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各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桂林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能够进一步提升桂林的经济战略地位。据此,选择桂林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与劣势,为将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寻找积极有效的对策,实现促进桂林民族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经济全球化下,为了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创新发展我国民族文化。我们要立足民族文化优势,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合,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09年9月,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颁布出台。2010年,振兴文化产业成为包括山东、青岛在内众多省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立足胶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着力分析胶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优势,对胶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及战略对策进行分析论证,旨在促进胶南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向优势文化产业转化,形成独具青岛和胶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大理民族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来,大理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去粗取精的发展趋势,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说来,区域内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文章通过分析大理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该地区民族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2013,(17)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青岛市城阳区紧抓机遇,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以加快建设青岛国际航空城为目标,加快建设文化城阳,塑造品质城阳,通过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引进高端文化产业项目、深入挖掘城阳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知名品牌、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等举措,以文化为魂,着力抓好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云南省是一个具有多年的民族文化传承的地区,其民族文化使得云南被称为"歌舞之乡",其民族文化具有较强的多元化、神秘感、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随着历史的演进,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空间与领域受到了影响,而这又是民族文化传承最具有竞争力的。因此,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云南民族文化的特殊之处,将云南文化传承、发扬下去。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由此推动云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其发展离不开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然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不占优势,黑龙江省近些年也一直在进行着文化产业"走出去",实施着"走出去"策略,然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效果上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与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特点和发展现状有关。文章从黑龙江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出发,研究文化产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让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文化资源是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如何在众多民族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及产业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新疆为例,探究新疆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对新疆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了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9.
岑琳  张锐 《商》2013,(1):216-216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视角和命题,它的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印象刘三姐》为例,探讨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资源依托,民族文化的传承由文化产业来带动。二者的良性互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且具有多样性、分布区域性、传承的神秘性以及民族的共同性。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影响了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经济行为、县域经济客体;而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应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立、培育和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集团;不断创建民族文化品牌;积极构建多元化投资机构,吸引投资;积极开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齐鲁之乡、礼仪之邦"。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山东省具有的优势是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政府支持力度大;存在的劣势是区域内部差异明显,文化产业人才匿乏,文化资源市场化能力较弱;面临的机遇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各类博览会的推介契机;面对的挑战是消费需求旺盛,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大力发展山东省文化产业,要培养文化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价值链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文化产业不同类别,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从而推动山东省文化产业加快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文化苏州"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部署,发挥昆山独特基础设施、经济实力和优质文化资源等综合优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应结合财政职能转变,充分发挥财政的导向作用,致力于把文化产业培育为昆山市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商》2015,(50)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具有内生互动性。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决定了少数民族非遗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特性又决定了文化产业是其保护的重要路径。手工技艺类非遗因其生产性保护的开展更容易市场化、产业化。但在实践中,"保护"与"开发"仍是个不易协调的难题。水族马尾绣工艺作为国家级非遗,马尾绣背扇、童帽、绣花鞋等的生产性保护折射了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产业进程,对其考察可窥探当前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矛盾与困惑,从中也可尝试探讨二者良性互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增长点的培植——以陕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陕西科技、文化、资源、经济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陕西活跃的高新技术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融合是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资源产业发展形成陕西经济新亮点的相关建议和方法,以期实现科学技术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最终促进陕西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5.
向阳 《商场现代化》2006,(13):269-270
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湖南抢占产业制高点的一个明智抉择。湖南文化资源丰富,完全具备发展文化产业所需要的雄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但是目前湖南文化产业水平滞后,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强势,因此,全面分析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充分把握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理清湖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对于建设湖南文化大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喻双 《中国市场》2015,(13):198-199
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是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南县域文化资源多样丰富、特色突出,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优势。当下,湖南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已具雏形,但在产业定位、文化资源利用、文化品牌打造、产业市场化运作、文化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发展受困,需要湖南各县结合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解决的对策,寻求适合自身需要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1)
文化产业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重视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是凸显地域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保定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保定市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战略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丽琴  尹洁 《商场现代化》2005,(25):176-177
本文在分析陕西科技、文化、资源、经济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陕西活跃的高新技术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融合是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资源产业发展形成陕西经济新亮点的相关建议和方法,以期实现科学技术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最终促进陕西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处于支柱产业之列,但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国有着独特的民族与历史文化资源,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我国应抓住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良机,实施正确的策略让我国的文化产业国际市场。本文分析了目前世界和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势点,并提出几条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广西拥有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相符。为找寻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以新结构主义为视角,通过对广西文化产业的市场环境、要素禀赋和政府作为的分析,认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向外开阔市场、向内培育市场,并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以及因势利导型政府的有效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