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伯特·卢卡斯与理性预期学派述评朱鲍华,林勇一、卢卡斯的生平与著作瑞典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Robet·lucas)确是众望所归。以他为代表开创的理性预期学说被称之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次“...  相似文献   

2.
李天宇  张屹山 《南方经济》2017,36(7):100-115
适应性学习过程是从有限理性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的过程,其收敛性和收敛速度是制约货币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文章先夯实了多种货币政策规则的收敛区域,而后通过在区域内综合比较不同规则的福利损失状况,得到公众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最快的货币政策规则形式,最后探索了影响适应性学习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速度的原因,结果显示:承诺下预期型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较其他规则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而公众的数据搜集能力和利用效率,对货币政策目的和预期效果的了解程度以及适应性学习方法等因素是制约适应性学习收敛速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作为宏观调控主要工具的货币政策,在为维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下,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实现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用博弈理论来分析研究货币政策,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和办法.货币政策并不是政府单方面说了算的,而是多方面博弈的结果.社会公众的预期在理性与适应性之间,减弱了货币政策的传递效力;投资主体对投资收益的不利预期降低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复杂化了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使货币政策效应模糊了.因此,货币政策的选择应与国内、国际具体情况相对应,在博弈中达到均衡.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将土地资本作为其中一个代表变量构建数学模型.文中用M2作为因变量,用消费品零售总额Y、股市成交额SM、预期通货膨胀率EI、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R、非人力资本时人力资本的比率和土地成交金额LA作为自变量,并提出相关的模型检验和优化方法.最后,在市场经济和金融深化的背景下,货币当局应该综合考虑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要素市场以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此外,当局还要持续关注制度等变量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和完善货币需求体系.  相似文献   

5.
理性预期革命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第六次革命,文章从理性预期假说开始论述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对其局限性和积极意义进行分析,以期借鉴运用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积经济发展中去。  相似文献   

6.
宋杨  黄如意 《科学决策》2021,(8):154-168
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对于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稳定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含有托宾Q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在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引入预期冲击,运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并分析货币政策未预期冲击和预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政策实验分析发现,经济系统受到货币政策预期冲击之后,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了消息冲击驱动的经济周期波动,表明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能够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经济主体预期在经济系统中能够起到一定传导作用.此外,相对于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货币政策预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更为平缓,更能起到抵御资产价格巨幅震荡、平滑经济稳定运行的作用.因此,我国央行有必要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资源配置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在实践中,已经广为运用.但是在理论上,人们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大多从需求角度出发,仅仅对其作用机制给予了不同侧面的阐述.例如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借助于利率等经济杠杆,影响消费、投资,间接作用于国民经济的,其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为:M→r→I(或C)→Y.而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学派则认为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物价有直接的影响.短期内,货币数量的变动主要影响产量;长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则只影响物价.凯恩斯学派重视利率的间接作用,货币学派重视货币供应量的直接影响.对此,笔者认为虽然各种货币政策表面作用形式各异,但从本质上它们都是通过对一系列国民经济内在运行机制的影响而深刻作用于国民经济的,为探求货币政策这一内在作用机理,本文拟通过把货币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这一共性特征出发,对货币政策作用机制作一新的理论阐述,籍此来寻求对货币政策一种较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7,(22):33-3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表示,全球经济正在稳步扩张,但大部分央行官员应选择“偏向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防范通货膨胀抬头。经合组织在23目发表的一年两次的《经济展望》(Economic Outlook)中表示,美国经济表现弱于预期,  相似文献   

9.
焦点荟萃     
中国学派经济学应是人本经济学沈玉龙最近在《社会科学报》上撰文认为中国学派经济学应是人本经济学。他认为当前经济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见物不见人。在注重社会经济增长、物价稳  相似文献   

10.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经济学分析中引入了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假设,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假设,建立了微观经济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1.
一、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变(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原因的研究》被认为是近、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先驱之作。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人均产出的提高或者...  相似文献   

12.
弗里德利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以下简称李斯特)是一位在世界经济学说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经济学家,是经济学历史学派的先驱。这位活跃于19世纪上半期的经济学家的主张,与当时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流地位的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自由放任主义、抽象数理主义的经济学说有很大的差异。他的一些著作(主要经济著作包括《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1827年]、《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1837年]、《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年])就是针对斯密、李嘉图及其在美、法、德的门徒提出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剑桥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认为产生滞胀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劳工市场结构出现失衡;初级产品部门与制造业部门之间比例失调;货币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和有效供给不足。并提出了治理滞胀的相应对策主张。借鉴西方滞胀理论的精华,今天我们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必须做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施稳定货币政策;建立和开放劳动力市场;消除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减轻企业负担,增加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近代史上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说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关系一事,无疑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从研究经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说,更直得重视。关于此事,中外文献多有记述。除重农学派自己的著述外,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比较系统的著作有厉晓义(译音)著的《古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四大学派及其对于重农学派学说形成的影响》一书,有美国学者马弗日克著的《中国学术思想对于重农学派的影响》一文,有唐庆增所著《中国经济思想史》中《中国上古经济思想在西洋各国所产生的影响》一章。但另一方面,很多老的或新的著名的经济学史著作在论述重农学派学说时,几乎无一语涉及此事。最早的法国布朗基(Blanqui,J·A·)所著《欧洲政治经济学史》(1837),以后法国基德与列士特(Gide,C.et Rist,C)合著的《经济学说史》(初版1915,改订版1948。此书仅在《国家的职能》一节中,有“恐怕中国皇帝是重农学派理想的君主的最好代表”一语。),美国韩讷(Haney,L.H.)所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使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MF-DFM),构建中国首个混频金融稳定指数(MF-FSI),接着把MF-FSI作为金融稳定的代理变量,使用文章新构建的混频IS-Phillips模型,比较分析纳入与不纳入金融稳定的中国货币政策损失函数差异,最后对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和时效选择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实证分析表明:(1)中国混频金融稳定指数是金融稳定的一个实时性有效测度指标;(2)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应纳入金融稳定,以减少货币政策福利损失;(3)无论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偏好和预期偏好怎样变化,央行都应给予金融稳定固定且不可忽略的关注度,但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仍为主要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学家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一条最基本认识是:只有当某个所谓的“货币政策工具”(某个央行可直接调控的经济变量)和宏观经济中基础货币存量或者基础货币的存量结构之间存在某种正相关或负相关的联动关系时,该货币政策工具才能被应用于货币政策的实践,否则,这个所谓“货币政策工具”就是一个伪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7.
最优货币区批判性评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尝试对指导货币同盟实践的流行经典理论“最优货币区”(OCA)进行批判性反思。第一,OCA理论某些标准自身有理论弱点,且标准间存在常被人们忽视的替代、交叉、因果和矛盾等种种关系。第二,OCA标准有内生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政策的适用性。第三,OCA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的,世界经济运行环境的新变化和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重新界定了被OCA理论强调的货币同盟的宏观成本。本文的结论是: 1.货币同盟的政策制定者要谨慎使用OCA标准,防止简单化和机械化倾向; 2.为OCA理论强调的货币同盟的宏观调整成本并不是那么高,对货币同盟形成应持有更为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一举一动极为引人关注,比如在经济增长相对低、通货紧缩的时候,大家希望货币政策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在经济高增长、物价上升、投资高幅增长的情况下,又希望货币政策能够达到抑制物价上涨、投资过高增长的目的。无疑,货币政策确实在宏观调控中发挥而且也能够发挥比较大的作用,但认为在目前我国的体制背景下,货币政策要想达到人们的预期作用,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宏观调控不能完全寄托在货币政策上。  相似文献   

19.
魏双凤 《特区经济》1994,(2):27-27,32
<正>经济学本来是综合的,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西方经济学家将其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微观经济学是以基层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先驱者威廉·配弟,马克思称他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02页,1972年版).18世纪50年代,法国重农学派奠基人魁奈和亚当·斯密都被认为是早期宏观经济的研究者。直到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发表 《货币改革论》、1930年发表《货币论》、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后,才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基层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科学,它涉及市场、价格问题,又称为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在凯恩斯主义产生以前,由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集大成的传统庸俗经济学中的价值和分配论,便属于这一范围。 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是当前国际上经济科学的两大支柱.前者运用总量分析法,从总体上分析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国民收入、调货膨胀、财政金融、进出口贸易等重大问题.而后者是运用局部分析法,从局部上分析研究一个企业或一个农场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世代交叠模型 ,用于研究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均衡选择问题。在宏观经济中 ,经济主体的预期内生地决定了通货膨胀的动态 ,而通货膨胀的动态对经济主体预期的形成又会产生深刻影响。经济主体应用遗传算法来学习正确的预测规则 ,依据预期制定消费决策以解决其效用最大化问题。我们应用该模型 ,分别进行了“实际赤字固定”和“货币增长率固定”的政策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经济主体预期的不断进化 ,模型均波动地收敛于帕累托最优理性预期均衡 ;两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没有导致通货膨胀变动性出现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