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刊讯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在“中国价格论坛”上表示,当前经济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流动性供应充裕,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逐渐显现。这也是上半年信贷激增、楼市大涨后,发改委首次警示价格总水平存在上涨压力。上半年中国信贷规模迅速增长,已引发了对潜在资产泡沫及通货膨胀的担忧。央行表示,虽有通胀担忧,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央行不会改变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
吴珊 《东方企业文化》2013,(13):198-199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流动性过剩对于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不言而喻,而股票价格泡沫和房地产价格泡沫更是涉及百姓财富,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分析和解决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问题,就不得不剖析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之间的关联性,引发对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3.
人物     
樊纲 中国经济“二次探底”不会发生 “房价从来都是算资产价格,而不是消费品价格,所以我们应防范资产泡沫。”樊纲说,最近30年的历史证明,由通胀引发的危机、动荡其实很少。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到亚洲金融危机,到这次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包括迪拜危机,都是资产泡沫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了以股市和房地产为载体的资产价格泡沫。本文研究了这一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而由此产生的流动性过剩和国际资本流入则是资产价格飙升的直接原因。为避免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带来的严重后果,本文提出了促进消费实现经济内外均衡、转变投融资体制、完善汇率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宏微观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兹晖 《英才》2009,(9):32-32
如果三季度经济稳定以后热钱继续流入,就可能引起信贷过量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加剧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目前都倾向于将宽松政策延续一段时间,中国亦是如此。但是,中国面临更大的政策调整压力。笔者曾提出,中国应先于美国将货币政策的整体效果逐步推向中性。现在,中国政策面正试图在保持总体宽松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完成两件事:一是抑制资产价格泡沫,这一点在最近房地产政策变化中彰显无遗;二是管理好通胀预期。后者是与抑制资产价格泡沫联系在一起的.但更主要的是防止转正后CPI过快上升。更重要的是,当局要通过宏观调控让公众相信,未来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  相似文献   

7.
结合美国经济数据,对次贷危机前美联储信奉的“货币政策无需直接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的主流理论进行了反思,基于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成本、可识别性以及应对方式的分析,笔者认为,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可能带来高成本,而资产泡沫可以渐进识别,中央银行应当直接针对资产价格泡沫风险采取货币政策措施,但这种直接应对不应当是机械的,其目的应当是防止...  相似文献   

8.
将资产泡沫分为生产性资产泡沫和非生产性资产泡沫,前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而后者是抑制经济增长的。在现实中,生产性资产泡沫表现为股市泡沫,非生产性资产泡沫表现为房地产泡沫。分别以美国和日本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到了支持其结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现在是一个关键时刻,在美元币值出现大幅波动的同时。亚洲各国经济却在经历严重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困扰,而越南的资产价格泡沫“率先”显示出破灭迹象。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的大进大出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从2004年开始,资本流入大幅增长,达4年多的时间。外汇积累到1.8万亿的世界之最,这决不意味没有风险。中国有四大免受危机影响的屏障。  相似文献   

10.
易宪容 《数据》2010,(2):22-23
伴随着2009年银行信贷的超高速增长,尽管银行的充足资本率、流动性及减值准备等都很充足,但同样也推高了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银监会要出手制止部分银行贷款流向股市及楼市投机活动。  相似文献   

11.
从国家角度来说,资产通胀往往会给出一些错误的经济需求信号,房地产过热会加大实物经济的供给,在一个时期里拉动经济增长,但最后可能造成生产过剩和房地产泡沫,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使一个国家经济产生紊乱。资产通胀还不同于资本膨胀,股市上涨牵动的是货币资金的流动,而资产通胀带动的是钢铁、水泥、交通等实物经济。因此,要对资产膨胀特别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2010年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控制房地产价格泡沫膨胀。短期内,房价上涨过快,银行信贷风险加大,增加经济增长不稳定因素。特别是资金在银行和资产价格市场之间空转,货币创造的结果是2009年29%的货币增长大大快于实体经济8%的增长,继续这样的循环也可能积累通胀的货币环境。与防通胀形势相比较,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严格房地产信贷规则,以及相关税收等等在内的各项政策,推动201O年房地产价格的软着陆更是经济平稳增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其低利率和低汇率,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使得全球金融资本的膨胀速度持续快于产业资本,导致经济不断虚拟化。也使得近六年来,全球股市、房地产、能源和贵金属等资产价格处于历史高位,美联储的降息和美元的疲软,使得全球资产价格泡沫在短期内仍将维持。  相似文献   

14.
李梓嘉 《活力》2023,(2):95-97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已经超过40年,与日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经济高速发展,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同时与美国有贸易摩擦,资产市场出现泡沫。日本在泡沫经济发生之前进行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改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日本资产泡沫的形成,而我国目前正面临着金融自由化的问题,所以本文研究并分析了日本当时金融自由化改革对资产泡沫的影响,可以作为今后我国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人们普遍关注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高储蓄率导致消费不足,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加大了国内的货币供给。目前的流动性过剩,给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是流动性过剩的进一步加剧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上升,累积资产价格泡沫,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针对流动性过剩要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汇政策、调整进出口结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综合措施,进行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过剩是个大话题,不管是资产价格泡沫,还是通货膨胀,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关。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货币流动性最高的国家之一。如果用广义货币M2比GDP,我国的这一比重现在是180%左右,而美国是90%左右,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都是在100%-120%之间,有的国家更低至60%。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企业普遍存在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财务报告中的资产泡沫严重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降低了公司的可信度,同时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资产减值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资产减值会计也就成为当前各国会计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叶檀 《英才》2009,(10):30-30
今年大家警惕的是资产泡沫型通胀,指望实体经济尽快复苏。但不论是今年还是明年,我们都将面临一个大敌:产能过剩带来的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9.
易宪容 《数据》2010,(9):16-17
面对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形势,欧美当务之急是重建与调整其经济体系,让经济逐渐恢复增长活力,而中国的情况是如何不让其资产价格泡沫吹大,不让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应遵循稳健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流动性过剩加剧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流动性过剩迅速活跃了世界各地的虚拟资本市场,投机现象也应运而生,而投机一向与资产泡沫紧密相联甚至可以说是资产泡沫的原始动力。此次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资产泡沫破灭产生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颇受指责,但之后监管部门投资者和会计界达成共识,公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