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近郊旅游是我国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旅游方式,因此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必要的。兰州市近郊旅游地的种类一般分为休闲系列、主题娱乐系列,针对兰州城市旅游消费者运用了因子分析法有效分析其旅游消费需求,运用对应分析法分析了兰州市三类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市场需求,并对三类旅游消费者所针对的近郊旅游目的地进行了市场细分。从而,对兰州不同近郊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战略提供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打造理想的绿色人居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加快,人们不仅对居住的建筑本身要求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比过去有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区环境的优劣已成为购房者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建设者在努力解决居住问题的同时,也期望创造出符合生活的物质功能和心理特性的居住环境,因此,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建设居住区时,把居住区绿地纳入到整体规划设计中,积极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为此,本文就目前小区绿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以及如何搞好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等进行探讨,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3.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衡量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手段。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并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和评分测度方法可对成都近郊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作一量化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成都近郊城市核心竞争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都江堰市、双流县、新都区、郫县、温江区、金堂县、龙泉驿区。这一分析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今后仍应采取强化特质核心资源、提升主导产业能级和增强城市主体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举措,以进一步提高成都近郊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中产阶级居住的近郊以令人炫目的速度在每座城市的周边兴建起来时,一位著名的歌手将近郊房屋讽刺为“山坡上的小盒子……都是劣质材料做成,看上去一模一样。”这一描述很真实:在短短数月就建起来的大片郊区住宅中,开发商往往数百次地重复使用为数不多的房屋设计。这些各自独立的家庭住宅的建造,是为了满足中产阶级在大城市外面安家的巨大而急迫的需求。不管质量如何,所有的房屋都被一抢而  相似文献   

5.
当城市以加速度向前迈进的时候,建筑从来都是作为一种时代的表征在城市里自成体系,人们在享受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丰硕物质成果的同时,逐渐看到了一个满是水泥森林的城市印象。这些都是工业文明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搭建起的高耸建筑。这样的建筑形态占据着人们的工作、生活,非平衡状态引发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老北京的地平线上,一条商务和休闲的空中连廊将八座高楼连接在一起。与孤立而私密的城市居住生活相反,身处在这些建筑当中,城市生活是开放的。在高耸的楼群,形式丰富的居住服务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居住标准。  相似文献   

7.
今天面对大规模、快速兴起、越来越热门的城市住宅建设的现实,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新建筑的风格的讨论,必须从城市景观的角度来审视居住和住宅的相关问题,这是居住建筑在城市中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如何更好的创造中国式的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建设人居环境高质量的别墅居住区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王晶  唐文 《商场现代化》2012,(5):129-130
城市是大自然中人类建造的巨建筑,是人类生活生产的主要空间,然而伴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中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渴望生活在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城市中。从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城市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居民居住环境和公共环境,根据生态城市与自然共生的哲学思想,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SOHO人士的工作生活方式和特点入手,论述了其意义及SOHO模式下的住宅形势,对其住宅形式作了探讨和尝试,认为它能影响将来居住建筑的发展方向,故把它的发展作科学的预测与把握,将对我们的住宅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及居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装饰市场随之得到不断扩展。如何控制建筑装饰工程成本,打开利润空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目前建筑装饰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从建筑装饰企业成本分析入手,对如何控制建筑装饰企业的成本具体谈一些控制措施,希望能够对建筑装饰工程成本控制研究做出一点贡献,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壮大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绿色建筑是指其具有生命和活力的城市和建筑,它具有优化的生存条件和使人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空间。绿色居住建筑体系是指自然资源消耗少、能源消耗少、无污染、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居住质量、高性能、高生活品味的住宅建筑产品系列。建设“绿色居住建筑体系”的思路在于:让决策者、开发者、居住者能从战略和战术上考虑住宅的选址、建造规模、用地、规划设计、用材、住宅类型选择、形态创  相似文献   

12.
因地制宜:中国本土建筑展的策展人之一——城市建筑研究评论家史建说:纽约的这次展览强调了建筑的完成度以及建筑和居住者、使用者的关系,通过实地调查,也让我对中国实验建筑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关于中国实验建筑在上天、入地、下海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的走向如何?看看史建怎么认为。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与酒店 城市不能没有酒店,因为旅行者、商人需要栖息地;一个城市拥有许多酒店,证明这座城市有足够多的异乡人.当客人匆匆而来,忙忙而过,他们记住了这个城市,也记住了他们居住的酒店.城市会有各种建筑,但能让人记忆的,必然包含其中的酒店建筑.酒店是城市兴旺的标志,酒店建筑也构成了城市靓丽的风景.酒店不仅是异乡人的选择,也是当地居民的社交场所.酒店建筑的内外景观呈现其品质特征,也构成了一座城市商业景观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吴招娣 《商》2014,(24):173-173
里分建筑是武汉民国时期传统民宅居住的一种形式,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冲突的产物,既体现了武汉本的土人居文化、市镇文化以及建筑的营造文化,也反映了武汉城镇化进程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武汉的城市发展和地域性民居的历史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通过对于武汉里分建筑的适应性改造研究探寻武汉城市的历史建筑与新建筑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作为以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人类创造最壮观,最伟大的一个奇迹,而现代城市更是集人类技术成果之大成,利用新技术人们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建筑层数,不断向新的高度挑战。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促使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使城市越来越拥挤,建筑越来越密集,空间日趋混乱,环境景观恶化,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的日益富裕,居住环境的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成为新兴住区开发建设的首要时尚。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一些地方建筑生态维护中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向自然开战的极端人本主义、没有从建筑生态的角度保护古建筑、不重视对教区的保护、对城市原有公用设施的破坏、城市整体规划没有跳出旧城的圈子、城市的植被没有体现地域性。保护城市生态的公共政策措施应包括:城建审批程序的公开透明,对自然、文化生态的价值进行动态评价,保护老字号的营业场所周边建筑,保护建筑作品的著作权,加强城市生态维护的科研,倡导建筑企业以主题公园切入景观房产开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概念的内涵为出发点,以广西居住建筑对太阳能的利用为例,详细阐述说明了广西太阳能利用的优势和缺点,并对其在太阳能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广西地区居住建筑更好的利用太阳能提供借鉴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城市居住空间组织模式的发展入手对郊区化居住小区建设规模模式选择、郊区化居住小区建筑个性化和类型多样化、郊区化居住小区建设的组织结构设想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住宅的选择开始从解决住房基本需要转向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居住空间的构建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城郊住宅区域的设计相对自由.  相似文献   

19.
陕南山地城镇镇安县由于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成为区域的中心城镇。因此外来人口不断扩张,城镇总人口持续增加。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建筑密度、总建设量不断扩大,给原本用地十分局促的山地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以及种种交通、停车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因此本文通过讨论城市发展从摊大饼式到拉高城市高度,提升环境质量,以及通过空间管制、奖罚机制的建立、建筑底层架空等方式,来达到未来镇安县城未来的健康发展,成为适合人居的理想山水居住城市。  相似文献   

20.
小唐 《信息与经营》2011,(2):14-14,16,18
迪拜的哈利法塔刚刚才刷新世界最高楼纪录,酋长们已经在对下一个超级建筑摩攀擦掌。他们的目标是建一栋超过一公里高的大楼,容纳数十万人居住——一栋建筑便是一座城市。而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早已在图纸上畅想了无数个未来世界:不仅仅是在高度上——住宅、学校、医院、娱乐场所等城市的各种功能单元都可能被未来的超级建筑一一收纳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