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及发展,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从1998年开始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连续数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现行的货币政策已成为影响林业资金投入、林业生产成本和林产品价格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直接影响我国木材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均衡价格.(作者单位:陈红岳喜华东北林业大学韩哲英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VAR模型,从利率以及货币供给量两个角度分析从2008-2017年货币政策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M2和长期贷款利率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具有着持续均衡的协整联系,货币供给量M2与房地产价格呈正相关关系,长期贷款利率与房地产价格呈负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M2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贡献程度大于长期贷款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贡献程度。针对实证分析结果,对于如何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其中,货币供应量是供给总量性指标,利率是价格信号性指标。在我国,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信贷规模一直是我国央行的主要中介目标,直至1998年信贷规模指标被取消,货币供应量成为我国央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经历了从利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回到利率的过程。下面本分别分析金融创新与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影响,然后探讨其对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其中,货币供应量是供给总量性指标,利率是价格信号性指标.在我国,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信贷规模一直是我国央行的主要中介目标,直至1998年信贷规模指标被取消,货币供应量成为我国央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经历了从利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回到利率的过程.下面本文分别分析金融创新与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影响,然后探讨其对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所谓木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是指其供需特点与供需数量以及供需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木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是通过市场达到均衡的。当木材需求大于供给时,木材价格将会上升;当木材需求小于供给时,木材价格则会下降。木材产品市场的一切交易活动和价格的变动都受到这一规律的支配。而在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木材产品的供求均衡固然离不开供求规律的作用,但从木材供需本身的特点出发,寻找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途径,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进行指导,则是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木材作为一种资源性商品,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其均衡价格单纯地由供给与需求决定。以胶合板期货为对象,运用VAR模型对其与几种主要金融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木材价格近年金融化程度加大,并且美国CME木材期货价格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其影响最大,之后依次为消费物价指数CPI、广义货币供应量M2、原油价格、利率等变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加强监管以减少投机资本冲击、加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系和提高国内木材供应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资产存量的增加,资产价格的波动对货币政策制定和运行提出了诸多挑战。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作为我国资产价格的代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股票价格如何影响货币供给,肯定了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和在央行制定货币政策中的作用,因而货币政策必须密切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需求和供给是决定林业生产的两个主要方面,对需求和供给的准确预测,可以使我们掌握木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自觉运用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主动地调节市场,指导木材生产和消费。由于需求和供给对林业商品生产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木材需求和供给的研究,1986年,瑞典林业经济学家斯泰罗曼(STYRMAN)等,根据联合国有关35个国家的资料,在科学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源、价格和国民收入等最基本的自然和经济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木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积极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从货币政策方面来讲,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率、发行央行票据等手段,加大流动性的收缩,加强信贷资金的管控,总体上呈现出资金供应从紧的局面。与此同时,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风险被高度关注,针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的清理整顿工作持续进行,银行从总体上减少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贷款,使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环境,由前几年受银行"热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率市场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中央银行根据现实经济环境.经济政策要求通过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利率政策来影响和促使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利率改革已成为国内金融业的研究主题。根据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会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精神。”我国利率市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  相似文献   

11.
尽管人们在木材的长期供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木材市场动态模型方面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木材市场的动态模型。在充满竞争的木材市场流通过程中,必须根据木材市场洪求变化随时对林分进行调整。调整的过程受到供求变化时的最初价格、长期的渐变价格、采伐林龄及采伐强度的影响,林分调整的结果,是使其达到按 Fanst-mann 轮伐期进行经营管理的新的稳定林分。  相似文献   

12.
央行加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全面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为此人民银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截至2007年12月20日,央行先后10次上调存贷款利率。2008年上半年,央行虽没有采取加息的货币政策,但有专家称,下一步货币政策组合或面临调整:由上半年的“快升值、快升准备金率”可能被“缓升值、加息”所取代.本文就央行的加息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浅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作为经济的监管者和调控者,要靠货币政策,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一般情况下,不管哪种货币政策工具,都要通过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指标。但是,中国的利率机制并没有放开,完全是由央行的基准利率执行的。所以,研究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各项指标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可以通过上调存贷款基准金利率来收缩流动性;反之亦然。本文从利率与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运用货币政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具体的传导渠道和途径主要有: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信贷渠道、汇率渠道。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虽然已开始由单纯的信用渠道向信用、利率、汇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多渠道过渡,但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因此对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一、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理论分析1、信贷渠道理论的发展。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了极端凯恩斯主义的信贷可获性。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市场存在缺陷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情况下,斯蒂格利茨等提出了均衡信贷配额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原木进口国别结构与木材资源安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森林资源从蓄积总量、人均占有量、林种、林龄结构等方面决定了木材供给能力有限,中国原木的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但依赖国际市场少数主要来源国的资源供给对于中国资源安全和整个林业产业安全是不利的。应该重视国际间限制原木出口的关税调整以及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努力贯彻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规划,通过可持续发展林业应对木材资源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调节社会总需求,控制货币供给,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直接或间接的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处于稳健偏宽松的状态,那么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到底如何,本文将从博弈论视角对货币政策对货币传导机制影响的有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利率市场化是指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水平,使利率在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作用下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进行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本文将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现状入手,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农发行的综合影响,并提出农发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新时期生态建设、市场对木材的新需求、调整农户的就业结构、解放农村生产力等方面分析了转变我国农村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转变我国农村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育充分竞争的木材收购市场,通过资源抵押解决林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建立完善的林业保障体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培育和拓展新产业,扶持林业龙头企业,让农民成为山林的真正主人等。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明确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由市场供应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利率改革必将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实施的以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为突破口的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既给农村信用社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给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防范风…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货币政策也从无到有,并通过运用各种货币工具,在紧缩性与扩张性的实施中不断地调整、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针对2007年我国经济过热等问题,我国实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针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当前,金融海啸愈演愈烈,已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回顾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历程,介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概括了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