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4月,印度尼西亚进口水果29.2万吨,进口额2.9亿美元。进口最多的品种为柑橘,进口量14.6万吨,进口额1.39亿美元,其次分别为苹果、梨和葡萄。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印尼从中国进口的水果总值达1.4亿美元,占同期进口水果总值50%以上,较去年同期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产品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发现,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性微弱,相反互补性却很强。中国出口相对于中亚五国进口存在互补性的农产品主要是以资本和技术为主的加工农产品;中国进口相对于中亚五国出口存在互补性的农产品主要是以土地和资源为主的初级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之特征及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品种比较集中,东盟在中国水果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并且在品种结构上具有互补性,为了有效降低出口市场风险,需要考察水果产品出口与主要进口市场之间的互补关系,以明确国际市场上的可靠需求者。本文通过计算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相关水果品种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指标,阐述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特征及其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中泰两国农产品零关税启动后,泰国热带水果“虎视眈眈”挺进云南、甚至国内市场的时候,云南温带水果、时令蔬菜也开始规划着大举进入泰国市场。云南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泰国因地理位置、气候等原因不适合发展温带水果,而云南气候类型多样,正可借此机会大力发展温带水果,如苹果、梨、葡萄、柑橘等出日创汇。蔬菜是农产品中的一个大项,泰国蔬菜基本依赖进口。为此,云南省正在瞄准泰国市场,准备在与泰国毗邻地区大力发展冬春早菜和大白菜等夏秋淡菜。据悉,  相似文献   

5.
发展与中亚五国贸易对于加强新疆国际经济合作、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主张加快发展边境贸易和边境旅游,支持新疆产品出口,鼓励资源类产品进口加工,支持新疆企业"走出去",给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合作快速发展,但双边贸易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应成为新疆加速提升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黄玉东 《市场研究》2002,(12):23-25
<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4年国家彻底放开水果市场,价格随行就市,实行多渠道流通政策之后,河南省水果生产得到空前发展。目前水果总产量已接近400万吨,为全国第五大水果生产省,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左右,其中,主产品种苹果产量达到250万吨,位踞全国第三,约占全国苹果产量的11.7%。果品生产在省内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四大种植产品,也日益成为农民增收中的重要增长点。但是和全国一样,我省水果的商品质量、加工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出口贸易规模、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三方面对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并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亚五国市场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决定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且中国出口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中亚五国市场进口规模的扩大,而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在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8.
运用CMS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2001年~2012年纺织纤维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需求效应来看,无论是中国对中亚纺织纤维的进口还是中亚五国对中国纺织纤维进口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中国的进口增速较中亚进口的增速更快;从结构效应来看,双边贸易中的结构效应起到的作用较小;从竞争力效应来看,中国出口主要依靠竞争力效应来实现,而中亚的出口是在竞争力效应的基础上和需求效应两者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1995-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其结构,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就中国与中亚五国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以便更大程度地提升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潜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2015,(28):112-113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本文首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上的国家进行了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主要是研究狭义的国家——中亚五国;其次研究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现状,;再次采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2006-2013年的资本品出口属于贸易创造型,对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也属于贸易创造型;最后对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0月31日,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秘书长王军兵与水果南非(Fruit South Africa)主席Willem Bestbier在南非共和国驻华使馆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承诺建立更为紧密的互利关系,促进南非与中国之间的水果贸易。这一备忘录涵盖的产品十分广泛,包括苹果、梨、鲜食葡萄、柑橘以及其他亚热带水果。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从南非进口水果量接近11万吨,占中国进口水果量的2.5%;中国向南非出口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农业发展处于新的战略选择时刻。中亚五国与中国毗邻,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中国和中亚五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很强的合作优势。近年来,中国和中亚五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迅速增长。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互补指数TCI的计算表明:中国和中亚五国的农产品优势各异,贸易互补性很强。但是,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与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发展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3.
新疆对中亚五国全面开放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中亚五国与新疆的经济互补性 从长远看,新疆的经济振兴离不开发展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和经济贸易关系。这不仅因为中亚地区与新疆毗邻,而且因为中亚地区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开拓中亚市场,加强经济技术交流,可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带来许多好的机遇。 (一) 新疆与中亚五国在经济贸易上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中亚是独联体的重要原材料生产  相似文献   

14.
研究水果价格波动特征对水果产业健康发展、保障种植户收益和消费者利益均有重要的作用。以梨、苹果和葡萄为例,通过GARCH模型分析水果价格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梨、苹果和葡萄三种水果价格波动均存在显著的波动集聚性;三种水果不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性;梨具有非对称效应,苹果和葡萄不存在非对称效应。通过VAR模型分析水果价格的横向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水果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受自身价格冲击影响最大,而且存在显著的横向溢出效应。根据研究结论,应健全水果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水果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加快现代水果经营体系建设,以降低种植户风险,减轻水果价格波动及横向溢出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水果出口对印度尼西亚的依存程度日益增强,2009年,印度尼西亚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水果出口市场。文章选取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依存度分析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水果贸易特征,然后测算了两国水果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以及贸易强度。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均具有优势水果,且有较明显的差异;两国水果贸易具有较强的的互补性;中国水果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前景不错,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现状及特点(一)中国对哈贸易额不断增加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五国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近年来中亚五国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1992~2008年,中哈贸易额平均占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总  相似文献   

17.
尼牧昆 《商》2014,(45):89-89
新疆和中亚五国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在地缘结构和地貌特征上比较类似,并且新疆和中亚国家人民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民族信仰,因此根据消费者偏好的贸易理论新疆和中亚五国进行农产品贸易具有天然的优势。文章在分析新疆和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在新疆、中亚五国和新疆于中亚五国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双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6)
中亚五国能源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不仅与我国经济结构具有明显互补性,而且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亚五国的贸易分布情况与贸易政策,并进一步分析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往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加强与中亚五国贸易合作的政策,希望进一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动因在于双方存在贸易互补性。从实证角度,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工具的结果表明双方存在紧密的贸易联系、显著的贸易互补性和互补类商品具有较大的出口优势和潜力,因此新疆应大力发展中转贸易,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参与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构建中国“能源进口陆路通道”作为贸易提升战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中亚五国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基于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格局历史演变视角,对SITC分类产品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的竞争性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互补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竞争性较弱、互补性极强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