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郊区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据统计,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3%;国民生产总值实现338亿元,比上年增长31%;出口创汇完成117亿元,比上年增长37%;地方财政收入超过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650元,比上年增长19%。郊区农村经济所以能快速发展,主要是农村各级组织认真贯彻了年初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了县(区)域经济综合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2.
1994年,上海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据年终收益分配年报反映,全郊区三业总收入达1336亿元,比上年增长34.9%;总支出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农民所得和人均收入有一定增长,全年农民所得为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2%;人均收入2685元,比上年增长26.1%。 从年终收益分配年报中还反映出以下一些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丹东市农业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科技兴农为重点 ,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积极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而保证农村经济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得以稳定发展 ,农村经济总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又有所增长 ,农民生活水平又有新的提高。  一、2 0 0 1年全市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2 0 0 1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 1 92 .5 8亿元 ,比上年1 6 5 .6 7亿元增长 1 6 % ;总支出 1 5 1 .36亿元 ,比上年1 2 6…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阴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方针、政策,深入开展"学习华西村新经验,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活动,多措并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壮大村级财力,提高村级统筹发展水平.2009年底,全市村级集体资产总额达175.8亿元、净资产153.3亿元,村均分别达6976万元、608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8.8%;村级集体收入达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村均超900万元.2010年上半年江阴市村级集体收入总额达10.4亿元,同比增长7.2%.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盐城市按照中央和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积极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2015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3.7%;农业增加值54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农产品加工产值2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748元,比上年增长9.3%。培大育强主导特色产业,努力夯实"接二连三"基础。全市排出优质粮油、高效蔬菜、规模畜禽、特色渔业、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安徽省淮北市农业农村经济逆势上行,实现快速发展.2008年,淮北市农业总产值60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农民人均纯收入41100元,比上年增长21.5%;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36.4%和67.5%.  相似文献   

7.
1983年是辽宁省农村全面落实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年,是农业生产获得特大丰收的一年,也是农村货币投放量增长最多的一年。这一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7%;粮食总产量达297亿斤,比上年增长28.9%,比历史上最高的1980年增长21.9%;收购商品粮132亿斤,建国以来第一次实现了粮食收购量超过销售量;农副产品收购额达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省农村商品总值达88.8亿元,占农村各种产品总值的66%,标志着全省农业生产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据省统计局对1,100户农民  相似文献   

8.
1997年郊区工作情况 1997年,上海郊区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郊区广大干部群众努力下,连续第七年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呈现欣欣向荣的好形势。 (一) 郊区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新的提高。 1997年,上海郊区根据市委提出的“郊区主要体现上海的实力和水平”的要求,狠抓经济实力的提高。GDP达到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占全市GDP比重为28.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2410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3%,  相似文献   

9.
上海郊区工业在国内外市场环境严峻的情况下,仍旧保持了比较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底,实现工业总产值2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0%;完成工业利润83.79亿元,税收68亿元,比上年增长5.2%。 综观1998年郊区工业生产,新的增长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今年1—7月,上海郊区乡镇工业已完成产值525.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83%。目前郊区乡镇工业已经成为郊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全市工业今后腾飞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一、我市“三高”农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和地理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赶超“四小龙”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大大提高。199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已达362.19亿元,比上年增长53.07%,比1978年增长34倍。其中大农业总收入44.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09%,比78年增长8.32倍;大农业产值(按90年不变价)38.91亿元,比上年增长5%,比78年增长1.13倍。农民人平年纯收入2114元,比78年增长8.13倍。农业商品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89年以来,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连续6年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4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比1983年增长4.37倍;农业总产值380亿元,增长2.4倍。在农业...  相似文献   

13.
1984年,我国农村商品生产又有扩大,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增强,商品运输能力有所改善,商业网点逐步健全,农村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一、出售产品增加,商品率提高。1984年,全国农村出售农副产品和工业品总额为2,647.1亿元,比上年增加544.1亿元,增长25.9%,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外增长22.8%。平均每个农民出售商品额达314元.比上年增加62元。在农村出售产品总额中,工业品为971.4亿元,比上年增加299.4亿元,增长44.6%,占全部增加额的比重为55%,工业品商品率为83.7%,与上年持平;出售农(种植业)、林、牧、副(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渔业产品为1,675.7亿元,比上年增加244.7亿元,增长17.1%,农副产品商品率由上年的52.0%,提高到52.7%。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佛山市的情况来看,这些变化显得更为突出。199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20.4亿元,比1978年增长12倍;农村经济总收入1570.5亿元,增长15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406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增城市通过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使了农村经济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逐步向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农业方向发展。1994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02亿元,比1990年增长5.36倍。其中农业产值9.66亿元,比1990年增长48%。农村人均收入2716元,比1990年增长2.63倍。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南通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16年,全市村集体资产总额达174.33亿元,村均1068.18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流动资产108.7亿元,村均666.05万元;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8.63亿元,村均114.12万元,比上年增长8.33%。一、农村集体"三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山东省青州市针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规律、特点、趋势,紧紧围绕发展产"创收、创税、创汇、创一流"农业,着力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努力提高农业经济的组织度、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水平,不断开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200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比上年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净增80元。完成农副产品出口创汇9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全市23个乡镇、街道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完成农业"四税"入库3125万元,比上年增长25.6%。"四创"农业取得明显成效。优化品种,努力提高综合效益在农副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优良珍奇品种和劣质大路货比较效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高效外向农业,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是江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号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今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高效农业面积达到1344万亩,比去年底新增141万亩,增长11.7%;“三资”投入农业规模项目投资总额1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产品出口5.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9%;实现农业增加值546.7亿元,比上年增长5.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3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在高效外向农业发展中,各地涌现出了一批规模种养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1987年,全国农业总产值达4,676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76.8%,平均每年递增6.5%。同期,粮食总产量增长32.8%,平均每年增加1110万吨,年递增3.2%;棉花产量增长95.9%;油料增长1.9倍;猪牛羊肉产量增长1.3倍;水产品产量增长1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199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48.05亿元,比1983年的26.13亿元增加121.92亿元,增长4.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的305.18元增到1991年的739.36元,增长1.4倍.但是作为农村生产经营的另一个层次——村社集体统营经济部份不仅没有与整个农村经济同步发展,而且有每况愈下的趋势,集体积累逐年减少.据1987年全市农村财务清理情况表明:原生产队的积累比1983年减少2.32亿元,减少近60%,部份县区中无积累和货币资金的村社占40%以上,成了户营唯一的单层经营体制.集体经济组织已无力承担管理协调、生产服务、资产积累和资源开发的职能,致使分散经营的农户一些想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