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WTO新闻     
《时代经贸》2004,(10):18-20
中国电池应诉美国反倾销大获全胜,长江商学院世界级同界领袖的摇篮,出口欧盟:鱼虾恢复家禽受限,欧盟贸易优惠体制改革将损害中国和印度利益,全球八成DVD在中国制造,香港:2004年后实行纺织品出口原产地许可制度  相似文献   

2.
陈言 《经济》2005,(7):52-53
2005年,中国加入WTO三周年后,本以为我们在服务业、农业等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在纺织业换来一定程度的出口增长,终于到了实现的时候,该多多少少地能增加一点纺织品的出口了。但美国、欧盟突然以执行“特别保障措施”(特保)为由,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这让对美欧“自由贸易”理念有不少幻想的中国纺织企业、让相信美欧会按法律程序行事的不少中国专家学者,觉得被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相似文献   

3.
持续10年的欧盟与微软之间反垄断的官司终于在2007年10月以微软认罚而告终。事件经过大致如下:1998年12月,太阳微电子公司向欧盟投诉,状告微软拒绝提供视窗操作系统服务器软件的相关兼容信息。2004年3月24日,欧盟认定微软违规,对其开出一张4.97亿欧元的罚单,并责令其在120天内向其他竞争对手开放代码,在90天内提供不带媒体播放器的视窗系统,欧盟随即进行上诉。2006年7月12日,欧盟认定微软未执行欧盟的裁决,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以来我国主要运用出口配额和加征出口关税抑制焦炭出口,但欧美却以违反WTO原则和我国入世承诺为由,拟诉诸于WTO争端解决机制。为避免贸易摩擦,本文认为,我国应依据WTO规则和我入世承诺,取消焦炭出口配额,改征焦炭高额出口边境调节环境税,并同时有效征收相同税率的国内焦炭用户的环境消费税;且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开征焦炭高额超标排污费。  相似文献   

5.
宗泊  谭振波 《经济论坛》2005,(23):50-52
2005年1月1日,持续了40多年的世界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这对纺织品生产大国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个福音,理应可以更好地发挥优势,迎来一个出口的春天。然而,美国和欧盟并不愿意看到中国主导世界纺织品市场,进而对中国纺织品连续设限或启动特保机制,中国纺织品再次面临配额限制。为了缓和美欧与中国间紧张的贸易关系,中国政府5月20日主动提出调高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但美欧对中国的诚意置之不理,继续坚持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此时,单方面的让步已经无济于事。中国政府30日宣布取消81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中美欧纺织品贸易战似乎一触即发。本文拟从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法律依据、原因和中国应采取的对策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6.
欧盟的反倾销法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但发达国家与地区,凭借其制度壁垒,对我国的出口加以限制。本文就欧盟的反倾销法作了阐述与分析,介绍了反倾销法对我国外贸工作的影响,结合我国2004年~2005年与欧盟的贸易实践,提出了我国管理机构及外贸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欧盟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从1987-2006年,中国同欧盟的整体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2)在中国加入WTO前后,除了高技术产品,中国同欧盟不管是整体贸易条件还是分类商品贸易条件,其波动性都是显著下降的;(3)减小中国同欧盟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一方面在于降低我国中技术产品进口对欧盟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在于改善中欧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传统出口市场经互会市场的消失和匈牙利政府加入欧盟及积极吸引外资政策的出台,加速了匈牙利支柱产业的调整和高技术产业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匈牙利外贸的发展,特别是对欧盟贸易。按目前匈牙利货币福林价格计算,1997年匈对欧盟出口比1989年增长了18倍。同期,进口增长了16倍。而在1989—1997年期间,匈全部出口仅增长6倍,而进口仅增长7.5倍。若按美元计算,1989-1997年期间,匈对欧盟出口增长57倍,进口增长5.2倍。而匈全部出口仅增长2倍,进口仅增长2.4倍。从一些贸易数字可以看出:1.匈对欧盟贸易额的增长远远高于同期匈贸…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欧盟的统计均显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呈逐步扩大趋势。中国统计表明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1997年至2005年增长了15倍,其中2001年至2005年贸易顺差呈高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2.5%;欧盟统计显示1992年至2005年,增长了10.3倍,其中2001年至2005年也为贸易顺差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0.7%。不同口径下的贸易差额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召开的“棉花与纺织——中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研讨会上披露,2004年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中亚最大的对华棉花出口国。2004年中亚国家共向中国出口棉花20.8万吨,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出口就达19.7万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顺利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个领域的合作均取得可喜成果。中俄经贸关系更是取得了新突破,2004年中俄贸易跃上新台阶。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0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12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8.5%。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四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国,2004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8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1.4%;从中国进口4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43.5%。俄罗斯实现贸易盈余35.7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增幅近1.1%。  相似文献   

12.
自1979年中国出口欧盟的糖精首造反倾销案以来.至2003年底已达500多起.今年上半年,美国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需要,对中国的家具、熨衣板、零售购物袋,彩电频频发起反倾销,有些已课以高额的反倾销税及税率。欧盟在近日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正式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似乎成了国外反倾销案件的重灾区.面对如此接踵而来的反倾销,中国企业应做些什幺?深入剖析一下2003年浙江皮尔轴承公司等企业胜诉美国轴承反倾销案,从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是欧盟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2004年5月1日,欧盟东扩成功,中东欧10国(波兰、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立陶宛、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拉托维亚、马耳他、塞浦路斯)正式加盟。至此,欧盟的政治版图扩大74万平方公里,达394万平方公里;其人口增加7500万,达4.55亿。中东欧10国加盟使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加5%,超过10万亿欧元;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 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化的进程中,区域贸易的加快与扩大使区域贸易联盟的发展步伐加速,欧盟、亚洲和美洲三大贸易区在全球贸易领域三分天下的格局雏形初现。200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贸易大国。2004年,欧盟1~8月中欧双边贸易总额达1116.5亿美元,增长36.6%。中国与欧盟贸易额和增长速度如此之快,使我国不断增强对彼此贸易关系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中国外贸总额突破1422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其中贸易顺差可能达到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然而,在中国成为贸易大国的同时,出口质量不高,品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出口总额中50%以上为外资企业(其中外资自有品牌占很大比重).中国中资企业名牌出口所占比重不到3%,全部出口商品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0%。可见,品牌建设,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经济资讯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4):F0002-F0002,F0003
中国纺织首季出口呈恢复性增长 记者17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获悉,2010年一季度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39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0%,其中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欧盟同比约增长17%。今年l到4月,中国纺织月琏装出口累计增幅为15.54%。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前4月中国纺织行业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表明全行业确实在不断向好。国际、国内需求呈回暖迹象.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为扩大新疆地产商品向西出口.通过新亚欧大陆桥铁路国际联运,直销欧盟和北美市场,为使乌鲁木齐成为中国面向欧盟距离最近的出口及转运商品基地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徐莉 《时代经贸》2005,(1):49-50
2004年8月22日,欧盟——中国“支持中国参与世界贸易体系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入为1500万欧元.五年执行期.是我国在这一领域内的最大项目.也是欧盟在世界范围内用于贸易技术援助的最重要的项目;目前。中欧双方已经在北京建立了项目合作办公室。项目下设海关和进出口调控系统.农业与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和卫生检疫、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实施以及透明度与政策制定等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19.
龚萍 《时代经贸》2005,(8):42-50
邻苯二酚再立案,激起千层浪 2005年5月31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05年第25号公告.宣布对原产于美国.日本的进口邻苯二酚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江苏连云港三吉利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邻苯二酚产品的主要生产企业,是此次反倾销调查的唯一申诉企业。三年前.正是该公司代表国内邻苯二酚产品产业向原外经贸部提出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邻苯二酚产品进行反倾销的申请。2003年8月27日,商务部对该案做出终裁:裁定自欧盟进口的邻苯二酚产品存在倾销.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企业来说,反倾销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有许多企业曾亲身经历过反倾销的复杂过程,并深深地领悟到了它的深刻含义。纵观历史,我们不会忘记1979年中国所遭受的首例反倾销案———欧盟对华糖精反倾销指控案。此后,一些国家对华的反倾销指控便相继发生。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1979年至2000年9月,中国出口产品已累计遭受378起反倾销起诉,其中欧盟占第一位,为87起。近年来,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十分频繁,而且裁定率很高,自1993年对中国的出口自行车征收30.6%的反倾销税后,又相继于1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