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机电工业》2010,(11):26-26
全球风险咨询企业Krll在18日公布的2010~2011年度《全球反欺诈年度报告》中显示:98%的中国被调查企业在去年至少遭受过一次欺诈行为,中国已经超越2009年位居榜首的巴西,成为企业遭受欺诈行为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一、财务欺诈的形成产生财务欺诈的原因在不同的公司有所不同。在美国 ,上市公司对经营者实行了股票期权激励政策 ,如果公司经营业绩好 ,公司股票价格就高 ,经营者实际得到的报酬就多 ,如果公司经营不好 ,公司股票价格下滑 ,经营者的报酬减少 ,同时还可能失去工作 ,这样经营者就有了强烈的制造虚假财务信息 ,进行财务欺诈的欲望。在我国 ,有的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的标准 ,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公司上市后 ,为了实现再融资 ,或者保住上市资格 ,在经营业绩不佳的情况下 ,往往通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达到目的。会计信息是在真实的经济业务基础上 ,按…  相似文献   

3.
审计诚信文化是构成财务欺诈行为防范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培植审计诚信文化体系,建立起文化层面的防范机制,能够减少和消除财务欺诈行为的生成因子,有效防控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杨华伟 《董事会》2011,(5):26-26
从绿大地欺诈上市的案例可以看出,保荐人完全没有尽到相关义务甚至成为欺诈上市的同路人,对欺诈发行上市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商业欺诈是指经济领域中某些经营主体为了获取短期经济效益和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采取的种种欺骗他人、损害他人利益的欺诈行为。经济领域中各种商业欺诈行为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而受到普遍关注。商业欺诈行为的泛滥一方面反映了经营主体的道德沦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有市场经济存在的诸多制度缺陷。本文详细论述了商业欺诈的经济成因及具体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财务报告结构愈发复杂、商业竞争愈发激烈,上市公司会计欺诈的问题愈发严重。本文结合会计与审计相关理论,以我国进行会计欺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欺诈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会计欺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郑磊 《董事会》2011,(5):24-25
绿大地(002200)欺诈发行股票成为近期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事件之一,根据已经披露的造假情况来看,其涉嫌欺诈上市情节让人触目惊心。新股发行中的欺诈现象再次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欺诈损失的事件特征和数据特征为起点,探讨了我国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收集制度不健全情况下商业银行内部欺诈风险的识别与损失数据的收集方法,并以数据为基础,运用压力测试的一般方法从流程设计和损失模型的选择等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欺诈风险压力测试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李琳 《汽车观察》2022,(7):16-17
高合汽车又“翻车”了。近日,一份关于高合汽车“欺诈销售要求退一赔三”的律师函引发了网友关注。律师函透露,其受50名车主委托,认为高合汽车在向上述当事人宣传、销售Hiphi X汽车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构成消费欺诈。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1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向社会各界公布了针对第五次《商标法》修改的征求意见稿,并明确将“规制恶意抢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本轮修法的重要政策导向。该征求意见稿第八十三条首次引入了“商标恶意抢注的民事赔偿条款”(下称民事赔偿条款),这一立法突破在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引领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欺诈是一种故意提供误导性财务报表的行为。公司当局包括执行董事长、高层经理人员构成了财务欺诈的行为主体。究其动因是他们财务欺诈行为所导致的期望收益大于期望成本,从而给自身利益带来了好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这些国企为了完成上级下达利润考核指标,就有可能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当期利润,以获取业绩和职位升迁。这就是所谓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本文拟探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动因并提出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本世纪60年代末美国率先在州际专用网电话业务中引入竞争机制后,到了80年代,电信业的竞争大潮席卷全球。竞争使得技术飞速进步,供需迅猛增长,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并且价格逐步下降,例如,英国的BT公司资费年均下降4%。我国电信业近年也有质的飞跃,继中国信业之后,1994年7月成立了中国联通公司,1999年3月31日,由上海邮电管理局、上海信息投资公司与美国AT$T公司签署在浦东合资建立了中国国家通信网络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吉通公司,新近中国电信一分为四,网通公司成立,这些行为的出现,使得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机制初步形成,但同时也出现了市场呈饱和状态、 效率低下、价格不合理等问题,甚至于出现了严重损害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合法利益的不公平竞争现象-价格欺诈。这缘于目前我国电信市场缺乏一个良姨的价格政策、法规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董事文化     
《董事会》2011,(4):108-109
《起诉高盛:中国企业当直面金融欺诈》作者:张晓东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1月荐读理由:本书是中国第一本深入分析和研究高盛如何欺诈中国企业的专著。同阴谋论不同,这本书没有揣测、没有杜撰,  相似文献   

14.
何志聪 《董事会》2013,(6):36-37
欺诈上市的万福生科与其保荐机构日前受到处罚。然而人们细究发现,这个号称保荐制度出台以来对投行开出的最严厉罚单,相比帮助洪良国际欺诈上市的保荐机构兆丰资本被直接吊销牌照,  相似文献   

15.
《董事会》2009,(2):20-21
一流的金融欺诈的共同特点是:偷,就要偷得多;骗,就要骗有钱人,他们小会想法设法调查你;做假账,就要自己伪造数字,而不是修改真实的数字。  相似文献   

16.
沃尔玛、家乐福们在中国被逮住了,它们"竟然"使用了一些无良小贩级别的价格欺诈手段!私下里咱们大可以暗笑:做贼也这么没有技术含量?公开的舆论则在追问:为什么外企到中国就变坏?殊不知沃尔玛在中国的形象比在美国还要好些,在美国它是一个廉价品的卖场,  相似文献   

17.
沃尔玛、家乐福们在中国被逮住了,它们"竟然"使用了一些无良小贩级别的价格欺诈手段!私下里咱们大可以暗笑:做贼也这么没有技术含量?公开的舆论则在追问:为什么外企到中国就变坏?殊不知沃尔玛在中国的形象比在美国还要好些,在美国它是一个廉价品的卖场,很多店面弥漫着不太好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商业欺诈、制假造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三鹿毒奶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学历门”事件等负面信息频频曝光,更有一个20多岁女孩子在网上炫富,就将中国最具权威的公益机构——红十字会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各领域频现的诚信危机,已严重侵蚀着当下的中国社会,对社会秩序带来了冲击,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1月13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第八十三条首次引入了“商标恶意抢注的民事赔偿条款”(下称民事赔偿条款),肯定了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不正当竞争属性,填补了商标恶意抢注的民事责任空白,对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着积极意义。但遗憾的是,《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仍然过于笼统,在具体适用时存在一些“灰色地带”。例如,针对如何解决该条款提起的民事诉讼与知识产权行政程序衔接的问题,以及如何确定损害赔偿的具体适用规则问题,《征求意见稿》在规范构建过程中并未给予正面回应。这必然会使得法院在日后的司法实践中难以适从。对此,本文结合我国商标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20.
外刊速览     
《董事会》2011,(7):16-17
中国境外上市公司红色警报 对北美上市中国公司欺诈行为的关注度在不断升级。 过去,在美国和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也曾面对过类似的指控。数量众多的指控引人深思:在北美这个上市监管如此严密的地方依然存在普遍的担忧,那么在香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