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祥春 《时代金融》2014,(9):170-17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也取得了长远发展。企业为扩展经营规模、占领国际市场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纷纷通过并购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及竞争优势。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因此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众多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并购后产生的经营绩效并不能全部达到预期目标,但即使这样也阻碍不了企业基于产业演进或并购动机的并购事件不断发生。本文主要针对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分析与归纳,期待能对相关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并购浪潮不断涌现,并购成为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并购绩效是衡量并购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归纳出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并指出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劣.随着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不断增强,这些研究方法在并购绩效评价方面将获得更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进行对外扩张,优化资源配置。企业并购活动最基本理论依据是并购能否创造价值,所以科学的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十分关键。目前在学术界有关并购绩效评的实证研究非常丰富,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的主要是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研究法、经济增加值评价法,除此之外还有数据包络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等。这些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各有短长。本文旨在对国内外研究企业并购绩效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一点灵感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借此展开一系列企业并购热潮,尤其跨国并购更是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企业并购活动的展开以资本结构为基础,同时也会受到企业的并购动机、并购行为、并购绩效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从企业并购动机、影响并购绩效因素、并购创造价值等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对跨国公司并购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是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企业并购审计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城。在并购交易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整合阶段存在各方面相关的审计风险。对于审计者而言,必须充分重视对并购企业审计风险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利用内控评价结果,采取措施防范和降低并购交易各阶段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两个基本方法入手,即长期绩效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各自的含义与优缺点,同时分别回顾了国内及国外企业并购绩效方法相关的文献综述,并且对其作出了评价,找出了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解决改进方法,得出适合于我国企业并购绩效基本方法的结论——长期绩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并购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并购的短期财务绩效和市场反应,战略绩效分为财务回报、市场地位、战略资源、核心能力、财务弹性五要素。对卧龙电驱2013-2018年系列并购的战略绩效评价表明,卧龙电驱系列并购行为达到预期目标,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对卧龙电驱系列并购案例的分析,立足于并购长期性和全局性影响,结合企业并购动因构建战略绩效评价的维度和指标,以期为企业并购决策和战略反思提供框架性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长电科技并购星科金朋的绩效研究可以看出,在短期绩效评价中,长电科技并购绩效呈现正效应;在长期绩效评价中,其并购绩效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并购后的两年里,其并购绩效呈现出负效应;从并购后的第三年开始,其并购绩效开始呈现正效应。  相似文献   

9.
并购作为企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业务日渐频繁,如何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提高绩效水平,优化并购过程,是我国学者十余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目前采用较多的是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和EVA(经济增加值)法等。本文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几种评价方法的梳理,分析其存在的局限性,为正确评价并购绩效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周利芬 《新会计》2024,(2):17-20
跨国并购是企业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的主要方式,企业跨国并购财务绩效是衡量跨国并购成败的重要标准。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对蓝帆医疗跨国并购柏盛国际进行研究,发现蓝帆医疗此次跨国并购财务绩效不理想,业绩承诺期内财务绩效不稳定,业绩承诺期过后的财务绩效明显弱于并购之前财务绩效,整体呈下滑趋势,说明此次跨国并购没有为蓝帆医疗带来持续稳定的财务绩效,应加强并购后财务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