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春雨 《魅力中国》2011,(21):311-312
旅游地屏蔽理论是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的一种延伸,本文指出阿坝州旅游在区位、资源、要素、形象等诸方面受到屏蔽,特别是阿坝州内各景区受到优势资源的形象屏蔽,因此认为阿坝州旅游开发应该因地制宜,在资源本身、旅游人才、区域合作、以及形象定位等几个方面做好工作,尽量“弱化”屏蔽因素对阿坝州旅游的影响,从而实现阿坝州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巴中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中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包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定位优势,但也存在文化旅游产业链未形成、区域竞争激烈、创意创新人才不足等劣势。建议加强规划,强力塑造独特的旅游形象;加强区域合作;集群发展,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等,促进巴中市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姚宏 《特区经济》2006,(5):357-358
实施旅游文化竞争战略的目的是旗帜鲜明地昭示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积极的有特色的区域旅游文化品牌,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文章结合陕西省旅游实际,提出要采取树立新的旅游发展战略理念和竞争意识,注重旅游地形象文化形象导向,围绕主题进行旅游地文化营销,突出发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和规范商业行为,旅游活动开发中加强旅游地方文化表现等基本措施,全面提高陕西省旅游文化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李琪  钟超  邓倩 《黑河学刊》2009,(4):21-23
文章通过分析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采用SWOT的分析方法得出了重庆市的旅游行业具有较强的内部竞争优势,在外部环境中有比较好的机会,应充分利用外部机会,克服环境威胁,合理定位城市的旅游形象。加强旅游开发意识,把握良好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焱 《改革与战略》2012,28(6):117-119
旅游形象定位是区域旅游竞争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华蓥市为研究区域,提出了区域旅游形象定位原则,并初步研究分析了华蓥市的区域旅游形象。以"巴蜀名山、华蓥文明"为核心理念整合华蓥旅游总体形象和五个支撑旅游形象,然后围绕旅游形象,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旅游开发主题和旅游促销口号。  相似文献   

6.
影响旅游竞争的六个主要因素是:资源品质、区位及可进入性、旅游需求、服务水平、企业效率、旅游地形象。弱势旅游区发展应做好以下几点: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与优势旅游地的合作;发展特色产品;确立以本区域内部市场为主的战略导向。  相似文献   

7.
塑造南宁市旅游形象的CIS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成为竞争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南宁市要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取胜,导入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CIS战略势在必然。塑造南宁市旅游形象的CIS战略可分解为:南宁市旅游形象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海南国际旅游岛正式将海南带入了了全新的形象时代,"形象"宣传的竞争将成为海南同其他同质旅游目的地竞争的主导形式之一,而形象宣传当中最重要的形式就属旅游形象广告和口号,因此,在海南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过程中,旅游形象(TIS,又叫旅游地形象)的广告和口号的打造显得更加的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旅游产业集群动力主要是基于将具有一定旅游资源与区位基础的区域通过大力开发与集群式发展,把静态竞争优势转化为动态竞争优势,形成规模接待能力及较快提升旅游竞争力,从而取得旅游竞争优势。本文从社会根植性、组织根植性、认知根植性、地理根植性等4方面,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根植性与竞争优势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西部旅游网络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旅游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占领未来市场的制高点,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探索更具竞争力的营销方式,寻求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伍长云  李国庆 《特区经济》2009,242(3):167-169
准确的旅游形象是成功吸引游客的招牌,旅游者对旅游地的选择归根结底是一个心理过程,必须从旅游者心理角度研究旅游地,加强旅游形象与客源市场的认可连接。本文提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旅游力域内比较优势的结果,并在旅游力域内,对唐山地区现有重要景点进行非优势分析,重构了唐山的三级旅游形象体系。  相似文献   

12.
赵志峰 《中国经贸》2010,(12):58-59
随着旅游目的地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地形象已经成为旅游地的生命,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工具。呼和浩特旅游业发展的缓慢,并非是缺少旅游资源,而是缺乏一个鲜明的旅游形象。在深入分析了呼和浩特的地方性特征、受众调查、旅游市场竞争分析的基础上,为其确定了“天堂草原、魅力青城”这一独特的旅游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13.
在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旅游目的地形象作为一种新型的宣传促销工具,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区域旅游开发活动的不断深入而日益突显.文章在系统地介绍了旅游目的地形象问题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全面分析了影响绍兴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三大因素,然后从理念、行为和视觉三个角度提出了绍兴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整体设计方案以及具体的实施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港澳大三角包括珠三角、香港、澳门三地,为天然一体化的旅游区域为了同我国国内、亚洲(尤其是东南亚与东亚)乃至世界各旅游区展开竞争,取得竞争优势,构筑竞争夸力,三地需要形成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共识.区域旅游发展离不开经济、管理、市场、环境、科技与文化要素的支撑,本文提出了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的六大战略,即经旅互动、行政协作、市场导向、环境优化、科技兴旅与文化强旅战略。  相似文献   

15.
沈静  王雪梅 《中国经贸》2009,(14):66-66
旅游地形象是旆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和认知印象,是旅游地对客源市场产生吸引力的关键。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博物馆之间的形象遮蔽会带来竞争,而形象叠加却可创造多方收益。本文以三星堆博物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探讨博物馆为最大化其效益,应如何从形象遮蔽走向形象叠加。  相似文献   

16.
张愈  刘刚 《黑河学刊》2011,(9):81-82
在海南旅游国际化建设过程中,规范海南旅游市场交易行为,塑造国际旅游岛的美好形象凸显重要。部分旅游企业采取削价竞争、私下收受回扣等不正当经营方式转嫁风险,严重地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损害了海南旅游市场的形象。要深入分析海南旅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改正海南旅游市场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精髓,更是旅游获得生机与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和重要依托,宁夏的沙漠旅游在面临周边地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需要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将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起来。运用多样化的文化形式营造文化氛围。开发专项文化旅游产品,提炼沙漠旅游文化内涵精髓,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不断地推动宁夏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城市旅游形象逐渐成为提高城市整体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而城市旅游形象确立的依据主要有:城市的地脉、文脉特色:旅游需求市场发展的要求.文章在对地脉、文脉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对桂林市的地脉、文脉特色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旅游与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确立了桂林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民俗风情名城、休闲度假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9.
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如何发挥区域内旅游业的竞争优势,促进整个经济区健康发展,成为很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旅游资源要素、旅游需求潜力、旅游产业竞争、旅游支持产业、机会、政府政策这六个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钻石模型的桂林旅游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每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但经济效益并不明显。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桂林应加强旅游科学规划,整合旅游资源,走精品化、品牌化和集群化发展道路,创新旅游宣传和营销模式,全面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