大幅增长。据赞比亚商贸工部统计,2009年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9亿美元。赞比亚进口农作物主要是油料种子、大豆和谷类,农作物进口值约占进口总额的5%。  相似文献   

10.
农业比较收益是涉农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产品成本收益核算体系的深入研究,发现基于两种成本核算框架的农业比较收益都不低。因而,简单地认为农业比较收益很低是有失偏颇的。但高农业比较收益与低农民收入存在二元悖论,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及非充分就业,由此引申的政策含义包括: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实施机制;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1.
崔丽  傅建辉 《经济师》2007,(7):64-65
我国传统农业的土地所有制是不完全的私人土地所有制,农业生产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是一家一户小而全的小农经济,农产品市场处于半封闭状态,农业技术长期徘徊不前,这些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的自然经济特征,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长期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由于农业生产对价格反应的滞后性,使得农业生产存在价格巨大波动的"蛛网陷阱"。以农业生产上的生猪生产为例,试图探索使我国农业生产避免"蛛网陷阱",步入良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相继出现“丰收而不增收”、“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等现象,甚至一些农民种植的有机农产品因长相不好而销售遇冷,究其根源,很大程度是因为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脱节造成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兴起,可以克服农户与市场间信息不对称、生产与需求脱节的难题,合理正确地利用网络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转变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的农业安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1世纪我国的农业安全面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粮食基本生产要素供给短缺以及农业生产体系不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增长的内忧,存在着依赖性发展和在世界体系中边缘化的风险。鉴于21世纪我国农业安全难以乐观的演化态势,必须制定面向21世纪的国家农业安全战略,采取有效的国家行动确保我国的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丰收人不喜,作物烂在地"的情况屡有发生,农产品的营销仍旧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热点问题。随着农产品产能过剩时代的来临,农产品营销问题的解决也已愈加迫在眉睫。笔者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营销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产品营销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建议,以期对我国农产品营销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建设性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一直是国家的一项大事、要事.然而,不少村镇的农产品都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由于地域偏远、信息不发达,很多农民抓不住市场脉搏,一直重复种植同种作物,或是听说某农产品销路好就一窝蜂“跟进”,最终导致农产品滞销,农民利益受损.在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期,如何借助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农业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张慧鹏 《开放时代》2016,(3):176-189
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石油化工农业的危害性已经充分暴露,向生态农业转型已经成为一股潮流。我国科学界也兴起了生态农业的研究高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试图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然而,过去三十多年,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却面临巨大的体制障碍: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模式破坏了农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无法体现生态农业的公共性。相反,以去集体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自发地引导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从生态模式向石油化工模式的大转型,由此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改变既有的体制机制,就不可能实现向生态农业的回归,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关联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农业投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制造和农产品流通服务四环节构成的农业关联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计算,我国农业关联产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远远超过了传统农业,其投入、生产、加工制造、运销服务等四部门的产出比例为0.17∶1∶2.21∶0.21;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我国农业关联产业结构中农产品加工制造和农产品运销服务环节发育程度相对较低。我国农业关联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0162,略大于1,总体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大体经历了三轮大的结构调整,一是改革开放初期,集中资源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吃饭问题;二是80年代中期,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三是90年代初期,提出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这三轮都是在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依托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的结构调整。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的提高和短缺局面的基本结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以往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主要受需求和市场的约束,随着农产品消费市场对农业发展约束增大和农产品相对过剩局面的日益突出,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作者希望能够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商、仓储企业、消费者、物流运输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及农业主管部门进行有机结合,以此为基础规划和设计省级区域内的农业信息平台,将农业生产销售链式捆绑,打造一条农产品供需链、增值链,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