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国《金融时报》6月2日】首先,联系汇率制度在香港实施以来一直行之有效。香港属外向型经济体系,并为国际贸易及金融中心,联系汇率制度尤其在市场波动时能保持港元稳定,这对香港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港币利率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呈现与美元利率趋同的趋势,是港币利率走势的基本制度趋势。但是,2004年11月及其以后的一段时期,港币呈现明显与美元利率背离的趋势,这实际上反映出当前港币估值中的一个重要的变化,这就是人民币因素开始影响并参与决定港币市场利率的形成和变动,使得现有的联系汇率制度套息功能出现部分失灵。因此,应当针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港币的利率走势及其估值机制逐步进行调整,以巩固和改进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袭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小型开放经济典型的香港难免受到巨大冲击,同样面临考验的还有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10月份诞生以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不断面临着考验,在亚洲金融危机经受了最严峻的冲击,当时港币面临着贬值的压力;近年来,随着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面临着新考验--港元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周滟 《湖北经济管理》2009,(10):104-105
近期以来,由于全球经济下滑,世界经济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冲击,弱势美元理论导致港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走到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短期内。联系汇率制有着极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短期内应该继续保持联系汇率制度;在长期,港元将与人民币一体化,走向统一货币。汇率制度将成为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5.
联系汇率制     
《天津经济》2014,(10):84-84
一、概念 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定.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它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联系汇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庞大的官方储备、稳健可靠的银行体系、审慎的理财哲学.以及灵活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面临新的考验。文章通过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争议,得出结论:在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中加入人民币因素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现阶段的政策重点应是进一步加强两地协商和配合,共同推进港元汇率制度的平稳与协调运作。  相似文献   

7.
【英国《金融时报》1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升再升,现已逼近港元兑美元的水平,引发人们猜测香港当局可能会着手调整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根据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规定,港元在1美元兑7.80港元的中间价处盯住美元,浮动范围在7.75至7.85港元之间。  相似文献   

8.
冯洁 《亚太经济》2009,(5):113-116
本文结合现状分析了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在矛盾及其对香港经济的影响。认为香港未来汇率制度的选择:目前应坚持联系汇率制度;但在中国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下,拟建立更具竞争力的汇率制度安排,即通过与人民币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最终达到港币与人民币一体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9.
《沪港经济》2004,(12):8-8
港元未来是否与人民币挂钩,已成为港人关注的焦点,对此,金管局总裁任志刚表示,当前联系汇率制度仍是最适合香港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香港货币汇率制度演变出发.对其运行机制及前景进行分析.认为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制度的基础,香港经济稳定和繁荣离不开联汇制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政府近日公布金融市场检讨报告,特区政府对捍卫联系汇率机制的回应和总结是最令人关注的部分。 在风暴期间,针对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自动调节机制导致利率高企之苦远较预期严重,香港和国际上的一些学者先后提出了改善联系汇率捍卫机制的建议。 捍卫联系汇率的同时确保利率水平不会高企,是几乎所有建议的核心。金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热烈讨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之时,似乎忽视或有意回避了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港币和联系汇率制度的前途。我认为,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12日,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前主席任志刚先生发表文章《香港货币体制的未来》。这是任先生首次公开质疑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至今仍然对1997年那场港币阻击战记忆犹新。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调集本港资源,与“金融大鳄”们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决战,一举击退这些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中疯狂一时的“金融大鳄”,捍卫了港币稳定和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可惜,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智力与资本较量中,许多精彩的细节被枯燥的数字和图表淹没了。一位当时年仅30岁的年轻人,被中国银行派往中银集团香港外汇交易中心。作为港币的市场庄家,他同国际炒家展开了正面交锋,协助香港特区政府共同坚守联系汇率制度,为击退“金融大鳄”立下了汗马功劳。1998年…  相似文献   

15.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利弊及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翔 《亚太经济》2006,(3):59-62
香港自1983年实行的以货币局为特征的联系汇率制度以来,对香港经济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亚洲金融危机中联汇制度曾为人所诟病,并由此引出了关于这一制度存废的广泛讨论。近年随着香港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关联汇制度的发展问题再次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6.
王应贵  张媛  王婧 《亚太经济》2013,(1):143-148
本文基于香港金管局发布的年报、半年报、季度报和新闻稿研究联系汇率制度在实践中的完善与改进,考察汇率制度历年的运行状况,探讨香港金管局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策略与特点。研究表明,香港金管局不断适时微调联系汇率制度,并辅以技术改进,以提高制度的运作效率;在严重的金融危机中,香港金管局始终坚守承诺,果敢出手干预,赢得了市场的信任。在利率正常时期,香港金管局通过总结余—市场利率—港元汇率来干预外汇市场;当利率处于超低水平时,香港金管局通过扩大交易规模来影响汇率变化。  相似文献   

17.
易宪容 《沪港经济》2011,(12):55-55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不能成为香港政府及少数人维护其利益的拜物教,而应成为一种开放的制度,它可以调整与完善,甚至废弃。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热烈讨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之时,似乎忽视了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港币和联系汇率制度的前途。我认为,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人民币化”是港币的惟一前途。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应该研究尽快直接采用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6,(50):18-19
【英国《金融时报》12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昨日表示,香港无需担忧人民币预期中的大幅升值,这种升值是通过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实现的,目前定为7.8港元兑1美元。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之一。在连续出现的财政赤字的背景下,香港对于财政赤字的政策走向直接影响到联系汇率制度。因此,应当把香港的财政赤字与联系汇率制度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2004年3月10日,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发表首份财政预算案,其中没有提出任何新的加税建议,酝酿多时的销售税虽然将在年底开始向公众咨询,但预计在三年内都不会推出。对于财政赤字,唐英年先生提出的基调是,会循“先节流、后开源”的策略克服财政赤字的挑战,故除了将在新年度开始生效的有关薪俸税、物业税及非法团业务所得税的第二阶段调整外,预算案没有再提出任何新增税项措施。此次公布的预算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