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三年来,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也遇到不少问题,存住一些不同意见和实际困难。这些不同意见牵涉到对信用社改革的基本问题的认识,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会阻碍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会组织这方面的研究,就是要从理论上进行探索,为信用社改革的实践开辟道路。我们不是简单地从各个人的不同经验出发为改革提供某种模式,而是要探索改革中  相似文献   

2.
信用社改革从1982年算起,已经历了8个年头。通过以恢复“三性”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信用社已出过去实际上的银行基层机构,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但与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改革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另一方面,信用社独立经营后,与银行矛盾增多,内耗严重。于是主张行社合一的呼声再起,有可能使信用社改革经过8年之后又回到原来的起点。看来,信用社朝什么方向改,似有必要重新探讨。我们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3.
当前,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已成为金融界议论的“热点”。究竟如何改?我想就此谈点看法。几种可供选择的改革模式人们对信用社改革提出过多种方案。我认为这些改革设想都可以试验,但从根本和长远考虑,信用社同农行脱钩,自成体系,由人行领导,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改革模式。在此,我们可对人所共知的几种模式作些分析比较,以便从中得出应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我县信用社改革工作已于今年4月中旬全面铺开。在这次改革中,我们采取全县摆“梅花点”的做法,以点带面,走一步,带一步,从而使这次改革,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了预期的要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改革干部制度。过去,信用社干部是“终身制”、“铁饭碗”,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信用社自1983年以来经过近十年的改革,虽然恢复了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但由于种种原因,信用社的改革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是个别地区又出现了对信用社主任实行任命制的现象。二是目前信用社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法人,处在负盈不负亏、亏损就挂帐的状况。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信用社产权关系模糊,所有权难以落实;②农业银行如何加强和改善对信用社的领导和管理,如何理顺行、社关系还存在不少问题;③由于产权关系模糊,对信用社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也难以建立和完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实行股份制改造,才是信用社改革的方向和出路。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自1983年试点,次年全面铺开以来已六年了。改革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有的认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信用社的“三性”,为了接近群众,接受社员监督,信用社的规模应该是小型的;有的认为改革的目的是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信用社的规模宜大不宜小。有的认为管理体制应彻底改革,信用社应该从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的旧模式中解脱出来,或独立成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信用社体制改革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针对信用社体制改革当中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一、信用社的领导问题1984年8月,国务院在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中指出:“货币流通需要全国统一调节,信贷收支需要全国统一平衡。”“农业银行要加强对信用社的领导,不宜改革信用社的隶属关系。”这就已经明确说明了信用社归属农业银行的领导。但是,也有人认为:现在信用社已经有能力拉出去自成体系,归属人民银行领导,然而我认为:①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信用社本身的经济实力、资金力量、竞争能力、干部素质等都还没有具备自成体系的能力,还离不开农业银行的支持和指导,还需要农业银行来扶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我区农村信用社(简称信用社,下同)从1984年全面开展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已有九年多了。通过改革,信用社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注目的丰硕成果。仅以信贷业务为例,1991年底,全区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已达到48.4亿元,各项贷款规模达35.5亿元,分别比改革前的1983年底增长6.1倍和5.4倍。今年上半年,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8.4亿元和48.8亿元,又上一个新台阶。信用社已成为支持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不能盲目乐观,还要看到由于受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思想解放不够,改革的胆子不大,不敢冲破某些束缚信用社搞活业务经营的条条框框和“禁区”,致使近年来在业务经营上困难重重。反映在经营成果和效益上呈现亏损逐年增加,盈利严重锐减的趋势(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如何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信用社改革进行分类指导,是我们完成信用社改革任务的重要课题。怎样划分信用社改革模式类型,我认为总的原则是,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相配套,同时考虑信用社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信贷资金力量和历史因素,提出切合实际的分类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信用社体改为什么难以深化? 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不少喜人的成果,但近些年来,伴随信用社经营条件的变化,改革停滞徘徊,难以深化。我们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症结是: 1.客观上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状况十分复杂,商品经济在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悬殊,使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对象、业务内容、经营方式、经营成果千差万别,从而对其体制改革有着迥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贯彻执行,客观的现实提出了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农村金融的前哨阵地一信用社办成真正的信用社。信用社必须走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2.
如何扭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经营效益不佳,利润“滑坡”的局面,增强信用社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当前农村金融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本人仅就近年来信用社资金营运结构中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信用社是一个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农村集体金融组织。这一属性决定了它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取决于从经营中获得盈利的程度。因此,资金的有效营运就成了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信用社能否有效营运资金并获取效益,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状况。目前,信用社经营陷于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过于集中形成的。其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金融系统中,如何把信用社改革成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笔者谈谈对信用社改革的一些看法.一、信用社经过体改后的主要经验和问题主要经验1.变僵化为灵活,充分自主经营信用社经过体改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业务上彻底摆脱了银行管得过死的问题,变僵化为灵活,自主经营.过去,信用社的一切都按银行的一套来办理,连发放贷款也要经过银行审批.因此,严重地束缚了信用社的手脚,使信用社的业务一直处于徘徊局面.经过体改  相似文献   

14.
一年多来,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工作正在由点到面逐步开展起来。从目前情况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改革的效果是好的。通过改革,坚持了信用社合作金融的性质,恢复和加强了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使信用社增加了新的活力,工作大有起色。但是按照中央1983年和1984年两个一号文件对信用社改革的要求来衡量,这项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支持农村商品生产的需要来看,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  相似文献   

15.
再谈信用社改革张华一年以前,在山东召开的全国合作金融理论研讨会上,我提交了一篇《对信用社改革的几点看法》的文稿,主张“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独立于各金融机构之外,真正自立门户,依法经营,完全确立信用社的法人地位,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  相似文献   

16.
信用社改革实行分类指导原则,已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普遍接受。本文按照此原则,对除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部分城市郊区以外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谈点看法和设想。一、前段改革没有摆脱信用社组织机构“集并、向上”变迁史的惯性。以恢复合作金融性质为核心内容的信用社改革已走过了六年历程,进行了多种改革模式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的看信用社还投有恢复合作金融组织的本来面目,与农村经济改革和农村广大商品生产者的需要还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把信用社办成真正起民间借贷作用的合作金融组织,是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进行信用社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方向。几年来,围绕着恢复信用社的“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信用社的体制改革,迄今为止,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现在,我们就如何才能把信用社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与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信用社这一集体所有制合作金融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成为一个时期以来人们议论的热点和金融界关注的问题。现就广西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对此作一些探讨。一、信用社九年改革的回顾广西农村信用社自1984年开始,按照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把信用社真正办成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金融组织的指示,全面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九年多的改革实践与探索,信用社在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强化内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打破了信用社“即是合作金融组织又是农业银行基层机构”的管理体制,使它  相似文献   

19.
一、“三性”成为形式主义的原因。农村信用合作社(下简称信用社)的改革始于坚持合作金融方向的恢复“三性”。但是,众所周知,七年来的恢复“三性”,成了形式主义。通过行政手段甚至不惜以摊派的方式进行扩股,以证明其“群众性”。通过成立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理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以体现管理上的“民主性”。通过利率实行浮动和发放乡镇企业、专业户、个体工商户贷款,以显示其经营的“灵活性”。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恢复“三性”改革本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由“官办”恢复民办后,新的管理体制如何确立,需要按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重新认识和研究。 信用社改“官办”为民办,恢复“三性”,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这是改革的方向。需要研究的是信用社怎样实行民主管理,怎样增强信用社企业的活力。我们主张从信用社的特点和实际出发,突破老模式,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