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虚拟养老院"是由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探索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运用云计算技术、呼叫中心技术、定位系统以及web服务技术等组建的虚拟养老院平台,包括呼叫中心客户端、老人居家客户端、平台服务组件平台、通信及信息传输等。文章研究的虚拟养老院服务管理系统通过语音程控交换系统、数字化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终端处理系统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制老人准入管理,并进行一系列的服务活动。虚拟养老院的发展目标是降低政府养老成本、减轻子女养老负担、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启动养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营口市70多岁的王大妈想要去儿子家走动,她先拿起"智慧养老"平台支持的老人服务终端,按下天气预报的按键查询天气,又用服务终端跟儿子通了话,儿子很高兴,要给老妈准备几个可口菜。营口联通"智慧养老"平台自2013年10月13日开通以来,已有千余户老人家庭使用了该项服务,已成为营口"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惠民的重大项目。2012年12月5日,营口市政府与中国联通辽宁省分  相似文献   

3.
利用智能信息技术开展养老服务的"智慧养老"模式为应对我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形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虽然,我国许多地方开展了"智慧养老"模式的试点实践,但就其所应发挥的潜力而言,"智慧养老"模式的健康发展仍然受到受众群体差异性显著、产品适老化设计不深入、缺乏行业标准、服务平台归属问题难界定等瓶颈的制约,亟需提高老人对养老产品的使用水平,加强对智慧养老产品的设计,制定智慧养老行业标准,为"智慧养老"模式的实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长三角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在养老方式选择上倾向于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所占比重较小。年龄、自理能力、与家人的关系和晚年生活的孤独感对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有显著影响。为了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要,必须发展多元化的养老体系,在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充分发扬传统孝道文化,并适当发展养老机构,保障农村老人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5.
微信支付是一款新的移动支付创新产品,它是由腾讯公司旗下知名移动社交通讯软件微信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联合推出的。针对微信支付采纳意愿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构建出微信支付采纳意愿模型(TAM模型),分析得到信任、感知风险、感知有用性和网络外部性四个因素对微信支付采纳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给出一些建议,有助于腾讯微信支付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吸纳更多消费者采用微信支付。  相似文献   

6.
《宁波通讯》2021,(4):30-31
2021年2月8日早上7时30分,江北区智慧养老服务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徐茹静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接到了一条从庄桥街道叶春生老人的"照护宝"里发出的系统预警信息:"长时间未发现老人活动信息,请立刻联系老人。"徐茹静立刻根据后台信息,联系上了老人。"好在是虚惊一场。"徐茹静说。原来老人家中"照护宝"的红外线传感器电源插头脱落,导致传感器在一段时间内没监测到老人活动信息,便自动向平台发送了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7.
人口快速老龄化和低生育率叠加带来的劳动力人口塌陷式下滑成为目前国内经济新常态下的显著特征。智慧养老系统的研究对推进城市智慧发展及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养老服务、缓解养老压力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养老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多地作为智慧养老试点城市开始探索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长远发展。文章通过对南京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出发展中的关键制约因素并积极探索推进智慧养老发展的具体举措。实现分散养老资源的集中供给和有效配置,是应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老龄化冲击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8.
吉林市是一个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的城市,智慧养老为其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智慧养老宣传不到位、老年群体养老意识淡薄、智慧化平台信息技术不成熟、专业人才缺失等因素制约了吉林市智慧养老的发展。对此,提出开展老年人再教育、完善相应政策法规、提高智慧化平台信息技术能力、扩充和优化服务人才队伍等建议,以促进吉林市智慧养老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养老服务品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智慧养老应用在为老服务中的作用不断得到肯定。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智慧养老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老年人生活保障的重要性。疫情暴发后,所有养老机构均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暂停提供服务,这给平时依赖社区提供服务的老人们带来诸多不便,老人们在购物、就医、康复治疗、心理慰藉等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互联网时代,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和健康指导,这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了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借助统一的养老服务平台,将政府养老服务管理机构、养老服务需求方、市场服务供给方建立直接联系。由各方基本信息构成的基础数据和在平台上的活动行为数据,构建智慧养老服务大数据中心,并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需求方提供自动推荐和主动筛选养老服务,为市场服务供给方提供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精细化运营、个性化营销推荐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智慧养老为缓解养老困境提供了解决方案。采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2年的研究文献开展可视化图谱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智慧养老领域十年间发文量逐年增加,作者与机构以小团体聚集与自主研究形式为主,研究热点聚焦于“智慧养老”“养老服务”“养老模式”等。未来的研究应从加深纵向研究、关注个体需求、拓宽行业边界、健全法律法规四个方面拓展,提升研究质量和水平,确保智慧养老行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有别于以往国内关于消费者购买汽车意愿影响因素的建模研究,引入燃料成本和持有者总成本信息,采用意向调查方法获取提供燃料成本和持有者总成本信息条件下的电动汽车购买意愿数据,利用排序Logit模型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常见的人口和出行特征对消费者购车意愿有影响外,燃料成本和持有者总成本信息对电动汽车的销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证实了合理完善现有的汽车标签可以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aims to answer two questions: What determines the adoption and use of mobile payment?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e payment and access to traditional bank services? By using representative survey data in rural China, we apply a hurdle model with 2SLS and find that consumers with better access to bank services are more likely to adopt mobile payment. However, after adoption, the less often the consumers visit banks because of distance or social constraints, the more they use mobile payment to complement bank services. Younger, better educated households with higher income and more smart phones are more likely to adopt and use mobile payment. Amo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age has the largest marginal effect while income has the least. Households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re least likely to adopt and use mobile payment. We also find that awareness of neighbors' use of non-cash payment has a substantial positive effect.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非中心区城市大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使得这些地区的社会养老问题凸显。而“医养结合”集中医疗和养老功能的新型养老模式可以作为缓解老年人口养老压力的有效手段。积极推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应进一步明确长三角非中心区城市“医养结合”养老结合保障需求因素。通过对长三角非中心区典型城市安徽省蚌埠市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参加“医养结合”意愿呈负相关;购买过商业健康保险和商业意外保险与参加“医养结合”意愿呈负相关;“医养结合”的服务类型也对“医养结合”意愿有显著影响,并以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中国养老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计划在2030年前禁售燃油车,并实现碳达峰,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是必经之路,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直接影响其进程。以探讨海南省电动汽车的购买意愿为目的,利用NVivo整理问卷和访谈信息,基于扎根理论总结出安全担忧、里程焦虑、成本压力3个对购买意愿有负面影响的核心范畴和一个有正向激励作用的核心范畴。分析核心范畴对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的机理,根据影响机理为车企、政府和第三方力量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改进目标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公建民营成为当前养老机构改革的主要方向。为了更好地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基于SWOT分析模型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4个维度,对欠发达地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模式内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在自身劣势与外部环境威胁的基础上分析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短板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从机构的服务定位、人才队伍建设、政府监管、机构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胡伦  曹琪瑶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00-206
基于江西省微观农户调查数据,用有序Probit模型考察社会认同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的影响,检验环境认知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及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认同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认知在社会认同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采纳程度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环境认知对老年组和男性农户具有显著影响,而对非老年组和女性农户未起到显著影响。社会认同对老年组农户更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培育农户环境认知、激发农户主体意识、加强政策引导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构建概念模型,分析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组织对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使用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证实感知有用性对电商平台使用态度的正向影响最大,政府支持次之,感知成本负向影响较小;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态度对使用意向的正向影响起到主要作用,政府支持起到辅助作用;使用态度均在各变量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感知有用性在感知易用性和使用态度的相互作用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政府支持对行为意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效应,而感知易用性能够通过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态度的双重中介作用对行为意向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组织使用电商平台的意愿、推动电子商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突破西部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在UTAUT模型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学生对于e-learning的采纳意向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意见。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会显著影响高校学生的采纳意向;社会影响、促进条件对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但相对绩效期望较小;高校学生对e-learning服务的满意程度对以后的使用意向和使用行为有正面影响,且满意对使用行为的直接影响大于其对采纳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作为中国农业农村最基础的产出要素,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就业需求,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增强社会保障等多种用途。基于山东省422份调研数据,通过Heckman模型阐明了农民分化、代际差异对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农民分化对土地流转意愿具有正向的影响;与老一代农民相比新生代农民更愿意进行土地流转。根据研究结果,针对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代际差异的农民提出了精准性建议,以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的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