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高占军 《经济导刊》1999,(4):36-41,35
债券市场作为我国企业融资的一条渠道,其作用已日益重要。但通过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融资结构的考察,其企业来自证券市场的外源资金中,债券融资已经远远超过股权融资。而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相对于股票市场和整个债券市场偏小,说明直接融资的结构以及债券市场的...  相似文献   

2.
吴腾华 《经济论坛》2004,(22):102-103
企业债券市场作为债券市场的子市场,其发展状况的好坏对于债券市场乃至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健康高效运行的企业债券市场不仅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而且对于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一个需要企业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不仅是深化  相似文献   

3.
程渊  王苗花 《经济论坛》2004,(4):107-108
我国发行企业债券始于1983年,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银行信贷融资在企业外部融资方式中仍居于绝对优势地位,股票市场的发展也远远快于债券市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而要建立强大的债券市场,首先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4.
我国债券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债券市场与经济发展的规模相比太小。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两个轮子,构成了证券市场的有机整体。债券市场主要由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组成,目前国债占主要份额,金融债券次之,企业债券规模最小。我国的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都起步于20世纪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性是金融市场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过低,这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严重桎梏中国债券市场的整体发展,阻碍中国金融市场融资结构的改革。本文就此问题的解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企业债券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债券是一个合理的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合理的资本市场结构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保持良好的比例关系。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直接融资已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但在我国股票市场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作为直接融资方式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债券却发展相当缓慢,普遍存在重“股票融资”、轻“债券融资”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尹爱华 《当代经济》2007,(14):76-77
日德公司的融资结构以债券融资为主,采取以债权融资治理为主、股权融资治理为辅的融资治理模式.银行处于日德公司治理的核心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主银行体制.影响债权融资治理的有效性主要条件是债权人性质、债权集中度、企业债券市场和破产法.改变我国债权融资治理不充分的现状,必须改革商业银行,完善破产法及发展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8.
尹爱华 《当代经济》2007,(7X):76-77
日德公司的融资结构以债券融资为主,采取以债权融资治理为主、股权融资治理为辅的融资治理模式。银行处于日德公司治理的核心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主银行体制。影响债权融资治理的有效性主要备件是债权人性质、债权集中度、企业债券市场和破产法。改变我国债权融资治理不充分的现状,必须改革商业银行,完善破产法及发展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9.
在证券市场中,股票市场、国债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应均衡发展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国债市场发展势头良好,而企业债券市场则处于不断萎缩之中。针对目前制约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因素,应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来促进其健康发展。证券市场是由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两个子市场构成的,证券市场的发展有赖于这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到2000年底,我国股票市场市值已经超过GDP总量的50%,上市公司已超过1000家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发展很快,但极不均衡,股票市场和政府债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而企业债券市场则…  相似文献   

10.
企业债券与股票并存,是金融市场流通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优秀的市场结构应该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协调统一的发展,这样既有利于社会金融信用的发展,同时又是企业低成本、多方面筹集资金的方式。在先进资本市场体系中,企业债券的市场比重远远大于股票市场。但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却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显得有些发育不良,这种现状严重的影响了资本的流通与发展,导致资本市场的功能不完善、效率低。  相似文献   

11.
张坤 《资本市场》2012,(9):76-79
<正>这里所讲的"市场"是指企业债券市场(包括商业票据市场)和股票市场(主要是主板),而非创业板(如不指明,则包括中小板)和场外交易市场。一般来讲,只有那些实力雄厚、经营稳定的大型企业才能通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直接融资。一旦我们深入考察当前我国的金融结构和金融机构的逐利本性,就能够发现这一论断是有据可查的。发展和繁荣"市场"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必要条件,其作  相似文献   

12.
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两大重要手段。两者的比例构成公司金融领域最重要的研究问题,即资本结构问题。股权融资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的,而债务融资既可以通过公司债券市场进行,也可以通过银行获得,因此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银行作用的研究就成为公司金融领域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日德公司的融资结构以债券融资为主,采取以债权融资治理为主、股权融资治理为辅的融资治理模式。银行处于日德公司治理的核心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主银行体制。影响债权融资治理的有效性主要条件是债权人性质、债权集中度、企业债券市场和破产法。改变我国债权融资治理不充分的现状,必须对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完善破产法及发展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14.
企业利用国内公司债券融资,可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运用企业融资理论,对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以及企业的融资行为以及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角度对企业运用公司债券融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国有股及法人股在上市公司总股本中所占比重过大,股权融资所占比率过高,企业债券融资所占比率极小。这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机制不健全、债券市场发育不成熟、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大力发展我国债券市场,是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直接融资重要形式之一的债券融资已成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外源融资形式,而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交易冷清。文章从制约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诸因素入手,提出了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对策,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多元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经验和先验的新视角来看,企业债券市场新发展的必要性依据在于:宏观层面上的居民与企业储蓄增加下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和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中观层面上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股票市场与企业债券市场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微观层面上的债券市场内部的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失。可行性依据则包括:债券市场的良好发展为企业债券市场新发展奠定基石;居民收入和储蓄的稳定增长提供了购买力基础;证券投资主体及其需求的扩大创造了需求条件;全社会和民营经济投资需求的增长创造了供给条件;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则是其定价基础。因此,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新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企业债券的设计与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国债市场相比,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一直显得相对滞后与缓慢,其原因除了融资观念的局限和融资政策的不完善之外,还与企业债券本身缺乏吸引力有关。本文通过借鉴成熟资本市场企业债券发行的成功经验,说明加快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结构的关键在于企业债券的创新与营销策略,提高企业债券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与产权制度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上市公司重“股票融资”,轻“债券融资”的现状及原因,从管制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上市公司产权制度不合理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的根本原因。章认为,产权明晰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前提,同时,发展债券市场又有利于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最后,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燕婷 《经济师》2004,(7):100-101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部分企业选择了“内部集资———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的融资顺序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如美国、日本 ) ,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甚至超过了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滞后是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企业债券市场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是企业直接筹资的一个渠道 ,更应是深化企改革的一种手段。在当前股票市场初具规模但股权约束机制弱化的问题普遍突出的情况下 ,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应是适时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