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强  刘子玉 《农村经济》2002,(12):84-85
一、自然生态因子的影响考虑农业生产力形成的机理 ,农业生产力受光、温、水、土等生态因子及作物截光特性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它是从光合潜力开始 ,然后逐步衰减计算 ,用公式表示如下 :Pa=0 12 3Q·T·W·S式中Pa 为农业生产潜力 ,0 12 3为由总辅射换算成光合潜力斤 /亩干物质的系数 ,Q为总辐射量(卡 /厘米2 ) ,T ,W ,S分别为温度、水分和土壤有效系数。上式还可转化为 :Pa=Pf·T·W·S =PT·W·S =Pw·S式中 :Pf 为光合潜力 ,PT 是光温潜力 ,Pw 是光温水潜力。1 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特征为了计…  相似文献   

2.
一、贵州主要粮食作物的增产潜力 作物生产潜力的种类较多,按引入的限制因子来分,有光合、光温、气候、气候灌溉、气候灌溉土壤等,每一种潜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不同。其中:光温生产潜力是指作物在水分、土壤、肥力、农技水平等条件均保持适宜状态时,由太阳辐射和温度决定的作物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它是在最优管理条件下的作物在某地可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上限;气候灌溉土壤生产潜力是在目前的气候、灌溉、土壤条件下,作物单位面积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河西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也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最集中的地方,由于长期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这一矛盾的激化。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甘州区为例,来探讨该区土地潜力,通过应用生产潜力模型,并结合统计资料,建立了绿洲农区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和指标体系,通过应用气候(光温水)生产潜力模型和气候-土壤生产潜力(自然生产潜力)对该区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评价。希望研究对于绿洲农区合理、有效、可持续的利用土地资源,使其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远期可能有一倍的增产潜力 对资源与作物生产力的科学估算是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区域开发规划与商品基地选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生产归根结蒂是植物生产,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而耕地资源则是这个过程的载体和参与者。研究耕地资源生产潜力,对于我们科学发展农业,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仅从耕地资源的自然生产力及现种作物种类的适宜性诊断方面,对耕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土地潜力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评价是估价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宜性的过程,根据土地评价的目的和任务不同,土地评价可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土地潜力评价作一概述。 土地潜力是土地用于一定方式或在使用一定管理实践方面的潜在生产能力,它是土地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土地潜力评价是对土地固有的潜在生产力的评价,它不仅涉及气候要素的生产潜力,而且也包括土壤生产潜力及其它要素的生产潜力。但是,影响土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养分循环的主要生产性因子是气候和土壤。所以,土地潜力评价主要集中在对气候和土壤要素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农业生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农业生态存在10大问题:1.人地比低;2.生产力低;3.水土流失;4.肥力下降;5.灾害频繁;6.结构单一;7.利用率低;8.中低产田多;9.生产条件差;10.森林覆盖率低。为了开发红黄壤资源,提高南方红黄壤地区生产力,挖掘其生产潜力,必须保护和维持本地区的农业生态平衡,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1.优化耕作制度,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2.建立高效农田;3.建设庭园经济;4.大搞生态农业;5.增加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8.
对《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土地利用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计算方法,很可能使土地利用系数失真,并由此造成人为的土地等级差异。科学概念的土地利用系数应是指当地正常投入水平下作物实际产量与当地该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即土地的光温水土生产力之比。为保证农用地赋税公平合理,鼓励土地投资和集约化经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科学、公正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9.
作物的生长、生殖和产量的形成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条件对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当作物与环境充分适应协调时,才能达到最高产量。因而科学地分析环境资源的生产潜力,找出各种环境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对于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不断提高作物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临沭县农业主要环境资源概况(-)光太阳光辐射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1901—2000年哈萨克斯坦24个代表气象站点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Thortwaite Memorial、Miami模型估算气候生产潜力,并运用气候倾向率、M-K检验以及ArcGIS空间插值等方法对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901—2000年哈萨克斯坦气候生产潜力总体表现为增长趋势,不同时段气候生产潜力差异明显,相对于其他研究时段(T1,T3),T2(1936—1970年)时段气候生产潜力及增长速率最大,并且水热匹配状况最好;(2)哈萨克斯坦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地域性明显。YP(降水生产潜力)和Y E(蒸散生产潜力)总体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YT(气温生产潜力)表现为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气候生产潜力高值区主要位于天山北麓及东部山区的河谷地带,低值区位于西部和南部荒漠区;(3)气候生产潜力对降水更为敏感,当气温保持不变,降水量增加(减少)10%、20%,YE将增加(减少)9.6%、19.94%。[结论]哈萨克斯坦东部气候生产潜力大于西部,天山北麓及河谷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大于平原地区,哈萨克斯坦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降水量的制约,未来“暖干型”变化将会使研究区气候生产潜力下降。为提高农业生产潜力,必须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高水资源的调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