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外汇管理》2010,(2):52-53
马来西亚总面积329847平方公里,人口约2657万,货币为林吉特(MYR)。2008年,马来西亚生产.总值增长率约为5.7%。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2008,(12):42-43
马来西亚总面积为329,750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7月,人口2,482万,主要语言为马来西亚语(官方)和英语。马来西亚货币为林吉特(MYR)。马来西亚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总计2,004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6.3%(数据来源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报告)。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管理》2008,(12):42-43
马来西亚总面积为329,750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7月,人口2,482万,主要语言为马来西亚语(官方)和英语。马来西亚货币为林吉特(MYR)。马来西亚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总计2,004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6.3%(数据来源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报告)。  相似文献   

4.
概况马来西亚总面积329847平方公里,人口约2657万,货币为林吉特(MYR)。2008年,马来西亚生产总值增长率约为5.7%。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由亚洲钱币学会、中国钱币学会、马来西亚沙捞越博物院联合举办的"中国与东南亚货币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古晋市举行。来自中国、新加坡、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币值的稳定对一国的经济稳定与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这些国家的经济因此也遭受了灾难性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币值的稳定对一国的经济稳定与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使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这些国家的经济因此也遭受了灾难性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到来后,我国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签订了人民币的互换协议。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甚至有些人已经认为人民币达到了国际化的地位。针对这种看法,本文着重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内涵,以及货币互换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关系。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货币互换并等不于人民币国际化,但货币互换的确使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分量的迅速提升,以及金融危机的升级将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推上了争议的风口浪尖,人民币正在作为一种新的力量展现于国际舞台:中国开始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先后与韩国、香港和马来西亚签署总额达46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人民币国际化开启破冰之旅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诸多条件和一定过程,只有把准备工作都做足、做实之后,人民币国际化才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加快复苏,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韩国、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国家相继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抑制本币升值,韩元、泰铢、林吉特、新加坡元、越南盾、巴西雷亚尔和哥伦比亚比索等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  相似文献   

11.
汇率制度及其调整能否适应一国经济发展一直是各国政府、货币管理当局非常重视的问题。作为东盟中经济较发达国家之一,马来西亚汇率制度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经历了从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到钉住美元汇率制度,而后又从钉住美元汇率制度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变迁。这构成了汇率制度的帕累托改进。目前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健康,货币当局对汇率监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外汇储备充裕,以及在清迈倡议框架下中国与马来西亚于2009年初建立了高额货币互换协议,构成了未来马来西亚汇率稳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经济冲击对称性分析的中国—东盟货币合作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双方关系的实质性提升,也必将促进双方在货币金融上的进一步合作。本文运用SVAR模型和相关性分析,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与东盟10国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10国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年的建设期内得到了很大提高,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盟5国最适宜成为未来中国货币合作的备选对象。  相似文献   

13.
官方公布的简单相加货币总量违背消费者行为理论。作为对简单相加总量的一种改进,学者们目前提出了迪维西亚货币总量、现金等价物货币总量、费雪货币存量指数和动量化货币。本文分析了各货币总量理论上的优缺点,并通过归纳和梳理相关文献,基于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三个原则,认为迪维西亚总量最适合作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因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升值传言搅动市场 目前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实行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外界炒作人民币升值已沸沸扬扬好一阵子了,相当数量的国际游资在久候无果、失望之余开始流出中国市场。现在,西方投资界又在鼓吹亚洲货币升值论,目的是吸引更多国际游资前来投机。无风不起浪,也许他们是看中了马来西亚这个潜在投机机会,才会凭空冒出了许多“热钱”。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新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方案,从短期看,人民币汇率改革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汇率改革的当天,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就宣布了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为以篮子货币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东亚其他国家(地区)也可能放弃现有的盯住美元制度,转而实行更具灵活性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6.
动向     
《中国货币市场》2009,(3):69-69
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美政府推出刺激消费信贷计划 总额为2000亿美元;央行与马来西亚国民银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全球再掀降息高潮 欧洲利率创历史新低;央行2009年货币信贷和金融市场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墨西哥央行计划每日抛售1亿美元挺本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分量的迅速提升,以及金融危机的升级将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推上了争议的风口浪尖,人民币正在作为一种新的力量展现于国际舞台:中国开始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推行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先后与韩国、香港和马来西亚签署总额达46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人民币国际化开启破冰之旅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诸多条件和一定过程,只有把准备工作都做足、做实之后,人民币国际化才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模拟澳州经济背景下。通过对迪维西亚指数、费雪理想指数以及动量货币指数的比较分析发现:三者在自身稳定性方面并无特别差异.但从宏观经济预测效果判断,动量货币由于兼得数量和速度双重因子,其总体表现要优于其他两者。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既为货币交易速度复归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也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提供了新的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19.
朱庆 《上海金融》2003,(3):14-16
以往人们选择汇率政策时,没有将货币替代列入考虑的范围。本文通过分析货币替代两个层次及其各自具有的资产价格效应和价格传导效应,认为货币替代应是汇率政策选择需考虑的因素,并提出高度货币替代下汇率政策选择将陷入“货币替代困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有了较快发展,股票的发行和流通对货币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也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为此,货币供给必须考虑有价证券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适当调整货币供应增幅;货币政策也有必要对资产价格的变动予以关注,建立起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机制,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