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杨艾祥 《商界名家》2005,(10):41-42
从监狱出来以后,孙宏斌当天就回到了天津。他把自己的做房地产代理的公司命名为“顺驰”,英文意思是姓孙的公司,从这个细节来猜测孙宏斌的举动无疑是对自己在联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的否定。他算是痛恨了那个职位了。所以从公司的命名他就想确定自己一把手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应和着中国房地产的大势,孙宏斌的顺驰也开始了“宏观调控“。调控的主题词就是“收缩”——收缩发展地域,收缩组织架构,收缩管理链条。背后的原因不管孙宏斌怎么说,在我看来,无外乎两条:一是缺人,二是缺钱。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摔倒 如同很多农村孩子一样,孙宏斌非常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因此,在武汉水电学院读完合流力学动力学后,孙宏斌就通宵达旦地复习备考,并最终走进了清华大学水利系读读计算流体力学专业.三年后,揣着同龄人羡慕不已的中国最牛大学的研究生文凭,孙宏斌在中国环境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谋到了一份衣食无忧的差事.不过,在中科院只呆了三年不到的时间的后孙厚斌便离职加入了联想集团,对于这种职场选择,按照孙宏斌后来的说法就是“做生意最起码看不到头,而做学术能看到头”.  相似文献   

4.
《新财富》2005,(3):70-72,74
尽管在正式场合孙宏斌一直否认顺驰存在“系”的概念,但从目前顺驰中国、融创、顺驰置业间的业务互补及有效联动看,由顺驰中国、融创、顺驰置业构成的顺驰系三驾马车己初具雏形。而且在孙宏斌看来,这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正是实现其目标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5.
人物     
《商界》2009,(1):11-11
孙宏斌 45岁的孙宏斌又当了一次“风云人物”。2008年12月9日,首钢融创不惜以20.1亿元拍下北京海淀西北旺项目,成为2008年冷清土地市场中的“新地王”,据估算,该项目楼面地价高达每平方米7000元。首钢融创的前身正是首钢顺驰,2008年年初,顺驰中国已将首钢顺驰50%的股权转让给了孙宏斌旗下的融创集团。目前,首钢集团和融创集团股权各占一半,运营由融创负责。  相似文献   

6.
《新财富》2005,(3):75-76
让时下中国地产界感到不舒服的,或许是孙宏斌将地产界中的一些潜规则明确地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并不介意公之于众。例如,顺驰“现金-现金”模式公然将“推迟支付土地出让金”等款项以及“争取最快开盘回笼资金”作为企业策略。  相似文献   

7.
孙宏斌在管理顺驰期间不少时间呆在美国,在那里阅读原版商业书籍并参观些国际企业。这位顺驰的创始人景仰的企业有:戴尔和沃尔玛。回到顺驰,员工们都了解,老板要开始讲课了。但孙宏斌讲了什么?他对战略管理、平衡计分卡、6∑那套理论给予的评价不高:“它们说出了事实和常识,列出了因果关系而已。这套思想在1000年之前就有过了,你应该做的是,在定判断上勇于实践实践,全力实践。  相似文献   

8.
又到了拿孙宏斌说事的时候了! 当初,他在中国IT界被视为叛逆者;后来,他在中国房地产圈可是“黑马”级的人物;可如今“黑马”成“贱马”——在中国房地产的多事之秋,孙氏“神话”泡沫也不可避免地破灭了。(见《商界名家》本期封面焦点文章。)  相似文献   

9.
乔武 《商界名家》2004,(2):32-34
在中国地产界,天津顺驰集团董事长孙宏斌无疑是最不能忽视,最让人惊诧的符号之一。13年前,因为涉入的一起刑事案件,他度过了近4年的牢狱生活,可出狱后,他白手起家,不到10年时间,就坐上了胡润编制的2003年度《中国大陆百富榜》,以个人资产9.5亿元排名91位;作为一个庞大公司的董事长,他1年里大把时间竟在美国纽约与囊儿享受天伦之乐,对公司的遥控管束完全“无为而治”,对公司下属放权已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作为一个地产新秀,他竟口出豪言:顺驰集团在未来5年,中国将出现年销售额50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3至5年内,顺驰要做全国第一,如果快的话,就是3年。业界喜欢用狂妄.不可思议.胆大包天等词语来形容他,有善意的提醒,也有嫉妒和嘲讽。他却都不在乎,从没试图让外人理解他,“对风险的管控只有靠自己,别人永远不能左右我。研究企业成功.失败的案例都不能让人成功,成功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孙宏斌,他这份“胆大包天”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不缺钱,缺的是好的企业。”——孙宏斌认为,现在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越来越多,只要把企业做好了,资金就会自己走上门来。“在我眼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喝牛奶的人,一种是不喝牛奶的人。我要把这两种人变成一种人,喝牛奶的人。”——在伊利集团总裁潘刚的词典中,“牛奶”一词的分量是勿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1.
《三联竞争力》2010,94(1):20-20
孙宏斌注定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史上的一个符号,不管他下一步将大成,大败,还是默默无闻。因为仅以目前的三起三落,他就足以史上留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地产商人,总是有很多传说。 孙宏斌退居幕后两年多,如今重临江湖第一线,也引起很多企业界朋友的好奇。有一种说法是,孙宏斌的个人战略比顺驰系的战略重要,而顺驰系的战略叉要比顺驰的战略优先。这也许能理解为什么孙宏斌在先后推出张伟、张桂宗和汪浩之后,最后还是要自己粉墨登场,再做冯妇。  相似文献   

13.
《商界》2008,(1):92-92
顺驰己成追亿.永不认输的孙宏斌显得豁达:既承认“成王败寇”。也不为那些过不了的坎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14.
大道·焦点     
《商界》2007,(4):4-15
外企在沪遭遇“行贿门”;孙宏斌退守融创;李嘉诚印度卖“金蛋”;外资悄然并购中国期货业;江苏民企抱团进军金融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非常顺利。”8月26日,风险投资巨头软银亚洲联合美国凯雷投资向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China Real Estate Network Limited)投资4500万美元,在签约仪式上,这笔创下今年以来在中国单项金额最高记录的风险投资,让顺驰(中国)董事长孙宏斌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但孙的喜悦并非在4500万美元, 而是软银和凯雷为他和顺驰从中国资本管制高墙下打通了一条隧道,绕开外汇监管部门,成功上演了一场孙宏斌的“刺激2005”。  相似文献   

16.
n 004年12月的上海,名片上白已经改为融创董事长的孙宏斌,坦承自己还是顺驰的大股东。虽然已经不管具体业务,但Jl项驰的发展习6变依然保留着深深的“孙氏烙印”。 记者:2003年中,你第一次提出了顺驰集团2004年要达到1 00亿元销售规模的口号。2004年川月份,你在苏州表示,这个梢售目标已经达到T。 孙宏斌:去年完成100亿元是我们顺驰计划之中的。2005年,我们在各地的项目经过前两年的投人阶段,也会进人收成期,顺驰的销售目标是200亿元。 记者:业界有质疑,说百亿这个梢售数字含有水分,顺驰的百亿目标是为了造势。你怎么看? 孙宏斌:顺驰的数字绝…  相似文献   

17.
孙宏斌归来     
非语 《三联竞争力》2006,50(4):19-19
孙宏斌高调复出,要带领顺驰回归天津核心市场,房地产业依然不能摆脱关系经营  相似文献   

18.
对于观察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的人而言,孙宏斌这个名字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告别了早年毫不掩饰的野心狂妄之后,如今的他淡定从容,乐于分享和学习,平衡有道。安家:孙总,一个企业在您手里经历过生也历练过死,融创这10年之路,带给您的感悟是什么?孙宏斌:我打心里觉得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吃过亏,有过挫折之后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事。吃过亏、有过挫折是宝贵的经验积累。这10年对我自己而言,有变化更有坚持,坚持的是理想、激情。  相似文献   

19.
桀骜不驯,目中无人,孙宏斌为自己的年少轻浮痛尝了身陷囹圄的酸涩苦果;霸王上弓,狂飙突进,孙宏斌为自己的鲁莽草率付出了破产卖身的惨重代价。但是,两次跌倒,两次爬起,作为中国商界的"硬汉"级人物,孙宏斌以自己的倔强与毅力导演了满血复活的传奇故事,以自己的勇气与慧能创造了凤凰涅槃的不死神话。站在东山再起的事业之巅,扫视英豪群起的地产江湖,知命之年的孙宏斌又一次擂响了冲锋的鼓点,再一次跨上了资本的战马,脚踩速度与激情的风火轮冲击着"并购狂人"视窗中的绚丽愿景与未老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从就职联想到身陷囹圄,从创建顺驰到将顺驰贱卖,从另起炉灶组建融创到酝酿融创上市,孙宏斌的人生可以用大起大落未形容,而这和他的性格以及经历紧紧相关,偏执、理想主义、赌徒是媒体用来形容他的最多的词,但谁也不可否认,他又是一个极其聪明而又霸气十足的明白人,甚至也不乏有人用一代枭雄这样的溢美之词来评价他,无论如何,孙宏斌都曾在中国的地产史上留下一记不小的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