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粮食产销策略与省际粮食贸易调研报告农业部农研中心“粮食省际贸易研究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市场经济飞跃发展。但是“八五”期间,粮食生产除1990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达1896.3万吨外,连续三年滑坡,1994、1995年粮食增产属恢复性...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在农业部扶贫工作组、中国农科院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铜仁地区狠抓科技扶贫,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 ——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势头,1994年粮食总产116.87万吨,比1985年增长64.2%,年增长5.7%,“八五”期间年际间产量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经济》2011,(12):40-41
作为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小麦生产县,滑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着力打造全省粮食核心主产区,全县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19年保持全省粮食总产第一位,近8年来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从2003年的97.7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29.93万吨,增产32.23万吨。2003—2010年连续8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2500万吨,单产和总产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突破了多年徘徊的局面,“七五”期间年平均产量比“六五”期间增产3000多万吨,绝大部分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吉林省改革十年来,粮食生产连续跃上100亿公斤,150亿公斤两个台阶,  相似文献   

5.
农垦1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列入国家“八五”、“九五”计划的重点农业大中型基建项目。项目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要建设内容,配套进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项建设。项目建设期为1991—1998年,2000年达产。项目建成后,粮食总产达到70亿公斤,比“七五”平均年新增37亿公斤;每年可为国家提供商品粮50亿公斤,比“七五”平均年新增商品粮30亿公斤。到1997年底,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的黑龙江、内蒙古海拉尔和大兴安岭垦区已实现粮食总产93亿公斤,比“七五”平均年新增60亿公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70亿公斤,…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枣阳市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市和产粮大县,多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近年来,全市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聚集各方要素,全力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巩固粮食主产区优势.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预计146.32万吨,比上年增加12.62万吨,近9年粮食累计增产66.3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9500元,同比增加1379元.  相似文献   

7.
数说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首破6亿吨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2013年全国总产量数据,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大关,达到6019475吨,比2012年增产123677吨,增长2.1%,实现10年连续增长。国家统计局分析,今年增产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2013年国家继续采取措施调动各方面粮食生产积极性,二是北方农区降水增多,促进粮食产量增加,三是依靠科技应对灾情,有效减轻或弥补了各种灾害。  相似文献   

8.
(一)“七五”期间农业形势的基本估价四川省“七五”期间农业是向前发展的,但主要农业生产指标预计不够理想。预计1990年粮食总产量可达4183.5万吨,为“七五”期末计划4300万吨的97.3%,人均占有粮食387公斤,比1984年人均403公斤低16公斤;烤烟、蚕茧、水果可完成“七五”计划,预计今年棉花为10万吨、甘蔗240万吨、黄红麻16万吨、茶叶5.9万吨,仅分别完成“七五”计划的66.7%、80%、66.7%、64%和  相似文献   

9.
济宁市是山东省主要粮棉产区之一,曲阜、汶上、梁山、嘉祥、金乡、鱼台先后被国家列为粮棉大县。几年来,我们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济宁农业生产,成功地打破了粮食生产多年徘徊的局面,步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粮食总产突破400万吨,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30多万吨。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达到了40%以上,科技投入产出比1:13,实现了产量效益的同步增长。在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高产高效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科技开发与结构调整并举。——抓科技开发。我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播种面积1994年比1990年实际减少91.6万亩。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计划,依靠科技进步,狠抓科技开发,努力提高作物单产,是我们保持粮食连年增产的成功经验。"八五"期间,我们先后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三百万亩农田科技开发"、"吨粮田和吨粮乡镇建设"、"农业‘135’工程"以及"高产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八五”期间粮食供需变化及平衡分析李志强一、“八五”期间粮食供给变动分析1.生产总量迈上新台阶,但增长速度放慢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处于一种缓慢增长时期。1991年产量为43529万吨,比上年下降2.45%;1993年45644万吨,比199...  相似文献   

11.
滕州有“鲁南粮仓”之称,2003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0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44.2万亩、单产每亩477.9公斤、总产达68.8万吨,分别比2003年增加4.6%、13.8%和18.8%;全市粮食商品量51.8万吨、粮食农业人均占有量599公斤,比2003年分别增长31.8%、28.3%。  相似文献   

12.
湘潭县2003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呈恢复性增长,达历史最好水平。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79.4万亩、粮食单产493公斤、总产粮食88.4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增长12.26%、增长5.45%和增长18.33%。2004年可出售商品粮46万吨,比去年增加14万吨,增长43.75%。  相似文献   

13.
李素华 《农村经济》2001,(12):31-32
四川省仁寿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 ,是典型的粮棉农业大县 ,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九五”期间 ,仁寿县全面贯彻“绝不放松粮食生产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努力增加农业投入 ,合理使用各项农业专项资金 ,推动了科技兴农的不断深化 ,使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步发展 ,至 2 0 0 0年 ,全县粮食总产量 774494吨 ,油料总产 2 1 83 1吨 ,水果总产 81 2 80吨 ,分别比“八五”期间增长 1 1 3 %、1 0 68%、71 5 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45 4663 3 2万元 ,其中农业收入 1 43 75 4 5万元 ,人均占…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5%,而耕地却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八五”期间前四年平均减少耕地500万亩,现全国人均耕地1.199亩,已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到1亩,“九五”期间年增人口仍将在1300万以上,按人均每年占有粮食750斤计算,1300万人口每年需要增产100万斤的粮食,增幅比10年前提高一倍。经有关部门予测到2010年国内需求粮食总量为7亿吨,而实际生产能力为5亿吨,缺口为2亿吨,玉米、水稻将出现短缺。为此,国家向全国提出到2000年粮食计划新增1000亿斤,并要求“九五”期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300亿斤以上,其中黑龙江省为150亿斤,吉林省为100亿斤,辽宁省为50亿斤。1995年7月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把黑龙江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业强省的决定。计划到2000年,使全省粮食总产在1994年的基础上新增150亿斤,达到65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15%,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将在1994年基础上新增500亿斤,达到100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25%。  相似文献   

15.
夯实起跃点     
夯实起跃点筱风“九五”期末,我国粮食总产将上一级新台阶,年产粮食比“八五”期末再增产500亿公斤左右。达到5000亿公斤。这是一级巨大而重要的台阶。跃上这级台阶。我们就能在每年大约增加1400万人口的水平上,使全国人均占有粮食超过“八五”期末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八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农业,加强领导,狠抓粮食增产措施的落实,1995年,粮食总产第一次突破150亿公斤,达到155.33亿公斤,超过“八五”计划期未规定指标的3.6个百分点,亩产达到283公斤,创历史新水平。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形势较好的时期之一。全区14个地市粮食产量除梧州市略减以外,其余均获增产,增产最多的是玉林地区.增产4O5亿公斤,占全区增产总量的2661%,增产幅度最大的是连续11年增产丰收的桂林地区,增长且793%,平均年增长3.3%.高于全区增长速度工.2个百分点。随着粮食增产,人均有粮水平也有提…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七五”渔业经济增长和水产科技进步概述“七五”期间,是我国水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水产品总产量年平均递增率达到11.9%.比“六五”的9.4%,增加2.5个百分点;年平均增产达到106.4万吨,比”六五”的51.1万吨,增加55.3万吨,高出1倍以上.199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37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水产品总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为116.4亿元.渔民人均收入和劳均收入分别由1985年的626元和1557元,上升到1990年的1392元和3232元.渔区经济繁荣,渔民生活明显改善,大中城市长期“吃鱼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最重要的原因,一是依靠党的政策,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另外,资金和劳力的投入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都发挥和仍将发挥着重大的综合效益。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能否实现“第二次飞跃”,关键在畜牧业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要实现畜牧业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必须寻找一条新路和有效途径,这条途径便是畜牧业产业化。一、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七五”初期,我国畜牧业的整体水平很低,到“八五”期间,可以说畜牧业的增产主要还是依靠饲养量的增加,而科技水平的提高很有限。也正因为饲养量在逐年增加,于是在“八五”后期的几年间,饲料一年比一年紧缺,价格一年比一年提高,农户的利…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十分重视发展茶叶生产,到1990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4万亩,总产650吨,比改革开放前6100亩增加近2倍;1995年末面积3.6万亩,其中:白叶单丛茶1.2万亩,苦丁茶0.79万亩,其他1.9万亩,投产面积2.8万亩,总产2363吨,产值6308万元。“八五”期末茶园面积,投产面积、亩产量、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比“七五” 期末增长51.3%、1.5倍、77%、2.6倍和8.7倍。  相似文献   

20.
“八五”期间江西省容作制度改深情况和“入侵”发展趋势及迫任王小鸿·曹开蔚一、“八五”期间农作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勺\五”期间我省农作制度改革的具体成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l.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经作播面增加,粮经结构趋于合理。“八五”期间粮食作物播面降到5100万亩,比“七五’平均减少500万亩,是“七五”期间减少面积的3.5倍,同时经济作物油菜、棉花等措面大幅度增加,达2400万亩,比“七五”IO00万亩增加140O万亩,粮经播面比从82:18调整到68:32。经济作物(含果桑菜等)产值占种植业产值超过50%。2.粮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