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被称为“第三次土地改革”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2003年在福建等省份试点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将在全国全力推进。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成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和工作机构,有16个省区市制定了政策性文件。福建、江西、辽宁等省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正在推进配套改革;云南、安徽、河北、湖北4省主体改革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2.
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浙江,江西等省份试点,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对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和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作了初步探讨,并对森林生态旅游的效益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上海集体经济》2007,(3):F0003-F0003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在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国家林业局将加快推进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国所有省份都要启动集体林权制度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璨  张寒 《改革》2023,(8):140-155
集体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2002—2022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划分为2002—2011年和2012—2022年两个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区别的阶段:前一个阶段以集体林确权和推行家庭经营为主要特征,后一个阶段以鼓励集体林权流转以实现规模经济为特征。在构建多元主体互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8 855个跟踪农户样本和351个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样本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应与演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启动时机和核心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政府精心设计和集体林经营主体自发适应相互作用的制度变迁;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不协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政府政策制度、市场等动态演化步调不吻合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的动因。应强化制度的系统性和集成性,协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实现政府目标和集体林经营主体目标的耦合与协同,促进集体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5.
《老区建设》2010,(9):5-5
日前,记者从国家林业局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场会”上获悉,目前,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4个地市、2100个县和2.65万个乡镇有序展开林改各项工作。福建、江西、辽宁等10个省区基本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6.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08,(15):28-29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从2003年试点开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在多个省份推开。此次《意见》的出台,意味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大幕在全国范围内拉开。  相似文献   

7.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基本稳定,接下来是以"三权分置"为核心的深化改革阶段及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管理层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文章首先概括性的介绍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现状,然后分析了改革至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背景提出管理层应选择从技术路径方面完善改革配套制度,提高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关注集体林权改革:林权改革的方向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8日,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标志着林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大幕就此拉开!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8日,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标志着林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大幕就此拉开!这次林权改革,中央和各级政府是高度重视的,做了精心准  相似文献   

10.
正(一)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效自2007年6月我省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省林业厅制订了实施方案,2007年下半年基本完成了各级机构组建、宣传发动、政策培训、调查摸底等"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延长山林承包经营期、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浙江省逐步形成了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促进了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目标的逐步实现。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为深入推进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曹元 《辽宁经济》2012,(10):51-53
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暨林下经济现场会在辽宁省本溪市召开。辽宁作为三个典型发言省之一,省林业厅厅长曹元在大会上介绍了辽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1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林权改革的相关研究亦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我国,由于各个地区存在差异,集体林权改革有其特殊性,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研究问题,不可"一刀切"。总的说来,目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比如农户收入增加,林权经营者的造林积极性得到激发等,但是在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诸如产权不明晰、政策不完善以及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等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文章综合相关学者提出的观点,总结分析集体林权制度的现状以及改革后取得的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国家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其实,早在国家林改政策出台之前,陕西就决定先行开展改革试点.自2007年7月开始,陕西选择在太白、宁陕、西乡等10个集体林面积大、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区),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开始试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称之为中国农村"第三次土地革命",直接关系到数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剖析和总结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对于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涉及到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进行研究的并不充分。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包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念指引、目标设定、动因驱动、方式和路径选择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是指导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这项改革和13亿国人息息相关,将给广大农民、林业系统等相关人士带来具体实惠。  相似文献   

17.
何得桂 《发展》2009,(12):8-10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继30年前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召开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集体林业的改革发展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林农收入,  相似文献   

18.
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解读《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近日,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处于试点阶段。自2004年7月我厅在沐川县开展此项试点以来,该县围绕"明晰  相似文献   

20.
乔灿国 《发展》2010,(12):67-6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在林地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农村家庭经营制度在林业上的丰富和发展。庆阳市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川塬相间,地形复杂,共有林业用地1399.83万亩,其中集体林地1184.97万亩。面对林木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阻碍了资金流、科技流和人才流等要素向林业聚集,制约了庆阳的林业发展的现状,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精神,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努力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