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构建进口和出口贸易引力模型,运用2001~2012年中国与10个东盟成员国以及其他33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测算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较为微弱,出口贸易创造效应较为明显,对中国而言更加有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效应呈递减趋势,双方贸易潜力仍然巨大。  相似文献   

2.
运用贸易强度指数模型研究了2010年以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贸易联系强度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总体上,近10年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2010年以来中国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取得较大进展,但中国优势商品的出口贸易仍然以特定国家偏好为主,中国对各区域的出口优势产业相对集中。相比之下,进口贸易进展缓慢,但与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有较强的互补性,其中贸易联系以资源性产品为主。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Baldwin (2015)对贸易的划分方式为基础,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深化,构建适宜研究需要的全贸易分解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国际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消费品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存在明显的正向作用,中间品出口贸易和非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效应。这不仅说明贸易结构调整的正向溢出效应正逐步显现,同时也说明参与全球化生产活动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需对不同类型贸易间的差异给予必要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发展文献中,进出口贸易都能直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沿海重要省份——福建省的进出口贸易量急剧增加,到底是进口还是出口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作用大小如何,长短期有何不同,这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一直是学术争论的焦点。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在对外经济贸易中,不管长期还是短期,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值超过出口贸易比值作用,为海西主体省份福建省的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入世以来,我国在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方面都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进口救济和出口救济也面临着前所末有的挑战,发达国家成功利用贸易救济制度,维护了本国产业的利益。由于我国在贸易救济方面起步较晚,故制度不完善、经验不足,尤其是出口救济制度缺失。因此,必须通过贸易救济制度的完善来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6.
贸易便利化是影响其区域内贸易最重要的因素,而国内外对CAFTA贸易便利化的水平分析、结构分析的系统研究亟待深化。通过文献梳理,建立可以进行横向比较的贸易便利化指数测算体系,考虑"身份等同"等因素,以反映高级贸易结构变化的机电产品出口为例构建引力模型分析其贸易便利化结构问题。经过测算,CAFTA区域内国别贸易便利化总体水平提高、国别贸易水平呈现阶梯状分布。同时,引力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双边贸易流量影响最显著的是区域内国家组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指数,其中贸易流向起着关键作用,并且进口贸易便利化指数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SVAR模型对安徽省进、出口贸易与最终需求的动态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出口贸易的内因是进口贸易和内需,验证了出口贸易是以坚实的内需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现实,进口贸易则同时受到内需和外需的共同影响,但是对内需的响应存着较长的时滞。因此,在继续促进安徽省出口贸易的同时,及时进口所需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及工业原材料,以配合区域内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是今后安徽省进口贸易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8.
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影响因素以及服务贸易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作用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发展有积极作用;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影响我国服务业的内生因素,服务贸易通过影响这些因素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具体的说,服务出口贸易主要通过影响国内的人均收入、城镇化、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来影响我国服务业发展,而服务进口贸易主要通过影响国内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来促进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扩展的服务业就业模型,采用1990年~ 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进出口贸易对服务业就业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服务进口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更显著;服务进出口贸易与服务业就业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服务出口贸易的短期变化、服务业总产值与资本投入均对服务业就业存在负向影响;实际工资对服务业就业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利用1995-2012年间的年度数据,对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与贸易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间是一种互补关系,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间是一种替代关系;短期内,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间是一种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就2001~2005年和2006~2010年两个时间段,对两国双边贸易的增长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进口需求效应和出口竞争力效应的贡献是推动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增长则主要由进口需求效应贡献。在进一步分析中俄两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的基础上,提出应拓宽双方贸易和经济合作领域,改善目前两国经贸合作的结构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989-2008年我国GDP、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与总额、各部门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数据为样本,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历程为鉴,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和贸易开放度等角度分析探讨了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最终提高其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度的针对性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外贸易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针对对外贸易对我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城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差距。这个结论与新古典理论不符,而与非新古典理论相符。具体来看:(1)从外贸依存度来看,进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贸易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都是正效应且显著,进口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最大。(2)从外贸方式来看,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的进口依存度和进出口总的依存度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要大且显著,一般贸易的进口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显著且效应较大。(3)从贸易价格来看,虽然贸易价格与性别工资差距的关系都表现为负效应,但是,与总体贸易、加工贸易的价格变化相比,只有一般贸易的进口价格和进出口总价格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是显著的。(4)贸易条件变化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为正效应,但是,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出口贸易特征表现为加工贸易的低端化和高碳化、出口产品的中低端化和高碳化、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产品分布集中化和高碳化、贸易伙伴分布集中化。碳关税的实施将导致我国高碳企业出口产品成本大幅提高、制造业出口额不同程度的下降、商品出口结构和贸易方式的改变、出口贸易环境的日趋紧张。我国应积极参加与碳关税有关的国际多边谈判以制定互利共赢的新规则;广泛开展低碳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推动低碳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改善我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结构;积极寻求更加多元化的贸易伙伴以有效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5.
纺织品服装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宗出口商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有重要的地位。文章运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有显著影响,且其对进口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出口的影响。另外,收入水平也是影响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福建省也难独善其身。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福建省贸易规模的冲击,实际上是对外贸发展方式的挑战。当前福建省外贸发展方式较为粗放,集中表现在:贸易总量偏低,服务贸易滞后,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加工贸易档次低,出口市场集中度高,资源环境效益差等。我省应从优化外贸结构入手,培育出口优势,扩大进口规模,发展服务贸易,提升加工贸易,扶持民营企业,多元化出口市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增长迅猛,与此同时,双方进出口贸易额也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接投资的进出口贸易效应类型,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向东盟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有何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的双边进出口贸易效应类型都是创造型的.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市对外贸易的变化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模型,选取2001~2012年间北京市进出口总额数据,对北京市2013~2015年的进出口规模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市2013~2015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仍将持续增加,对外贸易逆差也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贸易顺差扩大,使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由此引发了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增大了我国经济安全的风险。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贸易结构是长期顺差的主要因素。我国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调整利用外资政策、优化进出口结构、限制加工贸易发展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稳妥地应对贸易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运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一般贸易出口与加工贸易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促进了一般贸易出口的增长,但是加工贸易的出口和进口对一般贸易出口的影响作用不同,前者的增长对一般贸易出口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而后者的增长促进了一般贸易出口增长;且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口变化是导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变化的原因,认为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