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未来一年内,上海企业有意聘请香港人才的比例占被调查公司的十分之一,为10.17%,即10家企业中有一家愿意聘请香港专才,超过60%的内地企业聘用了外籍员工,其中香港地区员工比例居高。可以看出,香港专才是内地企业最愿意聘用的,其中以惊人速度发展的民营企业,对香港专才的关注程度不断上升,甚至超过了许多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分支机构的跨国大公司。  相似文献   

2.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讨论,尤其是金融领域的自由化和开放设想。理论上,设立上海自贸区,应该不仅仅只是复制香港,为世界增加一个国际离岸中心,更应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和开放的试验田,凸显新一届政府市场化改革开放的决心。但如何落实,却充满猜想和争议。  相似文献   

3.
近来上海自贸区话题引起了国人高度关注。围绕着什么是自贸区,自贸区有哪些特点,自贸区功能有哪些,自贸区与其他贸易区有什么差异,自贸区影响如何等等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作者通过对自由贸易区的文献研究,探寻自贸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上海自贸区自去年9月份挂牌。宣布正式成立,已经一周年了。一年过去了,上海自贸区在政策层面有哪些突破?成效如何?这是国内外许多人所关心的话题。 9月2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以“上海自贸区乏善可陈”为题,刊登了一篇关于上海自贸区的评论文章。文中称,一年过去了,上海自贸区“雷声大,雨点小”。各项政策、条例,还主要集中在货物的自由流动方面,而对于外界所普遍关心和期待的资本流动、金融改革等问题,在政策层面还迟迟不见松动,让人怀疑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否有违初衷。  相似文献   

5.
香港和上海的经济贸易往来时来已久,尤其是港对沪的投资影响更是日益突出。在2003年6月29日,香港和内地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CEPA  相似文献   

6.
蔡钰 《中国企业家》2009,(18):61-61
8月14日,香港的第一东方投资集团在内地的子公司第一东方(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获得法人资格,成为首家被获准在内地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外资PE。达沃斯会议间隙,第一东方的董事长诸立力接受了《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专访。  相似文献   

7.
业内动态     
《中国中小企业》2014,(5):11-11
周小川赴上海自贸区调研 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赴上海自贸区调研,并与金融机构、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周小川强调,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自贸区的投资贸易活动,因此要发挥好支持、配合作用。在自贸区金融改革推进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上海自贸区的运行基础、比较分析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国际经济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上海自贸区将融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金融制度、强化贸易服务、扩展外商投资等多项内涵,实施一系列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上海自贸区具有良好的运行基础,各组成单位在诸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将上海打造成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同香港自由港在更大程度上是互补的,但可能会冲击新加坡的物流中心地位。上海自贸区贸易与投资的各项政策是破除以往繁冗行政体系、建立更加透明高效规则的制度保障,这些政策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其普适性意味着可以在近期内向全国推广。不同地区要有各自的发展定位,其他城市不必冒进效仿上海自贸区的全部举措,上海自贸区的各项政策不宜在短期内全部"移植"到国内其他重要城市,更不宜在全国范围内"复制"。特别地,在推进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过程中,要结合国内和区内整体的发展水平与阶段,有步骤地逐步开放,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既保证自贸区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运转,又要前瞻性地防御各类风险,切实贯彻"风险可控"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田雨佳 《企业导报》2014,(13):104+102-104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能够发挥重要的区域经济效应。然而,建立上海自贸区需要应对的挑战: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减少了税收收入,上海的城市综合实力还需要提升,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制定还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上海自贸区发挥了区域经济的辐射与集聚效应:上海自贸区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上海自贸区的区域经济辐射作用,上海自贸区的区域经济集聚效应。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促进上海自贸区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筹建上海自贸区以来,我国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关注,各领域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建议和看法。众多文献从各角度为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提供思路和想法,从而使得自贸区的建设稳步进行。河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正式获批则为该项话题增加了更多的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共有四大章节,首先概述负面清单制度的基本内涵和法理基础;然后对于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实践情况的法律现实进行分析,提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结合河南省自贸区的独有特点和情况,并在上海自贸区与河南省自贸区各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海自贸区对于河南省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可借鉴的经验,为河南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构建,提出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制度化、平衡经济的发展与安全等多项可参考的建议。法律制度的完善,是自贸区繁荣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负面清单制度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准入法律体制创新的核心,也是我国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创举。通过深入探究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内容,明确现行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改革方向,才能更好地落实中央关于上海自贸区改革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的指导精神,使河南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河南自贸区平稳有序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上海自贸区挂牌已3月有余,国内外舆论关注似有愈演愈烈之势。须知,建设上海自贸区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被称为本届中央政府改革的突破口,其核心是推进制度创新,形成一整套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充分衔接的制度框架。目前,各职能部门已相继启动自贸区制度创新尝试,为自贸区平稳运行夯实制度基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质量工作的"自贸区模式"启动。  相似文献   

12.
成为本土法人银行6年、业务却难有突破的恒生银行,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开启了进攻模式 春节刚过,恒生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开业了。这里是恒生(中国)今年业务想象力的诞生地。2013年,受同业利率波动和自身贷款谨慎的影响,恒生银行内地业务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这对于刚刚上任6个月的恒生(中国)银行副董事长兼行长林伟中来说压力不小。  相似文献   

13.
上海自贸区挂牌已3月有余,国内外舆论关注似有愈演愈烈之势。须知,建设上海自贸区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被称为本届中央政府改革的突破口,其核心是推进制度创新,形成一整套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充分衔接的制度框架。目前,各职能部门已相继启动自贸区制度创新尝试,为自贸区平稳运行夯实制度基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质量工作的"自贸区模式"启动。  相似文献   

14.
既是同舟,且共济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自由行”让香港与内地变得如此亲近,触手可及。可是恍惚一夜间,香港与内地的一些个体因小事引致不愉快。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网络时评节目中谈及此事时,辱骂。香港人是狗”。在2月份,香港某报纸刊登出了内地人是“蝗虫”的整版广告,指责内地游客、“双非”孕妇或者来自内地的“新移民”素质低下。还占据香港资源。  相似文献   

15.
刘坦 《现代企业》2013,(12):30-31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政府将对经济社会进行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也面临着又一轮新经济增长.上海成为了中国内地第一个创办自贸区的“试验田”和示范区、开展自由贸易的“排头兵”.上海自由贸易区实施的“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先行试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探索负面清单管理”等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不但给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而且以扩大开放倒逼各项改革提速.但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究竟能给上海、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其它省申建自贸区能否“复制”上海模式,这都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与期待.  相似文献   

16.
2004年8月20日,内地房地产估价师与香港测量师(产业)资格互认颁证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代表建设部向获得内地房地产估价师资格的梁振英等97名香港测量师颁发了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证书,香港测量师学会会长谢伟铨代表香港测量师学会向获得香港测量师资格的杜鸣等111名内地房地产估价师颁发了香港测量师证书。这标志着作为CEPA安排下的内地房地产估价师与香港测量师(产业)首批资格互认工作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17.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在京香港房地产商访谈录杨晓,沈彤在改革开放政策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践下,八十年代初,一批富有远见的香港商界人士即开始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祖国内地,至1997年,内地已实际利用香港直接投资逾1000亿美元。香港成为了内地最大的投...  相似文献   

18.
财经     
《数据》2006,(4):5-5
2006中国城市竞争力香港排第一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首次对两岸四地的200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排名。排名结果显示,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深圳位居前5强。内地前5强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宁波。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内地与香港双重征税戴希远香港居民和企业,在中国其他地区(简称“内地”)工作和经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其劳务所得和经营利润,应在内地缴税。在香港税法下,亦须缴付香港(个人)薪俸税或(企业)利得税。试举一些例子,香港居民于内地提供劳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家》2006,(10):39-39
为加强「投资香港一站通」服务,香港投资推广署积极增设投资服务中心,让有意在港开业的内地企业,可享受更直接、更优质的服务。率先投入服务的包括北京及广州「投资香港服务中心」,将于6月14日及6月28日隆重开幕;而成都及上海「投资香港服务中心」则将于下半年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