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于培伟 《中国经贸》2013,(17):42-45
正在美国发生的“页岩气革命”,一旦推动其实现“能源独立”,美国经济面貌将为之一新,全球地缘经济政治格局将为之一变,对中国的影响可能远比其”亚太再平衡”战略为甚。 在奥巴马第二任期拉开帷幕之前,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出炉了由战略家伯罗斯主持撰写的《2030年全球趋势:可能的世界》,勾描了全球即将发生的重大变化,断言“页岩气革命”将推动美国实现”能源独立”。这为”美国经济向来具有很强韧性和自我修复能力”的论断提供了新注脚。  相似文献   

2.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近日来京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对世界发展提出了四个新预言:预言一:新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时下有不少人对新经济有极大误解。第一种人认为,实际上大的变化并没有发生,那些证券分析家和经济学家们认为,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股市上的泡沫而已,叫做“股市过热”,指这是炒作和太多公关运作的结果。他们认为数字革命已经终结,它的重要性也已经不复存在,任何实质变化都没有发生。另一些人则认为,在过去的10年中发生的确实是一场革命,一场数字化革命,它将改变一切,这场意义深广的革命将带给我们另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 一、对“国家干预与反干许”主线论的质疑从“凯恩斯革命”到“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供给学派革命、理性预期革命),西方经济学在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西方经济由危机到革命、创新,再经过新的危机到新的革命和新的创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现在西方经济学尚未形成一个象凯恩斯主义那样的结构完整、严谨的新理论体系,但这毕竟已不是过于遥远的事情了。那么,战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线是什么呢?我国理论家长期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战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线是“国家干预与反干预”,具体表现为“凯恩斯主义与反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抗争”。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专著、教科书都是按这一主线来安排理论体系的。  相似文献   

4.
低端客户具有特殊的消费环境,常规的产品和经营模式只有通过相应的革命,才能在保证供求双方共赢的前提下来开发和满足这一市场的要求。同时,对于误解和轻视这种供给革命的相关观点进行理论上的“清算”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2012年,当时间再次指向龙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再掀波澜、国内经济运行遭遇新挑战的复杂局面中,站在转型新跑道上的中国,于“稳中求进”的大方针下,将发生怎样的改变?中国经济将在这一年面临怎样的国内外环境?应该怎样应对?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赵立枫 《中国经贸》2011,(12):12-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大大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发生了某种质变。根据摩尔法则,信息技术革命使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每一代新产品(主要指“新芯片”)的生产成本降低一半。信息产业创造的产值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不但会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会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7.
林其屏  林璟 《开放潮》2003,(4):48-49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依然囿于传统观念和思路来考虑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就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环境,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实践证明:以产业集聚来加速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很好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冯洁 《浙江经济》2012,(5):27-29
新一年经济发展如何“稳中求进”?落脚点无疑是经济“脱虚向实”。“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成为新一年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在浙江,发展实体经济也被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近来,“知识经济”一词颇为时新,弄清“知识经济”一词概念的由来及其本质内涵,应是我们把握“知识经济”特征并准确地运用的首要前提。“知识经济”概念的由来任何一个新概念、新词汇的产生,都离不开它的客观环境、客观条件,“知识经济”一词也是如此。刀年代后期及80年代初期,人们还记忆犹新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及中国开展了~场“世界新技术革命”(当然提法甚多,诸如“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等等)的大讨论、大宣传、大普及,那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似乎人人都知道了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73年…  相似文献   

10.
吕锐锋 《特区经济》2001,(10):29-31
一、入世后辖区经济的变化与特点 入世后,我国的经济运行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必将影响到深圳乃至福田区的经济运行环境,使我们辖区经济发生许多新的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具体地分析福田,可预见将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中心区的建设加快,五大功能逐步凸现……  相似文献   

1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下,国际经济和产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各国改革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进程继续向前推进,出现了若干新特点;二是发展中国家逐渐崛起,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未来走向,必须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和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8,(8):28-30
过去20年,世界经济经历了两场革命,它们都引发了资产价格泡沫。第一场革命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另一场则是信贷革命——现代信贷市场无可动摇的崛起。这两场革新都揭开了经济繁荣一衰退的篇章。尤其是此轮信贷危机,将产生糟糕的短期经济后果。但在目前的低迷之后,它们将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呢?  相似文献   

14.
基本国情,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现实状况,它是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在革命时期,我们党面对的最大实际是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是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正是由于我们党对这一基本国情作出了正确判断,中国革命才取得了胜利。在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面对的最大实际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是解决一切建设和改革问题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樊纲 《上海经济》2000,(3):9-10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1、技术革命。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主要是信息革命,正日新月异,方兴未艾。而另一个更深刻、影响更大却又未引起大家足够重视的是基因革命,它关系到人类的本身,涉及到所有的产业,并将改变我们所有的能源。两大技术革命正在发生,它们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许多机遇,但同时,又带来极大的压力,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技术革命都发生在发达国家。现在92%的技术新成果都是发达国家、跨国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14,(24):1-1
2014年,是全省上下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的一年,是将改革推向纵深的深化改革元年,更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关键之年。站在2014年的终点,回望即将走过的这一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王莹 《辽宁经济》2008,(2):86-87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知识经济革命作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经济革命。知识革命将给人类带来全面和深远的影响。大到国家、政府,小到企业、个人都将受其影响。经济活动、传统观念、管理方法等各方面都面临着改进与创新的现实问题,会计也不例外,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模式将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企业要想顺利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在人力资源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这就要求其对自身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经理革命”及启示刘穷志,谢金玉,马少波所谓“经理革命”理论是指: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不仅所有权分散到许多股东手里,在收人方面发生了“革命”,而且由于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股东也已丧失了经营管理的权力,出现了专门负责经营管理的“经理阶级”,或...  相似文献   

19.
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文才 《湖南经济》2000,(11):42-43
茶陵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又是个农业大县,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如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茶陵的实际情况看,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突出改革重点,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在国家“抓大放小”政策下,我县工业企业均属放活之列,全面放活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不仅要放经营权,还要放所有权,要真正触及“产权”这根神经。多年来县内企业改革成效不大,关键就在于不规范、不彻底,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的企业改制情况来个“回头看”,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突出重点,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刘天军  兰海鑫 《魅力中国》2014,(19):258-258
一、关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12号下的建筑创作与评论的标准问题 1.当今世界建筑界的脉搏 本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发生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转向对环境的关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第二次环境革命,这一次重新界定和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慨念,并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