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对企业内部集资作出新规定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对企业内部集资作出新的规定:企业内部集资仅限于笠产性O司,而目必须在完成回债任务后方可申请。@企业内部债券所筹措的资益,一段回(用于补充流动资盖货款—企业内部集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要纳人国家固定资...  相似文献   

2.
《四川金融》1988年1期发表周万贵《当前企业集资的特点及对策》一文。 近年来,社会集资活动日益活跃。江油县14户企业集资的调查表明: 一、集资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分布在集体企业。调查的14户企业自1986年以来向社会集资达3369.8万元,户平集资240.7万元。1987年1~7月比上  相似文献   

3.
地方国有独立火电厂主要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国家集资办电政策的产物。上世纪的集资办电政策调动了社会多方面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办电热潮,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地方国有独立火电厂。尽管经历了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一些地方国有独立火电厂被五大发电集团收购,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火电厂作为当地地方政府重要的电力资产而存在着。  相似文献   

4.
集资小机组规范化管理河北省电力局发电公司周丽萍目前,在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形势下,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积极筹措资金,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来满足社会对电能的需要,同时也为一些老电厂实现节能降耗进行必需的技术改造。在河北南网的保...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近几年我国社会集资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社会集资的可行性分析中,作者认为:自觉自愿和平等互惠、统一管理与宏观调控、社会集资来源及运用和收益分配的规范化是社会集资活动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招股集资、股票发行是扩大资金筹集的一种经营制,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式,因而社会主义是可以试行和利用的,但要根据本国的客观条件和需要来决定;债券集资、债券发行在我国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吸引力。作者针对增进社会集资使用效益的关键环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近期对策,认为社会集资的综合计划和统一管理、社会集资的鼓励和引导、社会集资的参与和调节、社会集资的制约和监督等是不断提高社会集资使用效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股份制的发展可以大体上分为五个阶段: 荫发阶段(1980~1983年) 1978年12月,这一阶段,人们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股份制尚未被人们所认识,但一些企业首尝禁果,例如: 1980年哈尔滨松江木器厂正式改名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向社会集资数百万元;  相似文献   

7.
当前,施工企业遇到的问题之一:“没有任务愁任务,有了任务愁设思。”原有的设备老化了、报废了,而新设备又无钱购买。为了解决购设备的资金问题,在“上级不拔、甲方不给、银行不贷”的情况下,只得想办法在职工中集资。“集资购设备”,职工自救,为企业分忧,确实解决了某些项目急需设备的问题。但也引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还本付息问题。向职工集资,期限不能长、利率不能低,否则职工不愿意。不少单位一般将集资的期限定为1—3年,利率略高于同期银行存款的利率。但是,我们要看到,设备的使用期一般10—15年,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加速折旧的办法,投资回报期也要5—10年。三年还本,用什么来还?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将使流动资金紧张的程度进一步加剧。要付给职工较高的利息,如果工程项目效益较好,利润率高于利息率则好办;如果利润率低或发生亏损,集资的利息从哪里来?本来,“集资买设备”是为了企业的  相似文献   

8.
要着力解决好施工企业资金紧张问题蒋应照国营施工企业,是特殊商品生产者。要承建某项工程.必须预先投入大量资金。但.目前资金十分紧缺,主要靠上级主管部门投入,并向职工集资。施工企业是微利单位.收不抵支的现象时有发生。职工对集资缺乏信心,竣-工程款长期拖欠...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方针指引下,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社会用电日趋紧张。因社会缺电,工农业盼电,而集资办电的乡镇、地县和企业又缺乏办电的经验、知识、人才和技术。在此情况下,他们急需专业部门的指导和协助。又由于建安企业在招标投标竞争机制下改进经营管理,力求生存发展的紧迫感。我们协会于前年九月联合了省电力设计院、省电建一、二、三公司、省送变电公司、省供电承装公司等七个单位的企协,共同筹建了一个咨询联合体。目的是为各集资办电的地县、乡镇和企业提供从设计开始,包括设备材料、建安施工、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发出坚决制止乱集资通知的五条规定一、各地区、各部门及各单位举办的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者支付股息、红利的有偿集资(不包括国家统一筹措国债和出资人依法共同出资组建各类企业、公司)活动,除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外,一律暂停。二、下列集资活动,可以依法照章进...  相似文献   

11.
<正> 企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企业积累即留存利润,二是集资,三是借入资金,即是向银行贷款。在大多数企业中靠自身积累资金满足不了需求,集资需要严格的审批手续,而向银行借款则是快速便捷的办法。在英法日等国的企业中借贷与自有资金的比例一般在60%左右,美国更低为30%左右。通  相似文献   

12.
集资建矿是国家在“六五”、“七五”期间出现的煤矿基本建设新形式。集资煤矿建成投产后,向集资各方按投资比例提供一定数量的煤炭(即国家计划价煤炭),作为集资方的投资收益。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集资矿的政策性亏损和提供集资煤量两个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随着国家逐步放开煤炭价格,如何理顺集资煤矿管理体制,正确处理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维护集资方投资  相似文献   

13.
浅谈职工集资建房款的核算及管理刘权民向职工个人集资建设职工住宅,是近年来住房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一项新生事物。这项措施对于提高职工的房改意识和参与意识,在住房建设上充分体现国家、集体、个人合理负担的原则,以及补充企业建房资金的不足,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机电工业》2002,(11):11-12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向机动车辆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以及在道路上乱设收费站点等问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发出《关于治理向机动车辆乱收费和整顿道路站点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对涉及机动车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性集资、各种摊派项目和罚款进行清理整顿。凡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及财政部、国家计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财政、物价部门明文规…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不断增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问题就一直备受商业理论界的关注。大量学者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内涵、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仍然有很多差强人意的地方,其中一些问题来自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本身,而另一些则来自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中的四个方面的研究困境与不足进行探讨,这四个问题分别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原因、评价与跨国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赴澳大利亚煤炭工业考察报告之三煤炭部财务劳资司谢玉清澳大利亚煤矿建设投融资渠道主要有向商业银行贷款、向社会集资以及吸收外国投资等。象我们考察的RTZ-CRA和BHP这样具有实力的老企业,小规...  相似文献   

17.
《当前企业集资热潮中出现的问题》一文,提出了在目前经济紧缩形势下,集资热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1)集资范围很广,并带有一定强制性;(2)集资利率偏高,奖励名目繁多,对银行储蓄存款是一个极大的冲击;(3)弱化了国家紧缩信贷、抑制经济过热的效应,不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4)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消费基金膨胀和基建规模的扩大;(5)缺乏统一管理和必要的规章制度。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巴晴 《董事会》2012,(8):21-22
近期内地资金市场利率水平逐渐下行,资金面逐渐宽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睛况,企业是否再上香港市场发债集资,除了追求一定的国际声誉以外,更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的资金成本进行安排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存在着生与死的辩证法:一些企业发展兴旺,另一些企业淘汰消亡。企业有生有死,优胜劣汰,既是市场竞争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客观要求。—一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建立企业破产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的调节来进行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要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市场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要求企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合格产品,实现资源的利用效率。价值规律的杠杆作用使得资源要素自然而然地从低效甚至无效的企业向高效的企业转移。在这个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集资办电,一定要拍好宣传发动集资整改农网能否得以顺利进行,宣传发动是基础工作。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3点:1.大张旗鼓地宣传(电力法》及其配套法规中关于集资办电的规定:“电力事业投资,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换句话说,也就是“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而农村电网改造正是为促进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电。所以,农网改造资金的筹措应走群众集资办电的道路。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针,是我国农村电力建设发展的方向,这个道理要向政府、群众讲清楚。2宣传好农村电网整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