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蓝色贸易壁垒是继绿色贸易壁垒之后的新的贸易手段.SA8000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推行,发达国家将国际统一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其目的在于对发展中国家设置贸易障碍.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外贸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它一方面能让我国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而得到最终的认可,对企业的最终的长远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国际统一劳工标准还不具备客观和主观条件,要发展中国家即时履行国际统一劳工标准是不公平的.我国应顺应这一趋势,正确看待蓝色贸易壁垒,并对此作出积极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SA8000标准为核心的有关劳工标准问题的蓝色贸易壁垒逐渐兴起,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趋势。鉴于蓝色壁垒的隐蔽性、歧视性和贸易保护性,国内学者充分重视对蓝色壁垒的调查和研究。文章对中美贸易中蓝色壁垒对我国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应对蓝色壁垒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蓝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壁垒,其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产物.蓝色贸易壁垒具有双重效应,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影响.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加强对蓝色壁垒的研究和应用,加快制定对外经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突破蓝色壁垒,从而减少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绿色贸易壁垒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向,是出现的又一非关税壁垒措施。世界各国利用绿色贸易壁垒来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入,有一定的歧视性,但绿色贸易壁垒也有积极的一面,它保护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在WTO框架下,当关税大幅度降低后,绿色壁垒逐渐开始成为国外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措施。因此,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开展过程中出现的蓝色贸易壁垒问题,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的带动和影响下产生的经济形势。发展态势隐蔽、对贸易经济活动有双重性的影响以及影响范围较广等,都是国际贸易经济往来过程中蓝色贸易壁垒问题的显著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推进,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蓝色贸易壁垒问题的分析就成为了备受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  相似文献   

6.
蓝色壁垒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承刚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80-182
发达国家在劳工标准上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贸易管制,构成新贸易壁垒,即蓝色壁垒。文章首先对蓝色壁垒及相关标准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深入探讨蓝色壁垒及其相关标准,最后就它们对我国企业出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应对它们给我国企业出口带来的冲击提出几项措施,以期达到在面对发达国家的蓝色壁垒时,能够针对其实施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我国企业出口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最终突破蓝色壁垒。  相似文献   

7.
“蓝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壁垒,其实施将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蓝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壁垒,其实施将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东莞玩具业是我国玩具的一面旗帜,是东莞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屡屡遇到欧美国家技术贸易壁垒,对产业形成巨大压力。本文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探讨突破技术贸易壁垒对策。  相似文献   

10.
蓝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给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模型分析了蓝色贸易壁垒带来的经济效应如数量控制效应、成本控制及需求供给效应、贸易转移贸易限制效应等负的社会经济效应;技术创新、政策创新等正的社会经济效应。并用实证数据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TC)分析了蓝色贸易壁垒的负面效应即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政府政策扶持,转变企业观念,加大科技创新等应对蓝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依据Feenstra等人的检验方法,本文测算了中国省份层面的初级品和制成品贸易多样性,结果发现,制成品进口多样性的地区区域出现扩散形态,而出口多样性走向区域趋同.在计算样本期我国省份TFP指数基础上,研究进一步考察了贸易多样性与生产率增长的双向关联,结果发现,除了科研投入,贸易多样性成为我国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就贸易...  相似文献   

12.
孙本芝 《特区经济》2009,(6):202-203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食品国际贸易量不断攀升,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高度关注,我国食品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频频遭遇进口国的食品安全壁垒的重创,本文深入分析国外食品安全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带来的影响,探讨我国食品出口受阻的原因,在分析探讨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突破国外食品安全壁垒,以提高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浅析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海霞 《特区经济》2009,(5):225-226
环境贸易堡垒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新形式应运而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它几乎波及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各个领域,影响了我国外贸的增长。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贸易壁垒的涵义,其次分析了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晓华 《特区经济》2010,(6):207-208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屡遭绿色壁垒的阻碍。绿色壁垒的广泛运用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概况,其次分析了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发展新趋势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静 《科技和产业》2005,5(3):33-36
本文探讨了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发展的八大新趋势,认为今后几年,我国企业产品出口所面对的绿色贸易壁垒考验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spatial externalities in shaping China's economic geography by establish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contains regional productivity, trade barriers and local amenities to capture spatial externalities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over time. Combining provincial data on bilateral trade flows with observed information about economic geography during the period 1998–2013, we estim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marginal contribution of each explanatory factor.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regional labor density and wage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exogenous productivity and amenities,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trade barriers. Meanwhile, variation in the marginal contribution of exogenous productivity and amenities and trade barriers reflects the regional temporal–spatial features in China's recent marketization process. Therefor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place more emphasis on absorb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reducing inter‐regional market barriers to promote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spatial resource allocation.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对华贸易壁垒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两国在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俄罗斯对华贸易壁垒也不断增多。其中俄方通关环节不符合贸易惯例、俄强制认证标准大多与国际标准不符、管理复杂等方面问题突出,我方应在加强与俄罗斯的贸易谈判、建立两国贸易监控机制、加深对俄罗斯技术性壁垒研究等方面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8.
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也在不断增加,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作为WTO的成员国,当今世界上经济和科技第二发达的日本,为了保护其国内市场,对进口产品制定了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这不仅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扩大,而且严重影响了中日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因此,我们要针对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措施加以研究,从根源上查找原因,寻找对策,进而制定出我国对外贸易跨越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