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结合北口前和邢家窝棚水文站站近60年的降水、径流数据对浑河中上游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及其周期性演变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游年径流量均值为上游径流量均值的4倍,中上游年径流变化趋势较低;中游邢家窝棚站冬季降水增加显著,平均+4mm/a,其他各季节变化显著性较低;中游在冬季受降水增加影响,径流增加趋势显著,平均+5.5×10~5m~3,其他各季节变化显著性较低;中上游年降水整体呈现10~20的变化周期,而年径流量变化周期则为5~10年。  相似文献   

2.
为了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Budyko-Fu模型、水文模拟和气候弹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预比处理期滦河流域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和径流量均减小,根据SWAT和SIMHYD模型,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径流下降都有重要影响,人类活动比气候变化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原油贸易交接计量中,我国一般采用吨等质量单位。在国外原油贸易交接中则采用体积单位,典型的有桶、加仑、升和立方米等。因原油的体积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贸易交接中必须是在标准条件下进行。我国原油交接的标准条件是: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20℃;美国的标准条件是: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60°F;国际单位制规定的标准是: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15℃。由于使用了标准条件,原油的体积就可以看成是保持不变的量,石油贸易者就可以进行正常的交易。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现场勘察及模拟试验分析法,对赣江流域某人为堆积土区进行了堆积时间、坡度、冲刷强度以及覆盖度等不同影响因子下的径流和泥沙流失特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和产沙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产沙率均随时间呈减小趋势,有覆盖度情况下相同时间段内的累积产沙量要远小于无覆盖度下的累积产沙量,冲刷强度达到700L/h后,产沙量明显增大。研究结果对于该地区的水土流失整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于桥水库流域长系列降雨和径流资料,对流域降雨和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流域降雨和径流年内、年际间变化较大,多年平均径流量明显呈衰减趋势,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径流量衰减更为严重。从流域降雨量、用水量、下垫面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径流量减少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不同类型透水铺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降雨-径流效应影响,结合小区观测试验和模型计算的方式,定量分析6种不同类型透水铺砖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降水量条件下(5、10、20、25a一遇),各透水铺砖总体透水性能为生态砂基透水砖彩石环氧通体透水砖聚合物纤维混凝土透水砖彩石复合混凝土透水砖普通透水砖混凝土透水砖。除混凝土透水铺砖外,各透水铺砖对区域现状产流区径流量的削减率在28%~57%之间。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了解不同水土保持干预措施下土壤侵蚀问题,针对不同土壤状况,研究采用标准侵蚀试验。文章通过对坡面径流、土壤损失量、产沙量及排水流量进行分析,重点评估了不同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流失和侵蚀的影响。试验表明:与未干预相比,采用水土保持干预措施后,径流量下降了22%,流域产沙量整体保持较低水平。不同的干预措施,土壤损失量有显著不同。在水土保持干预措施下,排水量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加,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下降。研究为土壤侵蚀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的演变特征,文章通过自动边界检测算法与人类监督相结合的交互式技术,对黄河三角洲的年径流量、输沙量、海岸线迁移及形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气温升高和人类活动导致黄河流域的年降水量总体下降,而小浪底水库的运行,显著提高了径流量和输沙量,且随着三角洲的面积减少,河岸线的长度逐渐增加。研究结果为流域治理与防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坡地径流和泥沙的影响,文章通过径流小区进行试验,对年降雨量引起的径流和沉积物变化、径流-产沙关系及其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GS(草带)和LT(水平梯田)措施防治红壤坡地水土流失效果较为明显,单位径流量、产沙量显著下降,减沙效果明显。研究结果为水土保持治理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大洋河沙里寨站1956—2019年泥沙径流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小波分析、M-K检验和T检验法,揭示沙里寨站径流泥沙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表明:沙里寨站的输沙量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径流量的下降趋势不显著,其中2006年和2009年为输沙量、径流量突变时间点;年输沙量与年径流量的小波分析显示,变化主周期为20~24年;年径流量可以分为3个多水周期、3个少水周期,而输沙量可以划分为2个少沙期、2个多沙期;水土保持工程、人为采砂、水库拦沙等人类活动是输沙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环境变化对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的影响,对气相色谱法检测气体时产生检测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严格控制检测时的环境变化,可降低检测误差。在不超过标准曲线温度±3℃、气压±1kPa的情况下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2.09%以内。进一步计算了相对误差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建立不同的标准曲线,并确立了3种标准曲线,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太子河流域1986—2015年径流、蒸发和降雨数据资料,对径流和降雨变化趋势、蒸发能力利用距平序列变化情况和Mann-Kendall检验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然后对径流序列的突变程度和年份采用Hurst系数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分析;通过将研究期间划分为变化期和基准期利用弹性系数法对气候变量与人类活动造成的径流影响进行定量的分析,并概述了其原因。研究表明:在研究期间太子河流域径流和降雨量表现出递减趋势,而蒸散发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太子河流域径流突变程度为中度变异并发生在1992年;太子河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径流变化率分别为32%和68%,由此表明引起该流域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为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响水河水库,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其固定时间区域中降水量,将其干旱级别分成丰年、平年和枯年等典型年系列;采用多变量自回归模型构建多站径流随机生成模型确定相应典型年系列年径流量,利用递推算法求解模型参数,降低模型参数运算量;考虑响水河水库生态资源调度,以响水河水库泵站提水流量约束、水量平衡以及库容等常规约束与生态流量约束作为随机径流模型约束条件。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有效模拟响水河水库的年径流序列,模拟误差低于2%。  相似文献   

14.
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将对地表水文过程产生影响。依据秃尾河流域气象站点和水文站的监测数据,利用多年Landsat遥感数据解译出植被及土地覆盖的变化情况。得出降雨量对NDVI值的大小呈正相关影响,而随着1998—2015年NDVI值逐年增高,径流量却逐年降低,二者之间呈现出负相关趋势。说明植被覆盖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域的径流量。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碧流河茧场水文站1971—2019年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对其水沙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站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现递增变化,在夏季距平率最高值分别达到146.82%、225.11%;水沙模比系数呈现先递减后递增变化,水沙丰枯转折年份为2000年,水沙变化的主因为降水量变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凌河冬季融雪径流的特点,运用SRM模型模拟大凌河流域的融雪径流,分析该模型在大凌河流域融雪径流模拟的适用性。此外,设定2种气温变化情景模式(气温升高2℃和降低2℃),定量分析不同气温变化对流域融雪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RM模型在大凌河流域的融雪径流模拟精度较高,模拟的径流深相对误差小于10%,确定性系数达到0.85以上;气温升高2℃,大凌河融雪径流增加17.7%,气温降低2℃,大凌河融雪径流相应减少12.1%。研究成果对大凌河流域的融雪径流模拟及气候变化下对流域融雪径流影响定量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蚌埠站85年年径流量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分析,探讨淮河干流径流演变的近似周期性,可以识别淮河径流变化规律。小波分析表明蚌埠站水文站年径流序列主要存在4个尺度的周期变化,不同时间尺度下周期信号的强弱在时频域中的分布具有较强的局部特征,以9年、17年尺度的周期变化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左明振 《化工管理》2022,(24):26-29
分析丙烯酸正丁酯在不同条件下产生迁移后对水性胶黏剂的安全性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水性胶黏剂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比较分析不同萃取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以及加盐量对丙烯酸正丁酯萃取效果所产生的影响,重点是统计丙烯酸正丁酯在不同模拟物中迁移量的变化情况。将铝箔以及聚丙烯膜制备成水性丙烯酸酯胶黏剂,并形成铝塑复合膜,分析不同温度以及蒸煮条件下,丙烯酸正丁酯的迁移规律。在所有工况中,丙烯酸正丁酯在不同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均是以乙酸>乙醇为主要结果,紫外处理对丙烯酸正丁酯的迁移不会产生明显影响(P>0.05)。不同温度状态下,丙烯酸正丁酯迁移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80℃、100℃的条件下,迁移量会随着蒸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平衡状态下的最大迁移量为32.6±3.7μg/kg。以上实验数据分析为水性胶黏剂中有害物质在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性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变差系数、极值比、滑动平均法、距平百分率及累积距平曲线等方法对茧场水文站1971—2017年径流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茧场水文站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具有较显著的丰枯交替特征,枯水年出现频次略多于丰水年,平水年出现频次较少,不到1/10;径流年内分配不均,80%以上的径流量分布在汛期,径流年内分配过程线呈单峰型,陡涨陡落;月径流相对变幅较大,在6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烟用接装纸在卷制环境条件(温度25℃±2℃,湿度65±3%)下,存放不同时间对其物理指标和上机使用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