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云南省会泽县财政局针对资产清查中发现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采取了六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一是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进和完善了《会泽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会泽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实施细则》等制度及工作方案,进一步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使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管理。二是严  相似文献   

2.
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会计核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2月13日,财政部相继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这两个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必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会计核算工作,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6年以来,财政部先后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办法》,这些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规范和加强全国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迈人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通过今年上半年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的全面清查发现,其国有资产管理尚存在许多问题。为此,现结合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在新的形势下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进一步管好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4.
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2006年以来,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两个办法”精神,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开展资产清查,强化资产监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通过总结前一阶段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实施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正 《西部财会》2007,(12):33-34
2006年7月1日,财政部相继颁布《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个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6年12月13日,财政部又相继印发《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这两个通知的发布,必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财会月刊》2007,(7):74-7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不断增加,国有资产管理的地位日益重要,做好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不断突显。为了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2016年2月财政部决定组织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本文主要介绍资产清查的定义和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作用,重点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清查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作为社会中介机构,我们接受委托,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进行了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资产预算是财政部门预算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要与财政预算模式相适应。研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预算管理,既有利于有效开展资产管理工作,也有利于深化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编制财政部门预算,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为此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预算管理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0.
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管理职责,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规范有效,同时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本文通过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应关注的事项及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对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就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管理责任不强、处置责任不明确、账实不符以及固定资产损失过大等问题,提出了从思想上重视国有资产、建立完备的清查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完善监督机制等相关对策,以期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能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单位固有资产的管理,从各项制度规定着手,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峰 《会计之友》2009,(15):36-37
本文试就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管理责任不强、处置责任不明确、账实不符以及固定资产损失过大等问题,提出了从思想上重视国有资产、建立完备的清查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完善监督机制等相关对策,以期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能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单位固有资产的管理,从各项制度规定着手,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3.
《财会通讯》2007,(2):108-110
第一条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行政事业资产一般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即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它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全国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行政事业资产总量已经达到8.01万亿元,占全国国有资产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净资产达5.31万亿元,在社会经济和  相似文献   

15.
《天津财会》2007,(2):40-4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颁布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于2006年7月1日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编制2007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和两个《办法》的有关精神,财政部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对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有资产展开了全面的清查工作。  相似文献   

17.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和开展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日益成为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瓶颈。本文对政策法规不完善、监管体制不健全、人员机构薄弱、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管理意识、资产产权、资产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重点指出了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与所持有的国有资产是密切相关的。探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良与完善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为了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必须将国有资产清查作为当前形势下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新疆财会》2006,(5):24-26
根据自治区财政厅2002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产数据显示,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存在30多亿的账实不符资产,占资产总额的10%。为解决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薄弱问题,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