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从事政府采购工作多年,频繁接触各种富有实力和规模的投标供应商,经常感受和同情一些供应商投标失败后的诸多无奈,有些投标人具有相当的竞争实力,却往往由于一时疏漏而落标,甚至有的投标人屡犯相同或类似的错误,常常令投标人和采购人均惋惜不已。为使政府采购能选择到真正优良的供应商,不浪费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招标》2013,(3):25-26
案例受采购人委托,某采购代理机构就其机房设备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对于采购结果,采购人十分满意。但令人意外的是,采购结果公布后的第二天,投标供应商P公司就提出了质疑。P公司在质疑函中指出,中标供应商Y是一家外资公司——N公司设在某市的办事处,本项目招标文件要求:"为方便提供售后服务支持,生产厂家必须是2011年1月1日前在某市内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及备品备件库,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  相似文献   

3.
《中国招标》2012,(15):16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代理机构在制作招标文件时,通常会要求投标人提供法定代表人的授权书。没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或者无法证实授权的真实性,投标人的投标往往会被视为无效投标。也就是说,法定代表人是否对投标进行"授权"对投标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尽管"授权"如此重要,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些采购代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招标》2010,(31):3-5
"要求投标供应商提供生产厂房的房屋产权证原件或租赁合同原件是否属于非法限制投标人?评审过程未结束就退还投标保证金是否合适?补充公告发布时间是否与法不符?入围样品未响应招标文件是否应按无效标处理?"在一宗家具采购中,一投标供应商围绕这四大问题提出了质疑。本文通过采集当事人和专家的意见,对该家具采购的过程进行了回顾,对采购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对该采购个案的解读,引起代理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杨志坚 《中国招标》2011,(48):26-27
案例某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如果投标人存在不真实投标的情形,则没收其投标保证金。该项目评审结果公告后,采购代理机构便收到了来自乙公司的质疑:中标供应商甲公司的投标承诺超出了其经营范围,根本  相似文献   

6.
张文华 《中国招标》2014,(34):24-26
在一个共有7家供应商参与投标的药品采购项目结束后,排名第三的中标候选人G公司向招标公司提出质疑:此次采购中,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Y公司不是合格的投标人,不应成为中标人。于是,招标公司再次组织评标委员会对Y公司的投标文件进行审查,审查后认定此次采购的7家投标人均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因不满招标公司的质疑处理结果,G公司向当地财政部门提起了投诉。G公司认为,在此次采购中,B公司和Y公司同为S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相似文献   

7.
《中国招标》2012,(11):21-22
案例在某图书采购项目中,由于参与投标的供应商太多,为了保证评审质量,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采购代理机构将评标环节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评标委员会主要针对投标人资格进行审查,然后通过综合打分,由高分  相似文献   

8.
案例回顾A自治区B市政府采购中心接受采购人委托,就其所需医疗设备进行公开招标。截至投标截止时间,有G、S、T、D共4家供应商参与投标。评审过程中,投标人G公司因没有提供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而被判为投标未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失去了继续参与详评的资格。在对余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招标》2014,(43):20-22
案情介绍2014年2月,某"电子招标采购交易平台"及相关服务采购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投标邀请函第五条合格投标人条件第5款规定,投标人必须具有国家信息产业部认证颁发的三级以上(含三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针对该条款设置,在该项目的招标人和投标人中引起争议。有潜在投标人就此提出异议,认为国务院已在2014年1月28日发文取消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审批事项,如相关软件企业之前未取得该资质证书,应当是合格投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12,(41):21-22
案例某采购代理机构在组织完成一个出租车客运经营权项目的招标结果公布后,未中标供应商G公司立即提出了质疑。其在书面质疑函中指出,中标供应商B公司资格文件的真实性和响应性值得怀疑。B公司投标文件在租赁合同、银行存款证明、人员组织架构等三方面有造假嫌疑,因此B公司不是合格投标人,没有资格成为此次采购的中标人。接到G公司的质疑函后,采购代理机构即让B公司证明其不存在虚假投标的问题。对此,B公司十分配合,将场地租赁合同原  相似文献   

11.
政府采购货物时经常会碰到不同的供应商投标的产品为同一品牌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业内经常争议的一个问题,这里既包括单一品目的产品采购和不同品目的产品采购时碰到的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问题,也包括单一品目的产品采购和不同品目的产品采购时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问题,争议的核心点不外乎就是算几家投标人(供应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投标截止时间到了,投标人不足三家,依法应当废标,投标文件是否要退还给投标人?目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章对此并没有做出规定,各地采购代理机构的做法也不一致,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由采购代理机构签收保存,列入采购档案管理;二是告知废标,将投标文件不开封.原样退还给投标人,由投标人签字确认。到底哪一种做法更恰当呢?笔者认为,应当采用第一种做法,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冯君 《中国招标》2011,(38):40-42
某信息技术产品招标采购中,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必须加盖公章"。某投标单位因加盖"投标专用章"而被废标,引发了争议。那么,"投标专用章"是否属于公章范畴呢?投标文件加盖"投标专用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围绕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相似文献   

14.
《中国招标》2017,(41):39-39
20××年8月2日,Z招标公司受采购人H中心委托,为该中心“监测系统采购项目”进行招标。8月7日发布招标公告后,”共有15家供应商购买了招标文件。8月29日投标截止,15家投标人均按时提交了投标文件。经过评标专家评审,B公司被确定为中标候选人。采购人H中心确认评标结果后,z招标公司发布了中标公告,B公司中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招标》2012,(21):32-33
正案例某采购代理机构组织某一信息系统项目的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布后,遭到了投标人Q公司的质疑:本项目招标文件"投标须知"要求投标人必须提供的资格证明文件包括"××年6月至  相似文献   

16.
冯君 《中国招标》2015,(12):31-32
《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一直是政府采购领域重要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但是从文字表述来看,二者关于供应商不足三家而导致的废标,在处理上有所不同。《政府采购法》规定,废标后,采购人应当将废标理由通知所有投标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却开了口子,指出某些情形下,不需要通知所有投标供应商。那么,针对供应商不足三家的废标情形,究竟需不需要通知所有投标人?  相似文献   

17.
李严波 《中国招标》2012,(47):19-20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第18号令)第六十二条规定:"中标供应商确定后,中标结果应当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在发布公告的同时,招标采购单位应当向中标供应商发出中标通知书,中标通知书对采购人和中标供应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六十三条规定:"投标供应商对中标公告有异议的,应当在中标公告发布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招标采购单位提出质疑。招标采购单位应当在收到投标供应商书面质疑后七  相似文献   

18.
崔玮 《中国招标》2009,(26):23-26
在招标采购活动中,投标人希望通过竞标获得业主授予的合同。而在招标、投标、评标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投标文件是招标人判断投标人是否真诚愿意参加投标并尽力获得中标的依据,也是评标组织(评标委员会)进行评审和比较的对象,中标的投标文件还和招标文件一起构成为招标人和中标人订立合同的法定根据。由此可见,评标委员会对各投标人的评价和判定,乃至对最终推荐中标人的确定均是依据其对投标人投标文件的审核与评判,投标文件制作水平的高低对于投标人竞标成功与否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招标》2013,(16):18-19
某民政局办公楼装修项目开标过程中,一投标人代表因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供身份证明而被采购代理机构拒绝投标。该代表认为"携带身份证参与投标"并非实质性要求,因此投标应为有效的,而采购代理机构认为其强辞夺理。那么,究竟应如何做才能避免争论呢?请看本案例。  相似文献   

20.
如何减少弹性废标中的人为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的。”是政府采购法律规定的两种弹性废标条款,“采购人不能支付“及”采购任务取消“就是法律留下的空间,即是弹性所在。实践中,招标采购单位对弹性条款内容的把握偏差较大,少数单位甚至出现任意废标的异常现象,程度不同地妨碍了公平竞争,引发串通投标,侵害了供应商投标的正当权益,同时也使招标工作陷入被动局面,质疑投诉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