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强化信贷管理、加大监控力度、有效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已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共同任务。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的前提是准确的判断风险、监测风险。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现行主要统计指标的基础上,从各指标的内在联系出发,构建信贷评价预警指标体系(包括综合评价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作为定量分析工具,为信贷决策提供支持,以期推动信贷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银行的适时、动态监测的水平,增强信贷抗风险能力和预警能力。本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试图通过构建这样的指标体系提高挖掘利用基础数据的水平,而且指标体系的计算本身可以通过计算机很方便地实现。  相似文献   

2.
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重要措施,快速、准确评估其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经过长期实地调研,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其中,所建非财务指标体系,从行业环境、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经营者经验与素质、信用品质四方面进行评估;财务指标体系包括现金流流动负债比、净资产总资产比、息税前利润流动负债比、总资产周转速度、流动比率、现金流贷款比六个指标。以Logit统计回归模型为基础建立的评估模型,在分别评估非财务指标信息和财务指标信息后,加权相加两方面结果得到综合评估结果。实证检验证明,该评估体系的评估正确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3.
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重要措施,快速、准确评估其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经过长期实地调研,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其中,所建非财务指标体系,从行业环境、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经营者经验与素质、信用品质四方面进行评估;财务指标体系包括现金流流动负债比、净资产总资产比、息税前利润流动负债比、总资产周转速度、流动比率、现金流贷款比六个指标.以Logit统计回归模型为基础建立的评估模型,在分别评估非财务指标信息和财务指标信息后,加权相加两方面结果得到综合评估结果.实证检验证明,该评估体系的评估正确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4.
信贷资产的风险监控预警能力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在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风险监控预警也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监控预警工作中面临的新要求,提出构建风险监控预警体系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1、以单一的财务指标进行业绩评价。其缺陷表现在:(1)业绩评价只包括财务业绩,不包括非财务业绩,不能综合全面地反映银行的价值;(2)以财务指标作为考核业绩的标准,而不考虑非财务方面的贡献和业绩,使评价结果与银行长期发展战略不相关,助长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3)财务指标基本为结果性指标,是对过去经营成果的反映,缺乏解释性指标,如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指标;(4)财务指标重视实物资产的衡量,没有把理活动影响战略结果的能力考虑在内,对无形资产的评价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源于经济体制转型与金融制度的变迁,是中国“入世”后,经济金融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从1996年放开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开始.到2004年放开商业银行贷款浮动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新的利率框架下,商业银行已经由利率管制下的被动接受者,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程度偏高,致使商业银行间接成为了房地产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及时进行风险预警,有效化解风险尤为必要。本文在分析银行房地产授信风险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预警指标和预警处理机制为主体的额度授信预警体系,目的是使银行有针对性地监控房地产业授信风险,提高银行风险一收益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黄晓鸟  王娜 《中国外资》2009,(22):49-49
风险预警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根据大量经验表明,信贷经营过程中风险隐患发现得越早,其造成的损失率就越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信贷风险预警的必要性,构建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9.
黄传照 《金融纵横》2004,(10):51-53
一、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风险评价离不开风险要素指标,风险要素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无疑是构建风险评价体系的一个首要任务,也是一个关键。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风险预警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根据大量经验表明,信贷经营过程中风险隐患发现得越早,其造成的损失率就越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信贷风险预警的必要性,构建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