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温贷危机     
今年以来.我国温州地区相继发生了百余起老板失踪、厂长跳楼、员工讨薪等事件,其背后的因果关系都直指民间借贷,由此,温贷危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州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面旗帜.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自然就成为全国民间借贷市场的一个缩影。央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就已超过2.4万亿元,占借贷市场的比重达5%以上。而近两年。我国民间借贷的存量资金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飞速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民间借贷融资模式日益变化,市场也在不断发展,虽然民间借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短期内资金的短缺,并能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然而,民间借贷纠纷日渐增多,俨然成为了制约其发展并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我国民间借贷纠纷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多元化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3.
民间借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能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活跃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相关法律滞后的情况下,民间借贷的蓬勃发展势必会引起很多的问题,而税收就是其中一方面。由于我国民间借贷发展时间短,相关税收法律也不健全,出现税收方面的问题也是必然。因此,有必要对民间借贷的税法进行完善,通过税法对其进行规制,促进其阳光化、健康化发展,降低民间借贷的风险,激发民间借贷市场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梁茜茜 《价值工程》2015,(6):192-193
在最近货币政策转向期间,我国一些地区的民间借贷活动趋于活跃,引起各方关注。温州民间借贷市场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典型样本,可以折射出民间借贷市场的动态和货币政策转向的某些方面影响。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长期致力于当地民间借贷市场的监测调查,积累了大量监测数据、案例资料及相关信息。本文反映近期监测调查的总体情况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各种金融抑制现象的发生,我国民间资金市场出现供需两旺的现象,民间借贷发展迅速.民间借贷以其方便、高效、成本低的特点为社会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因其资金规模大且难以被监管的特点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埋下安全隐患.只有从宏观上改善对民间借贷的看法,改革现行监管制度,从微观上提出更有效合理的对策才能真正解决民间借贷问题,为民间借贷的发展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6.
苗林  成玉青 《河北企业》2012,(10):85-85
<正>民间借贷是自然人之间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行为。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和生产方面的需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出现了商品市场和资金市场的空前活跃,各种各样的民间借贷合同随之增多。但由于借贷合同的不规范,借款人的不讲诚信、偿还能力差,也由于我国信用监督制度不健全,因此发生了形形色色民间借贷纠纷。一、民间借贷案件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1.借贷手续不规范。一是没有借贷手续。借贷双方往往是亲朋好友碍于面子,口头借款不打借据,经过一定期限还不  相似文献   

7.
彭陆军 《企业经济》2005,(7):158-160
近年来,民间借贷呈快速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金市场的供需平衡,有利于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但也带来许多问题,诸如资金流向的无序性、金融风险与监管等困难。因此,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势在必行。本文从民间借贷的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民间借贷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借贷主体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作为活跃在农村借贷市场的民间借贷,长期以来,不仅一直存在,而且大有市场。农村民间信贷有着不能忽视而又不可取代的地位,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东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庞大。中小企业对资金的巨大需求推动了东莞市民间借贷的发展。本文主要在模式、安全性等方面,从盈利性民间借贷行为的侧重点以及盈利性民间借贷的中介机构的角度对东莞市民间借贷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为合理引导东莞市民间资本,健康发展东莞市民间借贷市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民间借贷案件数量不断上升,金融风险问题增多。从民间借贷风险防范的视角,以欠发达地区安徽省某地级市为例,介绍了欠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的现状,剖析了民间借贷存在的风险问题,如投资渠道不够畅通、民间借贷市场发展不规范、群众诚信意识不强、群众风险意识薄弱,提出风险防范建议,如加强政府对正规金融的支持、加强金融监管、加强诚信机制建设、增强民众金融素养。  相似文献   

11.
宋佳 《会计之友》2012,(25):56-57
民间借贷市场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与落后的金融体制不能满足其需求矛盾的必然产物。文章从民间借贷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民间借贷的现状及带来的利弊,并提出通过改善金融体制、完善法规体系、加强金融监管等途径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使民间借贷阳光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私营经济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集资方面较难,金融机构更愿意满足国有企业的需求。迫于生产发展,中小企业只能向民间资本寻求协助,我国民间借贷交易市场呈现扩大化趋势。怎样使民间借贷制度完善,成为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运用了多种方法研究我国民间借贷的相关问题,同时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的价值,论述了我国民间借贷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3.
民间借贷是中小企业融通资金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融资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民间借贷融资涉案数量和金额越来越高,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融资的规范治理显得尤为迫切。文章通过剖析中小企业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从正确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行为的角度提出了中小企业民间借贷融资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受资金需求扩张、国家信贷政策、金融监管薄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间借贷市场日趋活跃。据权威资料统计,目前在我国以民间借贷形式出现的“地下游资”已逾8000亿元。民间借贷作为一种民间调剂资金短缺的融资形式,对解决人们生产经营、生活中的部分特殊需求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受群众欢迎的信用补偿机制,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关系。在我国各种经济成份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信用机制还有待逐步健全的情况下,民间借贷的存在和发展,对于经济的互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实际意义。但随着民间借贷主体多元化、规模扩张化、投机化等问题的出现,民间借贷诸多弊端和问题日渐突出,极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法规、规范借贷行为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以及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中小企业靠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筹集资金的空间很小。根据Stiglitz和Weiss(1981)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中小企业也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中小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融资,成为民间借贷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特别是对于不具备一定规模的微小企业,更要依靠民间借贷市场来融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温州民间借贷为切入问题关键,分析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其监管的必要性出发,从监管主体、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等,提出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监管制度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逐渐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针对民间借贷在我国现行体制下的实际状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认为:我国民间借贷发展前景广阔,将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存在自发性、分散性和不规范性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三种对接模式,积极正确引导民间借贷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的快速发展,民间资本规模提升显著.中小企业和农民群众日益突出的融资难问题,为民间借贷形式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土壤.我国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下,民间借贷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利息居高不下、企业主出逃、担保公司放贷出现问题等事件屡见不鲜.本文将从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设想.  相似文献   

19.
农村民间借贷,顾名思义是作为正规的金融机构借贷的补充,是金融投资方法与农村发展问题相结合的产物,对促进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民间借贷既是一项金融服务创新,又成为了一种融资方式。本文通过介绍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来解析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并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6,(23):111-113
在农村信贷投放受限、信贷满足率低的现状之下,农村金融机构又以小额农户贷款为主,无法真正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信贷需求,因而合理引导和完善民间借贷市场,可以迅速弥补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更有效的资金支持。本文通过目前农村民间借贷市场现状与实证分析,结合新农村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趋势,提出一条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新思路,有效盘活当前农村民间信贷市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的资金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