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辽宁西部地区两个气象站1954~2015年气象要素变化数据,基于M-K模型统计分析了区域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双层蒸发模型的对区域潜在蒸散发进行时空特征的计算,定量分析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对区域潜在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年尺度上,区域气温上升明显,而日照时数和风速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区域潜在蒸散发和气温、风速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值达到0.617,而与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存在负相关,负相关系数均值达到0.3932。气温和风速较大的区域,其潜在蒸发较大,而相对湿度较大的区域,蒸散发分布较小。  相似文献   

2.
以大伙房水库流域为例,筛选了3种不同气候模式,然后预估了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并评价了气候模式对流域降水和气温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虽然A2、B1排放情景的降水表现出增大的变化特征,然而因温度的提升导致蒸散发量的增大,径流量在整体呈现出降低趋势,降水的补给作用低于蒸散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区域数字高程数据,将区域离散成1km×1km的单元网格,应用双源蒸散发模型构建基于栅格尺度的蒸散发模型,进行区域蒸散发时空模拟研究,并和区域内的实测蒸发皿蒸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栅格蒸散发模型和实测蒸发皿蒸发年相关系数为0.6575,在春季相关性最高,在夏季相关性最低。栅格蒸散发模型可应用于区域的蒸散发计算。蒸散发空间分布主要受到区域高程的影响,和高程分布较为一致。研究成果对于区域蒸散发时空模拟以及无资料地区的蒸散发计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合太子河流域1986—2015年径流、蒸发和降雨数据资料,对径流和降雨变化趋势、蒸发能力利用距平序列变化情况和Mann-Kendall检验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然后对径流序列的突变程度和年份采用Hurst系数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分析;通过将研究期间划分为变化期和基准期利用弹性系数法对气候变量与人类活动造成的径流影响进行定量的分析,并概述了其原因。研究表明:在研究期间太子河流域径流和降雨量表现出递减趋势,而蒸散发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太子河流域径流突变程度为中度变异并发生在1992年;太子河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径流变化率分别为32%和68%,由此表明引起该流域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为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5.
文章引入改进的IDW模型,将改进的IDW模型用于辽宁中部区域蒸散发空间插值研究中,解决无资料地区蒸散发资料插值移用的问题,并结合区域实测蒸发皿蒸发数据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IDW模型在区域蒸散发的插值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IDW模型由于引入变差函数对距离权重进行修正,在蒸散发插值精度上好于传统的IDW模型,插值计算的年尺度蒸散发和实测蒸散发的提高0.31,绝对误差均值缩减101.6mm;在月尺度上,插值精度低于年尺度,绝对误差缩减7.8mm;区域蒸散发空间分布总体上受高程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对于区域蒸散发插值技术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蒸散发和入渗补给系数是水稻生长需水影响的两个关键指标,且均和降水密切相关。为测定这两个指标和降水之间的关系,文章结合观测试验方式,确定了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埋深时水稻入渗补给系数和次降雨量的关系线,并对水稻整个生长期的蒸散发量进行试验测定,明确了不同生长期、不同埋深下的蒸散发量。研究成果对于水稻作物需水分析及节水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蒸散发耗水的准确估算,利用多个气象站点实测数据,结合MODIS和Landsat 8等多源遥感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利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发的ETWatch模型对吐鲁番市2019—2021年度蒸散发耗水进行估算,同时与当年农业用水总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昌区和221团呈现对数相关,拟合优度R2分别达0.80和0.79,鄯善县和托克逊县拟合优度R2分别达0.40和0.37,表明在下垫面土壤和作物类型不太复杂的情况下,该模型估算蒸散发耗水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及开发利用的分析,找出引起山区产水量及流域下游来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结果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于桥水库流域长系列降雨和径流资料,对流域降雨和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流域降雨和径流年内、年际间变化较大,多年平均径流量明显呈衰减趋势,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径流量衰减更为严重。从流域降雨量、用水量、下垫面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径流量减少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云顶温度与象素点降雨的统计关系,并利用卫星信息在地面雨量站点间进行雨量插值,可实现卫星遥感的降雨监测技术的应用。文章依次按照定标、大气订正、空气温度、总辐射量以及显热通量等过程进行计算完成基于气象卫星的实际蒸散发计算。建立基于卫星遥感的水资源监测预报模型,对辽宁省水资源监测进行模拟预报。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太子河流域9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2000—2019年5类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对流域水质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污染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COD和氨氮浓度递减趋势明显,通过90%显著检验水平,其他指标总体变化较为平稳.太子河上游断面水质总体好于下游,从上游到下游沿程水质状况逐步恶化.氨氮和COD是太子...  相似文献   

12.
根据北洛河近6a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北洛河水体水质变化趋势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对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的比值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为全面、准确掌握北洛河流域水体质量提供基础资料,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北洛河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风峪河流域沙河段特点并结合现有资料及流域下垫面情况,探讨流域产汇流常用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应用于风峪河流域沙河段实际洪水作业预报,对该流域防洪调度、防洪减灾和水量资源合理利用等具有决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真空蒸镀是在高真空环境中,将蒸发材料加热至蒸发温度蒸发后而冷凝在要镀膜的基体上的过程。真空蒸镀工艺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不同形状、不同基体材料境面的制做;各种装饰装修材料的美化,优质包装材料的加工生产等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蒸镀技术已有了明显的提高,蒸发材料及基本材料也有了更广泛的选择和应用,蒸镀设备也从简单小规模型式向具有更高生产能力和加工更大面积基体材料型式发展。在大面积蒸镀时,要保证质量,达到各处蒸镀材料沉积均匀、细密一致,应通过设备及工艺的改进提高来实现。本文将简要介绍一种我们自行研制的一种大型蒸镀设备,此设备在科研及生产中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辽西小凌河流域团山子、缸窑口、锦州、边沿子、乌金塘5个水文监测点的数据,探究了小凌河流域需水量的分月计算方法和思路,揭示了小凌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在不同时间的分配规律,得出汛期小凌河流域的需水量最大的结论。依据需水量取值最大原则,给出小凌河流域的生态需水值,确保流域各个河道的需水量均能满足要求,同时为其他流域的生态需水量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宇  于渤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2):98-100
松辽流域是我国三大流域之一,水能资源丰富,针对当前流域内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论述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和作用的基础上,研究了流域水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流域水资源的生态资产价值、流域水资源开发生态后果及其生态资产的经济评价方法。流域水资源生态资产评价应根据不同流域、同一流域不同河段水资源主要功能,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状况等,选择或使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梁寅娇 《水利技术监督》2024,(5):109-110+134
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物理模型在处理水生态系统中的复杂关联时存在一定局限性,为准确进行流域水生态预测,研究以汾河流域为背景,建立灰色模型对汾河流域2023—2033年间水生态安全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捕捉汾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和非线性特征。通过合理控制压力、改善状态以及积极响应,可以提高山西汾河流域的水生态安全水平。研究结果对流域水生态安全管理和评估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改进的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MK)方法进行序列趋势检验时,因考虑了时间序列自相关性的影响而使结果更趋严格。文章采用MK法及改进的MK法对新疆车尔臣河流域1957~2011年及2015~2050年作物蒸散量ET_0和相关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957~2011年和2015~2050年研究区ET_0呈下降趋势,但其显著性各异。ET_0的趋势特征对于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区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和防灾抗旱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子牙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和用水结构的基础上,决定在用水占比最大的农业方面开展节水研究。利用虚拟水方法筛选出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高耗水与节水品种,通过调整品种间种植面积并结合虚拟水贸易,计算可节约水资源量,达到缓解流域水资源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