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振祺 《中国报道》2010,(11):30-31
广州亚运会设置了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同时,来参加此次亚运会的亚洲各国运动员也是"星光熠熠",可谓是一次亚洲体育明星的大聚会。优秀的体育运动员能将身体、意志各方面的优秀品质结合起来,他们不仅是运动员中的代表、体育迷的偶像,更是一项赛事引人眼球的看点。本刊向读者介绍的这11位参加广州亚运会的运动员多是其所在项目的佼佼者,而且他们都是80后,80后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上已占绝大多数,真可谓是"80后的亚细亚"。  相似文献   

2.
亚运,给力!     
高鑫 《中国报道》2010,(12):18-23
2010年11月12日,当喜庆的炮仗点燃亚运主火炬,当璀璨的焰火在天空绽放,全亚洲的目光汇聚于南国明珠——广州。。这是一届注定载入亚运会史册的体育盛会。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运动员参赛,规模和参赛人数均创历届亚运会之最;42个大项476个小项,广州亚运会成了"瘦身"前最"丰满"的一届亚运会;  相似文献   

3.
亚运史话     
何流 《中国报道》2010,(11):54-57
亚运会前身为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1912年,中国、日本、菲律宾3国的代表组织成立了"远东体育协会",并于191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了第一届远东运动会,菲律宾、泰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参加了该届运动会,这就是亚运会最初的雏形。远东运动会每2年举办一届。到1934年为止,共举办了十届。  相似文献   

4.
欧江波 《珠江经济》2004,(10):42-46
2004年7月1日,广州成功获得2010年亚运会主办权。举办亚运会将对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是广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强大推动力,是广州2200多年城建史上的一座新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2010年的亚运会给广州酒店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广州酒店业第二轮投资虚热和酒店亚运会,广州众多准备收获的酒店应该保持清晰头脑。本文从亚运前夕酒店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求广州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相信有很多人还记得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圣火和“熊猫盼盼”带给国人的激动与骄傲,时隔20年,亚运会将再次回到中国,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将在广州举行。  相似文献   

7.
相信有很多人还记得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圣火和“熊猫盼盼”带给国人的激动与骄傲,时隔20年,亚运会将再次回到中国,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将在广州举行。  相似文献   

8.
杜枫 《走向世界》2010,(12):26-28
后园博会时代,很自然地,人们的目光会投到房地产上来。 1990年,亚运会的举办使北京亚运村板块一夜崛起,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也带来了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北京有"奥运概念"、上海有"世博会概念",厦门也有"园博会概念",房地产业内人士谈到,园博会的举行,除了园林建设方面的意义外,更带动了一个新的房地产片区——"园博"板块的兴起。  相似文献   

9.
广州主办亚运会这一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亚运会启动了广州新城的建设,但亚运城的长期发展取决于广州新城的发展定位。广州新城应结合亚运城的综合体育设施和亚运带给广州的巨大影响,发挥广州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形成健康产业集群,带动广州产业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0.
10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就广州亚运会筹备工作回答记者的提问时透露,广州亚运会总投资1200多亿元人民币。乍一看,这个数字真不得了。下届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的预算也只有约93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985.8亿元。质疑肯定会出现:为何区区亚运会,反比奥运会要多花2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1.
何流 《中国报道》2010,(11):32-33
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成员报名参加本届亚运会,代表团总人数为14358人,其中,运动员10156人,随队官员4202人,规模和参赛人数均创历届亚运会之最。2010年,广州亚运会还将迎来阿富汗代表团,这意味着广州亚运会将实现亚奥理事会45个会员的"大团圆"。  相似文献   

12.
李舒亚  何晶 《中国报道》2010,(11):34-36
广州亚运会无论办赛水平还是国民心态,都较之前成熟了许多。虽然这是广州2200年建城史上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活动。但是,这次是在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情和氛围中进行,比较理性。  相似文献   

13.
《环球财经》2010,(11):44-44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将于中国广州隆重举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将设42个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广州还将在亚运会后举办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  相似文献   

14.
20年后,亚运会重回中国。这一次的主角,是广州。 11月12日,一场"以珠江为舞台,城市做背景"的亚运开幕式在珠江的海心沙广场如约而至。于璀璨的珠江夜景之下,这场无可复制的开幕盛典将广州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5.
冯洁 《浙江经济》2010,(22):61-61
金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可以上升为一种民族自豪感;对于个体而言,则在于一种激励。然而过分看重金牌,只会与运动竞技精神南辕北辙 国人对于奥运、亚运的热度似乎正日渐消退。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始,中国在金牌榜上位置已毫无悬念,当时的吉祥物熊猫盼盼更是印刻在一代人的记忆中。20年后,中国再次承办亚运会,这次的地点在广州,尽管开幕式的宏大场面远胜20年前,可不得不承认,公众的关注度已经渐渐转移开来。  相似文献   

16.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于2010年11月12日在广州开幕。低碳、绿色、环保,已融入到亚运会筹备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本文从亚运城、火炬、市区建设、交通以及市民低碳意识等五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广州绿色亚运中所体现的"低碳""环保"理念,旨在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日前,北京城建建筑工程总承包部承担施工任务的亚运场馆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工程总承包部周辉QC小组的两项QC成果发布均获得北京市一等奖。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工程是广州市设计院联手美国MANICA公司设计的NBA比赛在广州的分场馆,同时是第16届亚运会篮球比赛的场馆,可容纳观众1万8千人。  相似文献   

18.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泥泞的滩地,如今一座偌大的新城在广州莲花山下拔地而起。近百栋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使她成为亚运会历史上最宏大的建筑工程。在广州亚运城7个标段工程建设中,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建了运动员村1区标段,其中有建筑10栋,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合同造价3亿多元。运动员村建成后,将成为2010年第16届亚运会运动员及随队官员的公寓。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广州申请承办2010年的亚运会在无对手的情况下申办成功,这是继北京申奥成功以后,我们国家迎来的第二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随着走向2008年奥运的步伐越来越近,亚运会在广州也成了热门话题。在申办的过程中,其他竞争对手都不战而退。本来是申办热门城市的马来西亚到最后也单方面退出,他们的官方解释是:“举办2010年亚运会的费用太昂贵,不宜主办。”这不禁令人产生疑问,亚运会对于承办的城市来说是“烫手的芋头”吗?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广州申请承办2010年的亚运会在无对手的情况下申办成功,这是继北京申奥成功以后,我们国家迎来的第二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随着走向2008年奥运的步伐越来越近,亚运会在广州也成了热门话题。在申办的过程中,其他竞争对手都不战而退。本来是申办热门城市的马来西亚到最后也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