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菁 《金卡工程》2011,(10):20-24
随着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呼之欲出,移动支付作为电子商务支付手段的市场空间正在迅速扩大。以KFID作为移动支付的核心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开始商用。本文主要针对在手机中嵌入RFID智能卡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手机钱包非接触支付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通过移动电话方便地进行交流和购物。以无线通信技术和存储器技术为核心的RFID技术的出现使得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以无线方式进行双向通信的RFID可以通过非接触或远程方式对静止或运动的物品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3.
孙文博 《金卡工程》2006,10(9):61-62
移动支付这个产业链正在形成,采用RFID技术正是实现“三流合一”的作用,其中包括我们平时使用的移动通信数据流,做为商品的交易物流,以及资金流交换。通过资金流把信息流和物流结合在一起,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商业操作。业内人士指出,现在无论是移动终端制造商、支付软件提供商、支付系统的集成商、运营商和支付受理方,都在积极地向芯片厂商要求在市场上发展移动支付的技术。这个产业链正在迅速形成,在将来不仅是一个完整的产业,而且会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市场上出现。[编按]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9年,移动支付领域突然活跃起来,除了银行外,侈动运营商、银联,以及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纷纷摩拳擦掌,重金投入,对NFC和RFID两个主要技术标准争论不休。手机终端、受理环境的改造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移动支付市场还未见半点成果却已经硝烟弥漫。作为移动支付产业链最关键环节——银行采取何种策略决定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果陷入技术路线之争,  相似文献   

5.
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电子化的潮流、政府采纳RFID技术,推动电子支付网上和网下的业务发展,移动支付更是崭露新角,专家断言移动支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便捷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节约了支付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移动支付已经衍生出很多异彩纷呈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支付方式,具有随身、随时、随地支付的特性,成为学界及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介绍移动支付的含义以及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移动支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百度正在建立开放共赢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作为移动支付工具,百度钱包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将进一步缩短用户从寻找服务到得到服务的满足路径,真正实现"人与服务的连接"。移动互联网竞争升级开启移动支付生态较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具有随时随地、贴身、快捷、方便的特点,并且不断涌现各种支付技术。RCC移动支付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支付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RCC移动支付的特点及应用情况,总结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政策支持与宣传不足、现有设备存在局限、支付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微信红包"看似是简单的一发一抢,实则为千百万新移动支付客户的激增。支付,作为金融的基础设施塑造着金融的活动形态,而从目前来看移动支付则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趋势。本文以微信红包为例分析了移动支付用户的增加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支付方式,具有随身、随时、随地支付的特性,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支付机构作为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重要主体,在其日益增长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背后,也蕴涵着一定的风险,试图建立多层次的风险评估模型,以便有效开展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