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香港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定位:中一港一美经贸链条格局的形成香港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扮演的角色已超越了一般贸易中转的功能范围,其本身作为全球第十大经济贸易区,通过与中国大陆及美国的经贸往来,已形成了中一港一美经贸链条的格局。从香港与中国大陆的经贸关系来看,它们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据中国海关的统计,1992年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总额达580.5亿美元,其中对香港出口375.1亿美元.占大陆总出口的44.1%;从香港进口205.4亿美元,超过了大陆总进口的1/4;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货源地和转口市场,香港转口货源的60%左右销往内地,转口市场份额内地占30%。1992年香港实际在内地直接投资额约为30亿美元,占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3。从香港与美国的经贸关系看,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港产  相似文献   

2.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内地与否港的经济贸易关系,一直非常密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两地经济的发展,以及祖国对香港务方面的支持,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济贸易日益频繁。特别是在1979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双边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往来快速发展,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香港将成为多功能贸易中心香港回归後;香港与内地转运贸易的增长速度将快于转口贸易的增长,香港将有机会发展成为一个传统转口贸易中心和新颖离岸贸易中心相结合的多功能国际贸易中心。香港与内地转运贸易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原需在香港加工和包装的产品,现已能在内地完成,使这类货物抵港後可直接转运出口;二、内地航运业逐步对外开放,愈来愈多的海外船运公司获准在  相似文献   

4.
战后,亚洲“四小”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和国际分工关系的发展引人注目。作为亚太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形成的历史还很短,但其对外贸易与国际分工地位呈现出跳跃式的变化,与美国的分工关系已从垂直型分工上升为初级形式的制成品水平型分工,而且这种水平型分工正向更高级阶段过渡。在50年代,亚洲“四小”对美贸易地位无足轻重。1955年,东盟国家对美出口占亚太地区对美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而亚洲“四小”占不  相似文献   

5.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日本已集贸易大国、投资大国、金融大国等诸多大国于一身,而投资和贸易始终是构成其对外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日本经济称霸世界铺平了道路,本文拟对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海外直接投资和贸易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以求对我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有一点启示。一、日本海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战后日本海外投资起步并初步发展的阶段。二次大战结束时,战前的日本海外投资几乎全部丧失,直到50年代初才重新起  相似文献   

6.
<正> 第一个因素:“中国因素” 所谓“中国因素”,也可称“内地因素”、“一国因素”、“国家因素”,是指中国内地的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高度稳定构成了保持香港繁荣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中国社会的大发展过程,就是大力推行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就是迅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必须形成内地对香港巨大的资本需求、贸易需求、管理需求,同时也必然形成香港对内地巨大的市场需求、劳动力需求、土地需求。在与内地相连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创造了以贸易交流、资本投资、技术与管理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一体化的紧密关系。可见,香港正是搭上了祖国改革开放这一便车,才形成了自身经济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7.
香港与华南的经济关系15年前仍然基本上局限于一些进出口贸易,其余合作几乎谈不上。但自1978年中国对外开放之后,彼此的关系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目前两地的经济、金融关系已发展到了唇齿相依、水乳交融的地步。 目前香港和内地是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1992年这两个地方有形贸易总额达6280亿港元,中国内地是港产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是香港转口贸易的最大需求者和最大来源地。1992年香港转口总额中,86%的货物转向中国市场或来源于中国。就华南而言,目前广东有70%的出口货物经过香港,福建则有45%。香港同时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海外客源,也是外国人进入中国内陆投资旅游的通道。1992年香港居民进入中国境内的人次达2100万,较1978年增加15倍,而经香港进入中国的外国游客达173万人次,较1978年增长13倍。这些来往旅客绝大部分是经华南进入中国内地或从华南进入香港的。就广东与福建而言,1981年至1990年累计,港澳旅客占广东出入境旅客总额的95%,占福建接待海外旅客总数的55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有企业资金通过香港等地大量流入美国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中国流入美国的资金比美国流入中国的资金要多.大陆企业经常透过各种渠道逃避法律限制,前往美国投资。去年估计资金流美70亿美元以上.香港有关人士估计,中国内地在香港不少企业通过高盈利贸易项目...  相似文献   

9.
作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与作为内地最大经济和金融中心城市的上海之间的金融关系令世人瞩目。探索世纪之交的沪港金融关系对于进一步稳定和提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推动中国金融进一步对外开放乃至于实现中国经济的增长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沪港之间  相似文献   

10.
试论21世纪香港、深圳、珠江三角洲航运互补关系新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九七”前香港、深圳、珠江三角洲航运互补关系的现状 众所周知,香港作为远东国际航运中心的崛起,是与祖国内地、特别是与以深圳、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港航建设密切相关的。中国内地自本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以年均9.3%的增幅高速持续发展,特别是毗邻香港、实行开放优惠政策的深珠地区,其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势头更是先声夺人。这一切给香港与祖国内地,特别是与深圳和珠江三角  相似文献   

11.
论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对香港经济的推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中国对香港经济的推动力 首先要看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内地对香港经济增长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已不容忽视。以往人们在香港对大陆经济的促进作用方面探讨得比较多。的确,香港在大陆改革开放十几年里,作为内地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对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接轨,贡献良多,不容置疑。但是人们也注意到,在1991年以前,香港经济的兴衰与美国和欧洲休戚相关,作为宏观经济反映的美国股市感冒,香港恒生指数就要打喷嚏;而在1991年以后,香港经济则更多地与中国内地宏观经济紧密相连。欧美经济在80年代长期衰退,但香港经济并未受影响,仍保持经济增长的强势。引起人们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注意的是开始宏观调控的“朱十六条”。在快速增长时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泡沫一经破灭,人们才发现原来香港经济与大陆经济状况联系的密切已不容忽视。随着香港企业到内地投资比例的不断增加和香港本地的“空壳化”,香港企业的经营业绩越来越受到大陆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加上内地香港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加,香港经济的繁荣对内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内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为香港经济转型创造了良好条件。80年代以前,香港有四大经济支柱——制?  相似文献   

12.
杨帆 《浙江经济》1997,(7):50-51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据美国统计,在1996年达到360亿美元,1997年可望达到400亿美元,中国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对美贸易第一顺差大国,美国报纸极力渲染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不公平”。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真的“不公平”吗?否。首先,美国的数字统计,夸大了争国对美贸易顺差。在统计技术方面的分歧,双方正在共同核定,相信与一个客观的结果。第二,中国对美顺差的猛增,主要不是总量的增加,而是内部结构的变化。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所谓“大中华经济圈”的三个部分,对美国贸易顺差在对美贸易总额中的比例,多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据美国统计,1987年,三地对美国贸易顺差共计270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28亿美元,台湾176亿美元,香港65  相似文献   

13.
10月15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在旧金山市出席“2005粤港-美国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午餐会时表示,香港靠近内地,是内地企业集资的最佳地点。12年来,已有316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集资9300多亿港元,有关公司的股值占在港上市公司股值三成,而且交投频繁。而在香港和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开放格局看,全面推进香港与内地服务贸易自由化是目前政策重点,与此同时东盟10+1也步入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阶段。未来,香港、新加坡服务贸易将共同在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内地对香港的进出口平均约占中国总进出口的30%,但缺乏进出口来源与去向的贸易数据,直到1932年才有香港统计处编制的详细的货物贸易国别资料。本文主要基于香港统计处贸易报表中有关香港对内地进出口的贸易统计,收集和整理香港1931—1936年进出口贸易数据,尝试分解香港对内地进出口的实际来源、去向,以期深化对中国实际外贸表现和香港在近代中国贸易体系中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一、80年代美国贸易政策及其基本特点 二次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和60年代上半期,美国曾有过一段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美国对外实行经济扩张的重要时期。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对美国经济增长和对外扩张是有利的。因此,美国大力鼓吹自由贸易政策,反对保护主义。就世界贸易状况来看,自由贸易在关贸总协定的推动下得到维护与发展。 然而,80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政策明显具有两面性的基本特点: 一方面,试图促进世界贸易更趋自由;另一方面,又有强化本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倾向。这一  相似文献   

17.
2002年6月中旬,成思危副委员长利用赴香港出席《大公报》创刊100周年庆祝活动的机会,对香港发展自由贸易港的情况进行了调研。他听取了香港贸发局和香港工商专联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中远公司8号集装箱码头。在调研中,香港有关方面希望内地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内地与香港的合作,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中国加入WTO后,香港面临广东南部一些港口的竞争,但仍具有自由贸易港的独特优势。目前,内地的保税区迫切需要向自由贸易区转型,香港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自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内地对香港地区的投资显著增加,有些资料估计,至1985年年底,内地在香港的投资约为50亿美元,比美国、日本、英国等都要多,占各国在港投资的首位。另一些资料则认为内地对香港的投资总额为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战后香港经济迅速发展香港,从南中国海边一片疏落的渔村,心和旅游中心,在她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中,十年代。到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真正令人瞩目的发展却是在战后,尤其是七、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港经济依靠转口贸易,尤其是对中国内地的转口贸易,渡过了约五年的恢复期。1950年,香港当地生产总值是31.50亿港元(以下简称“元”),人均  相似文献   

20.
陈恩  刘璟 《南方经济》2013,(11):74-84
随着内地与港澳更紧密贸易关系安排(CEPA)政策的出台,粤港澳经济合作特别是服务业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针对这一现实,本文从服务贸易自由化等概念出发,基于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下的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模型,根据香港与内地生产者服务贸易特点的相关变量,对CEPA政策实施的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问题及现实路径。研究表明,大力引进港澳服务业,特别是香港的金融服务业,切实促进前海、横琴等试验区发展,全面落实相关政策的衔接以及相应纳税政策是促进三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