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一、外贸EDI是标准外贸文件通过计算机处理与传送的技术EDI是英文ElectronicDataInchange的缩写,在我国大陆译为“电子数据交换”,在港台及海外汉语地区译为“电子资料联通”或“电子资料交换”。EDI究竟是什么呢?简要地说,EDI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系统(MIS)和通讯网络〔局城网络(LAN)及广域网络(WAN)〕基础上的关键性技术,是标准化、高科技和经贸相结合的最新产物。其最大特点就是将标准化的商业文件、通过通讯网络,实现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文件交换。EDI不是简单地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数据从一个单位传送到另一个单位…  相似文献   

2.
邓红平 《当代经济》2000,(10):39-39
一、基于专用增值网的传统电子商务——EDI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中译“电子数据交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指商业贸易伙伴之间,按标准、协议规范化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网络,在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一般说来,EDI是企业之间传输文件数据,传输的文件采用共同的标准和具有固定格式,通过数据通讯网络一般是增值网和专用网,数据从计算机到计算机自动传输不须人工干预。 EDI应用改变了贸易方式,使贸易伙伴间建立更好更密切的关系,增加贸易的机会,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EDI促进企业内部结构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使生产企业业务流重组,改革企业采购、生产、规划、会计及运输等部门的职能。通过网络交易,使企业库存减少,按市场订货单组织生产,有可能实现零库存生产。货运商能根据生产厂家及用户信息主动安排运输计划,能迅速有效地组织运输。EDI使产供销及最终用户更合理有效地进行资金管理,采用EFT资金转帐系统,使各有关单位通过各自银行进行支付与转帐,交易各方都能更好地计划资金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EDI是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简称,它是一种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指标准化的商务文件,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在商业伙伴们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EDI所传输的标准化商务文件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必备的数据,另一部分则是可选择的数据。随着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EDI作为计算机通讯技术的一部分,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可以应用于各种经济部门之中,如金融业、制造业,运输业,零售业,卫生保健业以及政府部门,甚至还可以应用于经济部门以外的其它部…  相似文献   

4.
当前,ED(I电子数据交换)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具有战略意义和巨大商业价值的贸易手段,并正在引起贸易方式的重大变革和结构型的商业革命。为了适应EDI的发展,从1990年开始,我国对这一基于电子数据的处理及先进通讯网络基础的技术加以研究。EDI的应用和发展,势必对中国港口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EDI技术及其在港口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对EDI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可找出现实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EDI是英文Elei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缩写,我国的一般叫法为“电子数据交换”.因为这种信息技术可减少甚至消除贸易活动中的纸面单证和纸面资讯,因而又称为“电子单证”或”无纸贸易”。由于全球信息技术(IT)的蓬勃发展,国际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以及诸多贸易环节电子化的实现,促进了EIJI技术的发展。它有如大潮涌起一般,席卷全球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发达国家为了取得国际贸易优势,而纷纷认同和采用这种新兴技术,而使EDI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一、EDI的分类联合国标准化组织(IS(J)将EDI定义为“将商…  相似文献   

6.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意为“电子数据交换”。EDI是将贸易、生产、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事务文件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子邮箱)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并按国际统一规定的语法规则对报文进行自动处理。EDI也简称“无纸贸易”,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和巨大商业价值的、新颖的现代化贸易工具。  相似文献   

7.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简称即EDI,它是电子计算机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更着重于经济数据的处理,而网络技术更侧重于点与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任何一方的缺少和不完善,EDI都难以实现。两者结合的巨大价值是当系统处理和传递的数据具有了社会与经济属性,特别是经济属性,并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之后才得到真正的充分体现。商业伙伴们根据事先达成的协议,对经济信息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并把这些格式的数据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在它们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这个系统即为ED…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对传统外贸企业的冲击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光 《经济论坛》2002,(24):62-63
一、电子商务的特点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国际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的商业交易及相关的综合服务工作的总和。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而产生和壮大起来的。电子商务主要通过国际互联网和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实现,其主要特点是:1.电子商务的交易网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加了信息的提供量,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增加了贸易成交的机会。2.电子商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宣传的优势,使企业销售成本、采购成本及库存成本下降,从而…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商业利益和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都把目光投向电子单证(以下简称EDI),并将其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工具加以重视和推广,国际贸易单证标准也已直接构成国际贸易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概况IEEE1394技术标准是数字多媒体传输的端到端连接标准,全称为“IEEE1394高速串行总线”,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早由苹果电脑公司提出,叫做“火线”(FireWire),索尼公司后来称之为“i连接”(iLink)。它是目前实现高品质数字图像传输的端到端最佳技术标准。1394标准可广泛用于各类消费电子产品、电子及外围设备、通讯设备、家庭娱乐系统、局域网络系统,以及汽车、航空、船舶等多个领域。正在形成中的1394无线连接标准,将1394与IEEE802.11结合,在传输距离及传输速度等方面,其性能优于蓝牙技术…  相似文献   

11.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要求严格按照“统一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方法”建立土地调查数据库,要求形成集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及遥感影像为一体的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与第一次土地调查明显的不同),同时要求应用“基于网络共享及社会化服务的技术方法”,实现土地信息的传输、交换、共享及应用服务,与“数字国土”和“金土工程”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网络,数据交换和传输通过网络实现,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2.
国外信息网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Internet一新型的传播媒体作为电子数据交换(EDI)的运行环境之一,就是计算机网络,也称为电子信息网或信息网,国内外大型信息网有数万个。国外著名的信息网有美国APPA公司网(ARPANET),美国科学基金会网(NSFNET),欧洲网(EUNET),欧洲教育科研网(EARN),亚太网(APNET),日本交互网(JUNET),英国联合科研网(JANET)等,而这些都与称为国际互连网的Internet相连,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信息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或雏型,利用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体,全球人将地位平等地成为网络公民。世…  相似文献   

13.
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下称“影像交换系统”)是指综合运用影像和支付密码技术,将纸质支票转化为影像和电子信息,实现纸质支票截留,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支票影像和电子清算信息传递至出票人开户行进行提示付款,实现支票全国通用的业务处理程序。影像交换有同城和全国两套不同的系统,其传输信息的方法与技术虽相同,但业务处理流程不同.资金清算方法不同,所面临的结算风险也各异。2005年下半年,影像交换系统开始在深圳试点建设。经过电子数据与实物票据并行、电子数据与票据影像匹配等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2006年8月4日,深圳同城票据交换正式通过影像系统进行处理,实现了三万元以下的票据截留。  相似文献   

14.
电子工业是典型高技术产业之一,是我国“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所明确的重点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对世界电子工业特别是美国电子工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来寻找对我国电子工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启示。一、世界电子工业发展历程概述世界电子工业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于本世纪2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产生的。但电子工业真正获得发展是在1947年肖克利发明了晶体管之后。从那时起,电子工业的核心部件集成电路即按照著名的莫尔定律(集成度每三年提高四倍)迅速发展。以集成电路为基础,世界电子工业逐渐形成了包括消费、投资、元器件…  相似文献   

15.
董慧  王宝治 《经济论坛》2003,(13):47-48
电子贸易,又称电子商业、电子商务,它是指以数据电文的方式来生成、储存或传递商业信息的一种现代贸易形式。目前,电子数据交换即EDI是电子贸易的主要载体与代表。由于EDI减少甚至消除了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为此,人们又将其称为“无纸贸易”。EDI的突出价值就在于它既可以节省处理书面单证的大量费用与精力,又可以更快捷地传递商业信息,使贸易流转更为迅速,从而实现了低费用、高效益的基本商业目的。这也是它之所以如此迅速而广泛地被运用于商贸交往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人们又不得不承认EDI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仅是技术与商业领域的结…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 与其他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发达国家相比,德国尚属EDI“新兴国家”。前不久,一份英国杂志把德国比喻成“沉睡着的EDI巨人”。尽管如此,EDI已经在德国汽车、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电子电气、航空(制造与运输)、医药卫生、贸易、仓储运输、银行、保险、食品、批发零售等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应用。 1995年,汉堡大学经济信息研究所对德国  相似文献   

17.
徐莉 《时代经贸》2005,(5):56-57
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频繁启动对从中国进口的多种纺织品的特保调查程序,并陆续实施了配额以限制其中一些产品从中国的进口数量。与美国的频繁“动武”相比,欧盟对中国的纺织品进口倒是平静地多。说起来,欧盟制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的规定比美国要早,欧盟的规定(欧洲理事会规则No138/2003)是在2003年1月29日生效的,而美国类似的规则是在2003年5月21日生效的,之后美国对该规则进行了解释,该解释在2003年8月18日生效.  相似文献   

18.
《大陆桥视野》2011,(15):75-75
近日,交通运输部同意连云港港口EDI(电子数据交换)中心更名为交通电子口岸连云港分中心。连云港成为继大连、重庆、厦门之后,全国第四个设立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WIOD2016的数据,利用出口增加值核算WZZ(2013)和社会网络方法SNA分析方法对中国高技术细分行业(r17,r12,r21)出口网络地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利用跨国数据实证考察了一国高技术行业出口网络地位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如下:(1)全球高技术产业出口网络均呈现出“互惠性低、中心势高”的非均衡特征,这不利于全球高技术产业的经贸关系朝互利互惠的方向发展。(2)中国在计算机/电子/光学设备制造业(r17)最终产品出口网络中的地位攀升较快,由2000年的“末梢”地位上升到2007年的“中心”地位再到2014年的“绝对核心”地位;(3)相比r17行业,中国在医药产品/医药制剂业(r12)和船舶/航空航天/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r21)的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出口网络中仍然处于“边缘”与“半边缘”地位;(4)跨国面板回归显示,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物质资本积累、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增加会显著促进节点国家网络地位的提升,但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的提高并不能显著促进节点国家在全球高技术行业出口网络中地位的攀升。  相似文献   

20.
肖锐 《经济前沿》2005,(6):34-38
通过比较美国贸易法规与WTO规则,揭示国际条约在美国没有了“自执行协定”的效力;揭示美国在司法实践中,只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无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无视业已达成的双边或多边协定,千方百计地将国内法与国际法加以区别,千方百计地将国内法绕开国际条约的约束,千方百计地将某些不合理变成合理或“正当”;揭示美国滥用“反倾销”措施,扰乱了国际经济秩序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