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     
青岛拟建国家级IT服务外包基地2007年7月16日,青岛市与麦肯锡合作的"青岛IT服务外包慧谷软件园鳌山园区发展规划项目"正式签约。青岛打造中国IT服务外包中心城市的目标进入实际运营阶段。  相似文献   

2.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位于青岛市老市区东部。这里依山傍海,景色优美,西与老市区相邻,东连崂山风景区,南部海滨一带包含了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自国家批准建立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青岛石老人园国家度假区以来,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委会紧紧围绕发展总目标和开发建设的中心任务,开发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3.
铁行集团是青岛市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铁行在青岛开发区兴办了山东省最大的中外合资基础设施项目,即"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QQCT).两年前,铁行以极大的热诚和合作精神与青岛港务局共同面对风险,迎接挑战,投巨资启动前湾二期集装箱码头.这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码头投资商之一的铁行港口公司与作为中国交通部唯一的窗口港口企业的青岛港务局实现"强强联合、双盈互利"的经典结合.  相似文献   

4.
18年前,青岛开发区在世人的关注下破土奠基. 18年后的今天,承载着改革开放重任的青岛开发区披荆斩棘,创造了无数的光荣和辉煌,邓小平同志"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在这里已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青岛市政府决定,"青岛经济重心要加快向西海岸转移",这一战略性决定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根据青岛市新一轮总体规划和开发区城市总体规划,初步形成了功能明确、布局比较合理的"重化工区、国际贸易仓储出口加工区、临港工业区、高效农业区、行政商务中心区、综合旅游区"六大功能区的城市布局结构框架,上述功能区划无不依托青岛开发区海洋环境特色而设;"以港兴区,城以港兴"的发展战略更是将开发区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寄托于浩瀚无垠的海洋,青岛开发区拥有发展海洋产业的巨大空间和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6.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是全国最小的国家级工业开发区。刚刚过去的"十五"时期,  相似文献   

7.
谢晓燕 《沿海经贸》2002,(10):13-14
青岛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基地,近年来,青岛市的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全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 2001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值达 11. 1亿美元,其中出口量 29万吨,创汇 6. 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42%、 26%与 37%;出口创汇占全国的 15%,占全省的 45%.  相似文献   

8.
2002年,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的胶州湾西岸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内外资本开始加速向这里流动.在进入这一地带的内外资本中,不乏带有跨国公司背景的大工业项目,如青岛市一次性投入最大的工业项目---投资 1.8亿美元的青钢浦项不锈钢项目.还有入驻多年的一些外商投资大企业,不断追加投资,扩大规模.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新兴起的财富热土城阳区位于青岛市市区北部,在"大青岛"的背景下,"城市向北"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建楼群在城阳区的崛起,规模较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日益成为吸引投资资金和投资注意力的焦点所在。城阳区成为青岛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部副中心。"城阳置业"也已经成为人们投资、理财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位于杭州主城区东部、饯塘江下游,处于长三角都市圈的枢纽位置。开发区是集产业园区、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综合竞争力多年位列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连续两年被评为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强区第一名,是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今年以来,开发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产城融合"三大战  相似文献   

11.
李颖 《沿海经贸》2003,(6):13-14
中国加入 WTO以后,外资零售企业迅速涌入中国市场,国内零售业竞争也更加激烈.在青岛市区,正当家乐福、百盛、利群等大批零售企业之间的商战不亦乐乎的时候,沃尔玛、欧尚也要来分吃青岛零售业这块"蛋糕".而不久的将来,拥有 30万人口的青岛开发区,必定会成为各商家的战场,此时,深刻认识开发区零售业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就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正>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位于杭州主城区东部、钱塘江下游,处于长三角都市圈的枢纽位置。开发区是集产业园区、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综合竞争力多年位列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连续两年被评为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强区第一名,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今年以来,开发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产城融  相似文献   

13.
迟华东 《沿海经贸》2001,(4):8-9,20
开发区在新世纪要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基地和最具青岛特色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具体来说,就是“三个明确”,即: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明确当前工作重点、明确城市规划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14.
按照国家级开发区进行分类,对我国几大产业的主要生产区和其他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进行度量,并分析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结果表明,传统产业虽然生产集中,但是专业化生产程度并不高;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在全国都有分布,但是专业化生产主要集中在某些地区;数字技术、海洋产业、物联网和创意文化等产业的地理集中和专业化程度相吻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国家级开发区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5.
位于绿水河畔的青岛国家高新区创业大厦在春天的阳光下熠熠发光,更吸引人的是这里蕴藏的无限商机,春暖花开的四月,记者慕名走进位于胶州湾北部的青岛国家高新区,只见塔吊林立,机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这里,孕育着大青岛新的辉煌. 蓝色梦想,荣耀启航.在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青岛"三城联动"建设机遇的大背景下,青岛国家高新区以青岛创新"心脏"的全新姿态迅速崛起,强劲脉搏带动青岛市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6.
建区13年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创办现代工业为主,以引进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办区方针,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已成为广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1997年,被评为全国投资环境50强,成为海内外注目的投资热点地区。迄今为止,已建成工业企业342家,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排名前500家跨国公司有48家在广州开发区投资设厂,投资国别和地区达29个。近两年,开发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在全国32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前列。目前,广州开发区已进入第二轮创业的新时期,力争到2005年,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一个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工业为主体,以附加值高的智能型第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型经济区域,力争成为广州市和广东省新兴工业的重要基地,成为全国优势明显、特点突出的先进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17.
青岛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青岛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青岛轻纺、食品、饮料工业有传统优势,青岛啤酒出口量居全国第一。青岛是中国重要的化学工业生产基地,橡胶工业产值居全国前三位。电子和家电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空调器、电冰箱销售居全国第一位……青  相似文献   

18.
建区13年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创办现代工业为主,以引进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办区方针,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已成为广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1997年,被评为全国投资环境50强,成为海内外注目的投资热点地区。迄今为止,已建成工业企业342家,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排名前500家跨国公司有48家在广州开发区投资设厂,投资国别和地区达29个。近两年,开发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在全国32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前列。目前,广州开发区已进入第二轮创业的新时期,力争到2005年,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一个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工业为主体,以附加值高的智能型第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型经济区域,力争成为广州市和广东省新兴工业的重要基地,成为全国优势明显,特点突出的先进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19.
在青岛开发区建区16周年之际,青岛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审时度势地作出重大决策,指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青岛的明天和希望,是新世纪新青岛的所在,是青岛新的重要的工业基地。开发区有条件成为青岛国际化的新城区和代表青岛的新形象。并明确提出:从现在起,就要毫不犹豫地把经济发展的重心向西海岸转移,把新的经济增长点放在开发区,经过两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将开发区建设成为最具青岛特色的符合国际化现代水平的新城区。在新世纪刚刚到来,全市人民满怀信心实施“十五”计划、青岛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时刻,市委、市政府领导作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非常及时、非常正确的。这一决策对于开发区的发展与腾飞、对于青岛的未来与希望,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1年6月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实行中国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开发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分为综合工业区和管理服务区。综合工业区位于市区南端,毗邻平房工业区,距市区8公里,京哈公路从该区一侧通过,主要发展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电子、汽车、机械加工、办公设备、建材等工业项目,根据哈尔滨市整体规划,这里将成为推动哈尔滨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基地和新型工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