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指属于有表决权资本所享有的部分)的差额。通过确认股权投资差额,使投资者的投资成本等于应享有被投资者的所有者权益份额。对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按一定期限平均摊销,计入损益;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通过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调整投资企业的利润,避免虚增或虚减。但在实务中会遇到特殊的股权投资差额…  相似文献   

2.
金龙 《财会通讯》2005,(10):64-64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企业,在进行追加投资行为时,可能会产生新的股权投资差额,对这部分差额的会计处理,根据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初借追借型。即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也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应根据初次投资、追加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分别按规定的摊销年限摊销。如果追加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金额较小,可并入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按剩余年限一并摊销。借: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3.
所谓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企业的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份额的差额。那么,进行股权投资时,为什么会出现差额呢?换句话说,股权投资差额的经济实质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讲,股权投资差额的经济实质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被投资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被投资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都是按历史成本反映的,故其净资产总额也是按历史成本反映的。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物价的变动,技术进步等原因,当投资公司投资时,被投资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已经产生了差额。此时,投资公司就不能再按被投资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投资,而应按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投资,否则,交易就不能成立。二是投资公司的投资成本超过(或低于)被投资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即商誉(或负商誉)。由于被投资公司在地理位置、产品质量、经营特色、员工素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可能存在未确认的商誉。投资公司考虑到商誉的因素,愿意以较大的代价获取被投资公司的股权。相反,当被投资公司存在负商誉时,投资公司的投资成本也会小于被投资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在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而使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至零的,或者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而使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至投资成本以下的,尚未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当期不再摊销,直到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投资企业按分享的份额恢复投  相似文献   

5.
一、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1.差额确认标准不同。按照会计制度及柑关准则的规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庖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不计人损益。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为取得另一企业的股权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应全部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不确认任何由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不同而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也就不存在股权投资差额摊销计入当期损益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一、初始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纳税调整《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对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按权益法核算,并且规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例1:2005年1月1日,甲公司以1 200万元从证券市场购入乙公司25%的股份,当日乙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为4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1 000万元)。则甲公司占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 000万元(4 000×25%), 股权投资差额为200万元(1 200-1 000)。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核算,应区分是借方差额还是贷方差额,借方差额应按一定的期间(不超过10年)摊销并计入损益,贷方差额应作为资本公积。因此,甲公司年初对外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 000万元、——股权投资差额200万元; 货:银行存款1 200万元。年底摊销时,借:投资收益2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20万元。  相似文献   

7.
第一 ,引入了“初始投资成本”概念 ,使有关概念更宜把握和执行 ;第二 ,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期限 ,修订后的准则规定 ,如果合同没有规定投资期限的 ,初始投资成本超过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 ,按不超过 10年的期限摊销 ;初始投资成本低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 ,按不低于 10年的期限摊销。第三 ,对于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 ,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第四 ,针对长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情况 ,明确规定企业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投资准则修订…  相似文献   

8.
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关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笔者认为应注意四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初次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二是追加投资产生新的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三是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涉及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四是股权投资差额摊销产生的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一、主要国家的商誉会计处理方法国际采用的商誉会计处理方式如下表:国际现存的商誉处理方式对表的说明:1.表中“购并差额”是指购并成本超过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此定义也适用于后文中的“购并差额”)2.表中“购并差额是否摊销”是指当购并差额确认为资产后,是否进行摊销。3.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1年6月29日投票,一致通过了第141号准则公告《企业合并》及第142号准则公告《商誉和无形资产》,规定购并差额确认为商誉资产后不再摊销,但须在报告单元(reportingunit)层次上进行减…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即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关于股权投资差额的现行会计处理,笔者认为存在两处不尽合理或不够完善的地方,现提出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商誉的本质及自创商誉的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商誉是企业的超额获利能力,是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个性特征的总和,认识商誉的本质有利于最终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问题。商誉的本质决定了自创商誉的确认面临逻辑悖论,自创商誉的确认无助于增加有用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2.
以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层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是通过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造成过度投资,进而影响到投资与融资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导致激进融资,使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concerns appropriate ways to finance investment in quasi‐public assets, such as those of utilities. Pursuing the principle of charging the user, analogies are drawn with not‐for‐profit investment, dedicated to the service of users. Focusing on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an arguably typical pattern of intergenerational investment transactions is identified and proposed as a financing norm. It is shown that, while an investing generation will always experience a real resource cost, the burden can be alleviated in welfare terms if all new investment is financed by borrowing. Charges or taxes levied for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of assets offer scope for improv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welfare balance.  相似文献   

14.
商誉会计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誉是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通常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商誉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长期积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也有的是外购的。本文认为,只要当商誉有客观的计价依据时,无论其自身形成还是外购都应当确认。  相似文献   

15.
We develop and test accounting-based valuation models for commercial banks. We extend Begley et al.'s framework (2006) and propose a valuation model where goodwill is generated by virtually all commercial and investment banking activities. Key features of our model are: the development of a relation between future cash flows from fee income and the bank value that depends on lending, borrowing and off-balance sheet business; and the inclusion of proprietary investment and trading as value-driving activities. Empirical tests on a sample of Euro-zone banks from 1998 to 2006 provide the following evidence. Unrealised expected cash flows from fee incom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unrecorded goodwill.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revenue from the sale of financial services to banks' income. The contribution of fee income to goodwill is higher for banks with large deposits and new loans. Equity securities are a source of unrecorded goodwill,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with the adop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reduces their valuation role. Yet equity securities remain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unrecorded goodwill after IFRS adop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fair value standards do not fully capture market expectations about future cash flows of investment assets.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的快速增长使资本充足率告急,保险业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也使保险业偿付能力告急。银行业和保险业都急需融资,并都陷入了相似的融资怪圈。本文利用熵值法、动态评价分析法和泰尔指数法,动态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寿险和财险业在2007-2010年间的综合融资能力。数据分析表明,利润是决定综合融资能力的根本因素,利润增长率是决定投资者预期的根本因素。财险业因在样本期间具有较高的利润增长率而具有明显很强的综合融资能力,而银行业次之,寿险业的综合融资能力较差。更为具体的是,银行业因具有持续较高的利润率而具有较强的内部融资能力,寿险业的债务融资能力明显偏弱,财险业因高利润增长率而具有较高的吸引资本的权益融资能力。融资渠道贡献度的分析则表明,这三个行业也存在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权益融资对综合融资能力的影响最大,而内部融资的影响一直较弱。差异分析则表明,寿险业因业务的复杂性而具有较大的内部差异,而银行业和财险业的表现则相对集中。而且,由于市场的调节,资金在各行各业之间能较为自由地流动,故行业之间的差异不大。金融业融资能力差异的主要来源则是行业内的差异。本文最后的结论表明,金融业只有沿着“改善经营—提高利润—增强融资能力”这一路径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脱离“融资怪圈”。  相似文献   

17.
按我国现行规定,企业借壳上市过程中形成反向购买的,若构成业务则需确认商誉,否则按权益性交易处理。若壳公司保留少量业务,上市公司要么确认巨额商誉,要么不得不放弃这些少量业务,使上市公司陷入两难的处境。本文从企业整体价值出发,将借壳方的购买行为划分为取得上市地位的买壳和购买留存少量业务两部分。对于买壳行为,按权益性交易处理,不确认商誉;对于购买留存少量业务的行为,按照购买法确认商誉。对于壳资源价值计量,本文通过对华源股份的案例分析,建议采用协商定价的方法以化解壳公司留存少量业务情况下的壳资源和商誉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财政激励政策对企业投资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激励政策会促使企业选择提升权益性投资比重,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递减倾向。其中,税收返还和财政贴息会显著促进企业权益性投资比重升高,研发补贴则会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升高。进一步以企业融资效率为中介变量进行检验发现,财政激励可以通过提升企业融资效率进而促使企业提升权益性投资比重。因此,在利用财政激励政策工具调节企业投资结构时,应充分考虑企业金融化水平,以避免企业投资结构出现失衡。  相似文献   

19.
靖雅伟 《价值工程》2012,31(28):148-149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成熟的今天,企业之间经济往来变得越来越密切,互相投资、股权置换等行为日益频繁,股权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虽然新会计准则使报表合并更加完善,但大部分都是原则性的规定,仍有许多企业在利用报表合并范围、合并方法的频繁变动进行利润操纵。现从会计报表的不同合并范围及合并方法对利润的影响进行探讨,以寻求会计准则及规范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20.
方为  贺松山 《价值工程》2011,30(16):135-136
经济增加值(EVA)价值评估法是目前在国外比较新的价值评估方法,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是一种度量企业业绩的指标。它的评估流程包括综合分析、财务预测、评定估算,本文指出了EVA经济理论评估模型在运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给出了相关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