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于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但是属于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却寥寥无几,这无疑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本文简单的回顾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现状,总结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本土奢侈品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国奢侈品市场飞速发展,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但是,在中国奢侈品市场中活跃着的奢侈品牌几乎全部为国外品牌,发展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成为目前奢侈品市场的主要任务。国外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已有20余年,多数国际知名品牌这些年活跃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发展历程也极具代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4R理论及其应用,并对中国奢侈品市场近2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并归纳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征,并用4R营销理论分析了中国奢侈品市场中的常见营销策略,并以此为基础为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奢侈品市场在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可能的同时,也正面对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品牌的尴尬。打造出中国本土品牌,已成为中国奢侈品行业的生死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奢侈品市场在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可能的同时,也正面对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品牌的尴尬。打造出中国本土品牌,已成为中国奢侈品行业的生死抉择。  相似文献   

5.
刘铭 《商场现代化》2010,(20):39-40
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也需要拥有一批本土奢侈品品牌。本文通过研究奢侈品的营销现状,进而对奢侈品如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得到一些关于建立奢侈品品牌的相关对策与建议,同时为现有奢侈品品牌的管理者提供方向与加强品牌营销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奢侈品市场在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可能的同时,也正面对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品牌的尴尬。打造出中国本土品牌,已成为中国奢侈品行业的生死抉择。  相似文献   

7.
李春雪  张舒泽 《中国市场》2011,(6):86-86,1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已经跨入了奢侈品的消费行列,但是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却极其缓慢。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概况,接着总结出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本土奢侈品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夏欣欣 《中国市场》2011,(23):144-145,159
我国已进入奢侈品的消费大国,然而在中国如此巨大的奢侈品市场上,充斥着众多的洋品牌,从中却难以寻觅本土奢侈品品牌的身影。本文首先分析了奢侈品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营销方式,比较了国内外奢侈品品牌,指出了我国奢侈品品牌的弱点,并在此基础了得出了打造我国奢侈品品牌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波 《现代商业》2013,(28):95-96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千万、亿万富豪大批涌现。促使我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总额迅速攀升。世界奢侈品的消费中心开始慢慢向中国转移了。但是作为未来奢侈品消费中心,我国的本土奢侈品牌却严重缺位于国内外奢侈品市场,相比较于我国的消费能力,这是完全不对称的。现在欧美等奢侈品牌大国,经过金融危机都处于经济不景气的状态,他们的奢侈品企业也危机重重。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我国本土奢侈品的创立和发展创造了可能性。本文通过对我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潜力和瓶颈进行研究,结合相关权威资料和国内成功案例总结出了我国发展本土奢侈品牌的途径,并设计出了适合我国本土品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贺 《中国电子商务》2013,(23):192-192
奢侈品是世界上最高级的消费品,对每个人来说,奢侈品是成就与财富的一种褒奖商品。中国已成为奢侈品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并且已经名列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而与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的高速发展相比,中国本土奢侈品的发展还显得竞争力不足。因此,了解世界奢侈品市场,制定适合中国本土企业的营销策略显得十分急迫。本篇希望通过分析奢侈品的消费人群及中国奢侈品行业的发展现状来得出本土品牌营销寰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逐步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随着奢侈品市场日渐成熟,一种介于传统奢侈品和大众商品的新奢侈品开始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不多。本文以新奢侈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为理论基础,选取本土艺术生活类品牌野兽派花店进行案例分析,对其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并对目前市场中新奢侈品营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奢侈品品牌的经营者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丰久成 《商》2014,(33):101-101
目前,在我国市场绝大多数的奢侈品牌都来自国外,本文对西方奢侈品品牌的发展之路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为我国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提供借鉴,并结合竞争日渐白热化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分析,以4P理论为依据,为本土自主奢侈品牌的发展设计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国际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意味着国际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市场上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奢侈品的价值衡量标准、目标消费群体等都与一般商品不同,因此,奢侈品品牌的营销管理也需要特殊对待。本文以成功进入国际奢侈品行列的意大利服装品牌Giorgio Armani、法国珠宝品牌Cartier、瑞士手表品牌Patek Philippe为例,描述其占领国际市场的发展规律,以为中国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为鉴。  相似文献   

14.
佚名 《现代商业》2012,(31):30-33
发展我国奢侈品行业,使我国的奢侈品行业走上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之路,在国际奢侈品行业占据有利地位。使本土奢侈品牌得到国际公认近年来,我国奢侈品行业的市场发展迅速,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充分利用我国奢侈品市场强大的需求动力,努力在品牌管理,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等不足方面多下功夫,积极发展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努力打造中国奢侈品品牌,发展我国奢侈品行业,使我国的奢侈品行业走上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之路,在国际奢侈品行业占据有利地位。使本土奢侈品牌得到国际公认。  相似文献   

15.
《新财富》2008,(2):108-111
目前奢侈品业各大子行业的渠道铺设路径出现了较大分化。在钟表和钢笔等中国产品缺失的领域,国际巨头运用更为准确的市场和文化定位“精准推广”;而在烈酒、珠宝和服饰等中外产品共存的领域,奢侈品巨头开始布局中国本土“奢侈品”。这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成为培育本土奢侈品牌的沃土,本土企业缺的是国际奢侈品巨头运作品牌的经验与手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奢侈品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并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奢侈品多以国外品牌著称,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几乎没有,这对中国设计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就奢侈品市场的现状和国内潜在的奢侈品牌进行分析,力求带给中国设计师一些启示,推动中国奢侈品牌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态势极佳,国外的奢侈品牌如今都纷纷迁入,力图抢占一席之地。2005年发表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高级时装、饰品以及其他奢侈品的第三大消费国,占全球销售额的12%。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奢侈品仍旧是陌生的。奢侈品的诉求点是什么?中国本土奢侈品与国外奢侈品的差距在哪?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奢侈品品牌的成功营销经验,希望能够为我国奢侈品品牌的营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Lv(路易·威登)、Dior Homme、江诗·丹顿、法拉利、阿斯顿·马丁、轩尼诗、阿玛尼、香奈儿等这些闪耀着夺目光环的名称,业界人士、富豪贵族、高级白领等这些国际顶级奢侈品品牌的消费者们对它们并不陌生,甚至如数家珍。高档箱包、华服名车、洋酒珠宝、高档化妆品这些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望之兴叹,不可企及的商品或服务,是真正的奢侈品。最近的三四年时间里,在西方奢侈品市场一片低迷的形势下,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却风声水起,一片热闹景象。世界各大奢侈品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能力让各大奢侈品商家震惊,他们看好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几乎所有的世界奢侈品品牌专卖店、旗舰店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一线城市崛起。这似乎让我们感觉到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时代已悄然来临了。究竟何谓奢侈品与奢侈品品牌?如何看待中国不断增长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和消费趋势以及中国如何培育本土奢侈品品牌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中国奢侈品的消费主体正处在从暴发户群体转变为高知识富裕群体的历史时刻。本研究以中国大陆高端消费者为对象开展量化研究,自主开发了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量表(LCPVS)并通过实证研究对量表进行了验证;通过洞悉中国消费者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的构成要素,构建了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模型,为国际奢侈品牌和中国本土奢侈品牌进行营销策略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国外奢侈品品牌长久规模性的占领着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但是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和消费认识的提高使国外奢侈品不再那么炙手可热。本文通过描述奢侈品的特征和本土奢侈品的发展近况,并分析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现阶段本土奢侈品的发展环境,给出了政策建议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