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原因.失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与社会制度无关.我国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失业问题,所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失业问题的研究和理论对解决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失业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结构性失业逐渐成为中国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研究结构性失业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本文从三个角度分析中国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凸显的现状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涛 《上海改革》2004,(10):27-30
失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应有的就业权利的基本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难题,失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如城镇失地农民失业等问题,从而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以1979-2011年我国失业率变动率、经济增长率变动率、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率变动率为时间序列,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失业与经济增长模型,得到我国城镇失地农民失业对经济发展的特殊制约作用,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对解决失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存在正效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构筑国家、社会和失业人员共同参与的“多位一体”失业解决对策机制,以此促进城镇失地农民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改革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性调整的重大转变,失业问题的出现是客观规律的产物,它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不能逾越,必须面对的问题。失业问题的出现,在国际大环境下比较既有它的共性,但用共性来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又很难医治大规模的社会化失业难题。西方解决失业问题的方法,只能借鉴,不能依赖,完全拿来主义解决中国现阶段的失业问题又无能为力。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必须从造成这种大规模失业的主体因素出发。所以,建立解决中国失业人员的有效途径,既要按照业已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规律进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调解与配置,更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建立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运用行政手段和措施,采取一系列有效办法,使大部分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 然而,以任何单一的模式解决中国失业问题,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运用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作用,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才是使我国失业人员降到经济与社会所能承受范围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6.
实现充分就业是当今世界各国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而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并为失业者创造重新就业的机会。要实现这一点,只有在保证失业职工基本生活的同时,通过对失业人员进行符合职业要求的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其再就业。换句话说,妥善处理失业问题,重要的是将失业保险制度与再就业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限制失业规模,增加就业,具体说来应从如下着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产生原因.我国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失业矛盾和问题,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失业问题的研究和理论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中国,解决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紧迫任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凸显,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国的失业是总量型失业为主,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为辅,隐性失业日益显性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调整的不断深化,失业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笔者在2005年6期《辽宁经济》上,从经济发展、人口规模控制、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进行长期治理的建议,控制失业人口比例对社会的影响。本期则从完善社会就业保障机制上促进失业人口再就业,以缓解由于失业问题带来的社会矛盾,同时要加大对失业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为促进全省经济高速、有效、平稳增长,为打造平安辽宁、和谐辽宁进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揭示了失业人口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失业产生的一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是失业产生的制度因素,是其特殊原因。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失业产生原因的分析,对于正确理解和考察我国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我国失业人口的产生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因,也有中国自身的特殊原因。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做出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1.
Professor Phillips published his famous Phillips curve article in 1958. In his research, however, he observed that wages were rising more rapidly during the upswing of the business cycle, when unemployment was falling, than during the downturn, when unemployment was rising. When data on the respective variables was plotted, a distinct ‘loop’ was found. In the analysis of South African labour statistics, it was found that such a ‘loop’ existed in the White labour market. However, in the case of the Black labour market, only a weak image of a ‘loop’ was found. The real economic forces producing such a ‘loop’ were almost completely absent. This has implications not only for labour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policy in general, but also fo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because it implies that if Black labour had been left to market forces only, they would have been worse off than they are now.  相似文献   

12.
胡长静 《特区经济》2012,(3):136-138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制定从最初的1986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到趋于完善的《失业保险条例》,从1999年的《失业保险条例》到目前的发展,失业保险制度的制定过程风风雨雨,通过政策制定者"摸着石头过河",对政策的渐进修改,进而形成了现今比较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失业就业的多样化发展,目前《失业保险条例》作为我国失业保险的主要法律依据,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覆盖面较窄,职工界定不明晰,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长、待遇低,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再就业和预防失业功能未能得到重视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意见,以期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能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叶伟英 《特区经济》2008,(7):273-274
知识失业在我国已经出现,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弊多利少。本文在介绍知识失业的定义、表现和类型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知识失业的成因和修正知识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剧了我国就业压力。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应建立和启动失业预警系统;加大对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政策干预;积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The poor development of road infrastructure is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to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refore to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of sub-Saharan Africa (SSA). Using cross-sectional data from 31 SSA countries, this study examines,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the effect of access to paved roads on youth un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in the region. The seemingly unrelated bivariate probit framework has been adopted in analysing the data. This approach is used for addressing the possible endogeneity bias that occurs when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regressor are both endogenous and binary. The major finding of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access to paved roads in rural areas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that young people will face unemployment. The aforementioned is more pronounced for young women than for young men. Moreover, the greater the proximity to the road increases, the greater its reducing effect on the probability of young people being unemployed.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oad infrastructure in rural areas be at the centre of public policies to address youth unemployment in SSA countries. This wi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 women's empowerment, through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labour market, and the full economic participation of young people.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实态及其战略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佳宁  罗重谱 《改革》2012,(3):21-36
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国家赋予先行先试的特殊权限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其发展不仅关系到某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决定着区域发展方向和发展效益,功能区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职能的重要空间载体。管理体制和功能区设置对于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考察四个国家级新区的管理体制和功能区设置,可以发现:管理体制与功能区设置之间交互影响和协同演进决定了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到历史性变化的新阶段,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对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意义变得更为重要。当今世界发生了一些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事件,世界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的关口。新型全球化模式的探索、国际体系转型的方向和方式、国际政治权力的位移和下沉、信息和交通技术变革带来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与新历史观塑造有关的国际关系教育等问题,都是当代世界面临的迫切问题。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新机遇,确立中国与世界互进的共同价值体系,完善和平发展道路的制度、经济和社会基础,提高在国际体系中的协调和协同能力,加强中国的全球行政能力建设,探索多极化的新管理模式,增进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互识等,都将是未来中国内政外交进步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向来重视国际关系道德教育,以怀仁重义著称于世。中国会作为一个强大而又使人可亲的国家,推动世界向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地谋发展模式的风险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在中国上一轮经济发展中扮演了独特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一时期土地制度不仅是实现经济高增长的秘密之一,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权利二元、政府垄断、非市场配置和管经合一的土地管理体制,为地方政府经营土地财政创造了条件,但也带来了日益增加的经济与社会风险。未来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以地谋发展模式,包括推动以产权为基础的市场配置方式改革,完成土地财政转型,完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财产税制度,建立公平、共享的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服务现代社会管理的统一登记制度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联动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松  周江涛 《改革与战略》2011,27(3):180-182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对存在设计缺陷的失业保险制度形成倒逼机制。国内学者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联动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感性认识的起步阶段。如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使失业保险制度由保障功能为主转向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失业保险制度与就业联动机制,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段雪梅 《特区经济》2006,(9):334-336
在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过程中,如果无视中国的基本国情,片面强调快速发展大规模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则:一方面,会加大自然资源和资本的供给缺口,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张;另一方面,会导致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从而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与转变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立合理的技术结构;同时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为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增长路径的提供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