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袁荣京  罗映娜 《会计之友》2012,(31):112-113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对综合收益的列报进行了规范,文章拟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修订征求意见稿》、《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等相关规范,分析综合收益的列报,并提出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分类列报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规定:企业应在财务报告中加入综合收益指标,要求在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但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还有很多的事项不明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重分类事项还不够完善,本文总结了相关分类项目,并为企业财务报表列报的规范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要求企业在利润表增加列示"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但是由于"其他综合收益"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不容易被把握,因此本文重点讨论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条件和内容,期望对我国企业会计实务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发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的修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为顺应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财政部于2012年5月发布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修订的主要内容就是“综合收益”。本文试对2006年以来我国综合收益报告的改革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综合收益报告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高玲 《财会月刊》2013,(2):94-95
本文分析阐述了IASB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IAs1)的七次主要修订,以及我国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修订。同时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为研究样本,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进行统计,从而得出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在实务中存在简单化、表面化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将综合收益列报作为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内容之一而提出,但在综合收益观下的企业利润表列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主要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三个利润表要素的界定不明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和投资收益等项目的列报位置存在问题,对其他综合收益的计量不够全面,等等。基于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在利润表要素中增设"利得"和"损失"要素,将"利润"要素改为"综合收益"要素,取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等相关的措施。最后,明确了重构后的"综合收益表"及其相关的项目。  相似文献   

7.
刘文辉 《会计之友》2012,(27):18-19
为了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在200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要求企业应当在利润表的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首次提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利润表实质上已变为综合收益表。但是,根据三年来的实践,综合收益指标受关注程度比较低,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状况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综合收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宁小博 《会计之友》2012,(20):23-24
无论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及具体列示项目都是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文章重点对两种准则体系下其他综合收益的列示项目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在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理清差异,并探究异同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综合收益内涵与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内容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政部2009年6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其中第七条对利润表的列报内容与方式做出了适当调整,首次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指  相似文献   

10.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从2009年起,国内上市公司需在利润表中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本文结合实例梳理了企业利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其他综合收益是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6月,企业会计准则提出其他综合收益需要财务报表中列示,以更加全面、准确地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企业的损益和利得,也对财务人员有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综合收益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都有列示,但其在布局和勾稽关系等方面存在欠缺,本文就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宋卉 《财会月刊》2019,(17):85-90
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多元化发展、金融工具种类的增加以及公允价值的运用,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影响未来经济利益的利得和损失越来越多,其他综合收益越来越受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关注。我国财政部于2014年1月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CAS30)进行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及其列报的范围,并深入解读和分析了CAS30和关于其他综合收益方面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建议,以期为实务界对其他综合收益进行甄别和准确列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对利润表的编制作了新规定。  相似文献   

14.
全面收益报告是收益报表的发展趋势。中国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更凸显了全面收益观的理念。本文从信贷决策有用性的角度,选取2009-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对增量信贷决策的有用性。结果显示,在中国当前环境下,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具有显著的增量信贷决策有用性,综合收益信息相比净利润而言对信贷决策有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5.
利润表设计上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变化《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对利润表的编制作了新规定。  相似文献   

16.
<正>在正式文件中最早提到综合收益总额、其他综合收益概念的,见于《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财会[2009]8号文)。根据会计准则解释: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与所有者之外的其他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综合收益总额构成包括两部分: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其中,前者是企业已实现并已确认的收益,后者是企业未实现但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已确认的收益。文件中对其他综合收益的描述为: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和解释入手,厘清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及其具体内容,并用案例进行了说明,从而为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填列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提高财务报表列报信息的有用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2007年以来曾两次对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进行修订。为保持与国际列报准则持续趋同,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列报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列表准则"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列报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综合收益的列报,它既涉及利  相似文献   

19.
张梅 《财会月刊》2010,(12):66-67
本文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和解释入手,厘清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及其具体内容,并用案例进行了说明,从而为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填列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20.
全面收益报告是收益报表的发展趋势。中国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更凸显了全面收益观的理念。本文从信贷决策有用性的角度,选取2009~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对增量信贷决策的有用性。结果显示,在中国当前环境下,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具有显著的增量信贷决策有用性,综合收益信息相比净利润而言对信贷决策有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