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随着国际化战略的风生水起而日趋繁盛,顺利完成企业的海外并购从而达到利益和资产的双重壮大势必影响企业的未来效益和命运。2010年8月,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当时震惊全商业的海外并购,也是目前研究我国海外并购最经典的案例。通过对其进行详细解剖,分析海外并购带给企业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海外并购过程中的启示,这将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研究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钊 《商场现代化》2009,(27):21-22
近年来,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和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TCL和万向集团近年来的跨国并购实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企业有效利用跨国并购这一战略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海外并购实施国际化战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海外并购比例逐渐增加。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海外并购不成功的案例,其中盲目定价是主要原因。针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定价的困境,本文梳理总结了海外并购定价的理论与方法,并结合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践,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定价问题,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如何在市场中突围,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国际化的角度,指出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良机,通过出口、海外设厂组装、海外并购、海外合资和独资的方式进行国际化,并在设立海外人才中心、海外研发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和分销网络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使自主品牌快速出海,在国际化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5.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和目标选择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金融资本集聚和国际化的深入,我国的金融服务也必然会呈现出跨越国界的趋势,而并购为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集中提供了有效途径。面对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银行掀起的一次次银行跨国并购浪潮,中国的金融业如何把握这种发展机遇并迎接国际化竞争的挑战,是一个充满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命题。面对在当今全球金融市场上的机会与风险,中资银行如何根据未来的战略发展抓住有利时机,选择合适的并购目标进而提升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成为当前中资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结合当前中资银行发展的现状特点,在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和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后对中资银行选择并购目标策略做初步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当前企业经济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形成国际化经营,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并购已经屡见不鲜。相对来说,跨国并购是企业整合国际化资源,同时扩大海外规模与经营范围的重要资本运作方式。因此我们以三一集团的并购案例来展开研究,剖析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并给予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宇伦 《现代商业》2014,(6):149-149
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来了良机,但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仍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困难,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本文首先从政治、法律以及财务三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的风险;然后,针对以上风险,并结合中国企业实际,具体提出了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应对策略,以期能够降低企业的海外并购风险,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并购重组一直是企业实现国际化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而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更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新案例:中海油服并购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WO、中化国际并购GMG公司,中联重科并购弘毅投资,中国平安并购富通、工商银行并购南非标准银行以及中国移动并购巴基斯坦巴科泰尔(Paktel)公司,具体说明危机之下的中国企业如何利用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并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风险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而经济衰退往往促使企业间的并购行为上升,从而对经济格局和市场秩序进行调整和优化.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廉价的机会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若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做大做强,必须对自身的国际化战略进行调整.并购具有两面性,尤其是海外并购,见效快但是风险也高,如何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这是我国每个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宋巍 《北方经贸》2006,(8):23-25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地球村”的逐步形成,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如今中国企业国际化主要表现为“海外并购”的形式,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存在着一些问题。事实证明企业并购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源因素,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并不乐观。虽然中国人力资源的总量多,但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偏低,从而导致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的困难。要想缩小中国人力资源状况对企业并购的影响,中国企业则要注重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企业并购后人员的整合及并购企业双方的文化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企业选择到海外进行并购已经成为这些企业进入或扩大海外市场,扩大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一种必然选择.但并购中面临着各种形形色色的风险,这些风险增大了成功的不确定性.认知风险,防范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海外并购不可轻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的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可以倚仗的最大财富,也成为中国企业可以完成海外并购的最现实的背景。倘若中国企业不能在核心技术或自主研发上有快速提升,许多民族产业在外资压力下,将面临全线崩溃的危险。于是,海外并购与海外扩张成为一批中国企业获取核心技术的最新选择。然而,其代价十分昂贵。并购七七定律说: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其中70%的并购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对海外经验尚且缺乏的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成功率可能更低。中国企业当然知道其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范围内行业竞争的加剧,跨国并购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向是正确的,这是国际化的必经之路,但也是一条艰难之路。本文针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陷阱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方式。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产权较为清晰、有国家强大经济实力支持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生力军。然而,由于民营企业的跨国并购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的障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出发,提出了民营企业跨越并购障碍,成功进行并购的措施,并对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跨文化整合的困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频率越来越高、金额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并购为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带来机遇,但同时企业并购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投资行为,企业跨国并购与并购国内企业相比,操作程序更复杂,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更大,因此风险也更大.本文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外并购已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国际化经营目标的必选途径。然而,因外部因素及自身问题不利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较低。本文在对外部影响因素及内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海外并购风起云涌,并购数量和交易规模都呈现出上升趋势。然而由于海外并购经验的不足以及缺乏相关的国际并购的人才,导致海外并购屡屡受挫。并购交易的达成只是并购的开始,日后的经营管理又会出现中国企业水土不服的现象。有鉴于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应充分借鉴他国经验,积极培养国际化人才,政府应该配合企业做好宣传。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较为活跃的组成部分,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与技术的进步,企业的技术创新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公司内部的技术创新,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国外技术既有助于加快我国创新型企业国际化进程,又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差异,海外并购的风险明显高于国内的并购行为。众多的海外并购案例显示,财务风险直接影响创新型企业海外技术并购的成败。通过选取华为海外并购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其海外技术并购成败经验,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我国创新型企业进行海外技术并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选择海外并购的方式走向国际化。本文从战略的角度对明基收购西门子全球手机业务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接着从财务视角对该案例失败的原因进行了透视,以期为其他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